画家陈丹青身高陈丹青说: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

陈丹青讲过很多艺术史上的女性。他对女性画家怎么看呢?文中他说: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 艺 术 英 雌 + 说 真 的, 当 我 佩 服 哪 个 女 艺 术 家, 恨 不 得 变 成 女 子,为 什 么 呢? 因
原标题:陈丹青说: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陈丹青讲过很多艺术史上的女性。他对女性画家怎么看呢?文中他说: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艺术英雌+说真的,当我佩服哪个女艺术家,恨不得变成女子,为什么呢?因为有种念头、气质,唯女子才有。——陈丹青艺术史上的英雌▼上回谈瓦拉东,说着说着,忽然觉得观点、态度、字眼,都要小心,这档节目要是在纽约播,九句说对,一句说错,可就踩了政治正确的底线,且等挨批、道歉,甚至上法庭。在女权主义的批评词语里,政治正确的说法,不是“女画家”,而是“女性画家”。谈早先的女画家,也得拿女权思想套回去,细细阐发性别文化的历史语境,对男人的世界,多少有所指控,重点是,最好你就是女性,如果是个男的,你得好好想想,再开口。一百多年前,西洋女性画家不是没有,但很稀罕。法国第一位女印象派画家——莫里索在伟大巨星莫奈的照耀下,被低估了整整一个多世纪。▼《头戴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马奈作品莫里索和卡萨特是资产阶级淑女,瓦拉东是下层妇女——名家出身越往下层走,越说明时代进步——以我的无知,直到二战前,欧洲女画家像瓦拉东那般浓郁而本色的绘画,找不到第二个。《贝尔特·莫里索像》马奈作品贝尔特·莫里索(BertheMorisot,1841--1895)是法国印象派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画家。在她二十岁时,结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也关键的巴比松画派的重要人物卡米尔柯罗(CamilleCorot)。其对颜色和笔触的自信处理表现,影响了后来的画家。1868年莫里索结识马奈。从带着面罩的温暖写照的几个作品里不难看出,马奈对莫里索特别感兴趣,理由是显而易见的。然而1874年,也就是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的同时,博热还是嫁给了马奈的弟弟尤金。《读》莫里索作品玛丽·卡萨特(MaryCassatt,1844~1926)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极少数能在法国艺术界活跃的美国艺术家之一▼玛丽·卡萨特《自画像》她是一位不受世俗观念拘束、意志坚强、一心投入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的女性。卡萨特出身于美国费城上等人家,二十岁时宣称将来要做画家,从而与父亲发生冲突。在她的坚持下,父亲最终首肯,让她就读宾州美术学院。她由此走上绘画之路。玛丽·卡萨特作品这位终生未婚的女画家曾说:“画家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易行的通衡大道,另一条则是坎坷的羊肠小路。”她自称走的是后一条路。也许像她自己说的“做女人是失败了”,但做画家她却成功了。卡萨特早期画人物,题材多为妇女喝茶或出游。成熟期的创作主题多是母亲对幼儿的关怀,亲情洋溢,造型生动,色彩丰富,透露出生命的光辉。玛丽·卡萨特作品她用画笔诉说着女性温柔的母爱,凭着诚实去捕捉儿童天然的动作,在平凡当中寻找栩栩如生的画面,以真实、优美的笔法表现闪烁的生命之光。技法上不拘形式,她从不同的画风中获取营养,认真研究大师的作品,凭着自己执着的个性,展示着自己的空间。玛丽·卡萨特作品苏珊娜·瓦拉东出生于法国贝西纳,逝于巴黎女画家苏珊娜青年时代貌美、狂热和放荡曾在蒙马特的舞场画室红极一时开始她作画家们的模特儿尔后自己作画她作画就像发狂一样画出的素描不是为了被配上漂亮的镜框而是为抓住动荡、紧张生活的一刻▼苏珊•瓦拉东《自画像》1927年她作画不搞任何创造,只是好奇地和精确地努力将人体的形放入她那硬直以至锋芒毕露、然而又总是巧妙和谐的笔法之中,手法尽管生硬却惊人的明快有力。她是一位罕见的画家,具有自己独特的画风——一种男性的,以意志支配一切感觉的画风。苏珊•瓦拉东作品苏珊娜不承认自己有任何老师,事实上她的确与以她为模特儿的所有大画家都无共同之处。她只同意说自己受过高更技巧的启发,她曾在1889年美展上研究过他的装饰风格。从她1909年创作的《亚当与夏娃》一画中可见明亮而富有动感的男女人体,在环境配置表现手法上隐约可见高更的装饰风格。《亚当与夏娃》1909年亚当的模特是苏珊娜的情人于戴尔珂勒惠支倒是和苏珊娜同代但不画油画,而是,力气很大晚年弄起雕塑来她儿子死于一战她做了系列大雕塑深沉刚正,分量也很重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她被发掘重视恐怕和女权意识的成熟壮大有关系▼珂勒惠支《自画像》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珂勒惠支作品《女人和死去的孩子》珂勒惠支的作品可以被视为一部“人物姿态和表情的词典”,但是,她自己的自画像中的姿态是单调的,表情是“匮乏”的。更甚的是,珂勒惠支的自画像,不但在自身外观描绘上没有美化不说,在她的大多数自画像中,往往呈现出一副疲惫、忧郁,陷入自身思考的状态,而自画像中的环境、服饰、动作几乎都粗略描写。这相较艺术史上其他艺术家精心雕琢和布局的自画像来说,显得相当“纯粹”。《磨镰刀》二十年代的乔治娅·欧姬芙(GeorgiaOKeeffe)被美国人尊为女性艺术的祖母美国人编的所谓“世界”美术史俨然有她的份。▼乔治娅·欧姬芙恕我斗胆,我不喜欢她的画,但喜欢她的模样,很大气。她丈夫是现代摄影大佬,名字有点长,此刻忘了,妻以夫贵,他为欧姬芙拍过一组著名的黑白照片,有肖像、有裸体,还专门拍了她的长手指。晚年欧姬芙躲在新墨西哥州旷野里,现在,她的故居成了当地旅游点了。乔治娅·欧姬芙《话语》系列作品这几位活在“前女权时代”,对当时萌芽的女权文化不知是不自觉、半自觉,还是全自觉,照现在的说法,都是女性文化的“先驱”。不过,据我记得,十七世纪意大利女画家阿特米西亚(ArtemisiaGentileschi)才是老资格先驱。四百年后,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位太祖母级别的画家被重新关注,苏珊·桑塔格专门写了追忆文章,回肠荡气,好像跟她认识。大都会美术馆为她举办了大个展,其中有一幅和卡拉瓦乔(Caravaggio)相似,画一个女子皱着眉头正在使劲割男人的脑袋,鲜血往外喷。阿特米西亚作品阿特米西亚《朱迪思和霍洛芬斯》1620—1621年,现藏于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卡拉瓦乔《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头颅》1598-1599年,现藏于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画廊。二战以来,欧美女艺术家越来越多,出挑者,个个厉害。我最喜欢两位,一位是美国人奇奇·史密斯(KikiSmith),我的并置作品画过她的雕塑。奇奇·史密斯作品一位是南斯拉夫裔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Abramovic),八十年代,她和德国男友乌雷(Ulay)合作一件作品,题曰《情人—长城》(TheLovers-TheGreatWallWalk)。这又是男性目光吧,一不留神,犯忌了。玛瑞娜从山海关出发,自东向西,乌雷从嘉峪关出发,由西向东,全程徒步,长达三个月,最后相约会合二郎山。再后来,两人分手了。几年前,玛瑞娜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又做了一件作品:数千名观众排着队,被邀请与她对坐,对视,不发一言。忽然,二十多年不见的乌雷坐下来。玛瑞娜眼眶湿了。乌雷隔桌握她的手。她噙着泪水,微笑了。两个老去的恋人。几分钟后,乌雷起身离开,让位给其他等候的人。(玛瑞娜和乌雷当众和解,我记得是乌雷先行伸手,结果看了梦茜插播的现场录像,倒是玛瑞娜先伸手,乌雷于是释怀傻笑,趋前一握。我写稿子不参考资料,单凭记忆,记忆不是资料,常出错。十六集中许多引述都有错误和盲点,谢谢梦茜找来资料,以正视听。——陈丹青)“不让须眉”、“女子丈夫”,中国人常拿这类话奉承女性,其实呢,主语还是“须眉”、还是“丈夫”,分明借此抬举爷们,哪里是尊重女性!绘画,如正义之事,贵在大胆,论义无反顾,论舍命奉献,女杰的胆气远胜男子。想想中外女烈士,令人气绝,投降变节的男人肯定多过女生。同样道理,论手巧,超级裁缝、厨子、设计家、化妆师,却是男人的天下。所以情形应该一反,咱们要对手巧的男流说:哎呀,您真是“不让粉黛”、“男子太太”呀!总之,造物主故意留了许多伏笔、余地,让人类自己解码、自己折腾——说半天,我对女画家怎么看呢?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史这回事,只有艺术家。”我的引申是: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你以为人家乐意在画家前加个“女”字吗?瓦拉东胜于许多男画家,不因她是女性,她的禀赋、优胜、魅力,专属“瓦拉东”——但这么说仍然有问题:瓦拉东真的是女人:她在她的时代或许劣势吧,在我看,却是令我妒忌的优势。陈丹青:聊聊民国女画家▼-END-第1510期——陈丹青说: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YmgwJ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