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少年简介写完这篇稿子,我就辞职去追梦!

每年的7到9月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找工作的高峰期,正当2018届的大学生踏入职场时,比他们早一年毕业的学长学姐们都已经辞职啦! 第一批“95后”大学生平均在职7个月,离职率超过三成。 与前辈们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关注自身
原标题:写完这篇稿子,我就辞职去追梦!每年的7到9月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找工作的高峰期,正当2018届的大学生踏入职场时,比他们早一年毕业的学长学姐们都已经辞职啦!第一批“95后”大学生平均在职7个月,离职率超过三成。与前辈们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发现工作与期待不符则会更快做出其他选择。我们90后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前段时间因为生育率低,90后被抨击没有“家国情怀”;随后结婚率降低,被抨击不孝自私;最近“95后7个月就离职”,他们又被说吃不了苦。只能说喜欢喷90后的这些大叔大婶们不懂我们90后的苦,现在这样高昂的房价,90后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买房要掏空家庭的6个钱包。我们拿着低廉的薪水,看着遥不可及的房价,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们不再关注这些外在的负担。工作完回到家,吃着零食刷刷剧,就是一份奢侈的享受,哪有更多的精力想什么结婚、生子。至于90后的职场生活,知乎上最近有个很火的问题。为啥现在的90后都不愿意讨好领导?这个问题得从反方向来回答,为什么要讨好领导?升职?加薪?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这个饭碗?对于大多数90后来说,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我何必为了那么点薪水作践自己呢,所以,各位领导你们千万不要去骂90后,我们真的一言不合就辞职。想找受气包最好选背着房贷的人,他们害怕失业。90后对物质需求的欲望较低,对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更加重视。90后是爱做梦的一群人,我们想着未来,想着远方,想着那些一直要去做却还没行动的事情。我们是《白日梦想家》这部电影讲述了爱情、事业上的双重失败者如何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不仅仅是靠着幻想来填补自己无趣的日常生活。华特·米蒂(本·斯蒂勒饰)是一名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性格内向,连在婚恋网站上关注暗恋的同事谢尔都得犹豫很久。面对生活他像个旁观者,没有任何闪光点的他最擅长的是“做梦”。坐在椅子上等车的他,会突然化身成为超级英雄一跃跳进爆炸的高楼中救出心爱女神的宠物狗,然后和女神有说有笑。等他醒过来时,车子已经走了,他只能跑步去上班。到了公司,看着自己暗恋的女神和别人聊天,他又开始幻想一些非现实的场景。自己从雪山归来,携着一只猎鹰和女神谢尔搭讪。结果被新来的上司大胡子给叫醒,因为《生活》杂志在电子阅读的大环境下濒临破产而被收购,这个月的杂志是最后一期。华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杂志封面照片的洗印,而封面摄影师肖恩(西恩·潘饰)就是华特最好的朋友。肖恩把最后一期封面照片的底片发给了华特,却唯独少了第25号底片。25号底片是最后一期的封面,华特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肖恩本人,拿回那张底片,他也借此机会和谢尔有了交集,俩人合作寻找肖恩的所在地。根据其他的底片信息,肖恩前几天正身处格陵兰岛。华特虽然是在《生活》杂志工作,有意思的是自己却从没出过远门,连美国的其他州都没去过。“开拓视野,冲破艰险。看见世界,身临其境。贴近彼此,感受生活。”这是《生活》杂志的格言,看着肖恩的照片,华特决定飞往遥远的格陵兰岛。很难想象一个刚过完生日的四十二岁大龄宅男做出这个决定下了多大的决心。飞机落地,这个机场还没飞机大的地方人口稀少。华特在酒吧里遇见了一个满身酒气的直升机驾驶员,肖恩前几天刚坐过他的直升机去往海上的渔船。华特乘着直升机到达了渔船,依旧不见肖恩踪影,原来肖恩又跑去冰岛拍火山了。两人相见如此之难,让椒椒想到了一首歌,“漂洋过海来看你”。渔船明天一早就会抵达冰岛,华特抢到了冰岛港口边唯一的一辆自行车,骑行在宽阔的公路上,独自一人只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伴。骑着骑着,他又开始做梦了,看着远方的群鸟想到了女神谢尔。“砰”的一声,摔在地上,自行车粉身碎骨。华特跑到服务站,跟几个孩子换来一块滑板,继续上路。这是全片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美丽的冰岛公路风光,配上华特帅气的滑着滑板的画面,整个人的心情都平静了许多。火山爆发的那一刻,华特还是没能与肖恩见上一面。可能是西恩·潘的出场费太贵了吧,毕竟是第二个拿到奥斯卡、戛纳、柏林、威尼斯四座影帝的男人。华特跨越整部影片的时间,最终只在喜马拉雅山和肖恩聊了10分钟。其实找到底片的任务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华特自身的改变。不只是做“白日梦”,而变得更有勇气去冒险,横跨格陵兰岛、冰岛,在海里与鲨鱼做搏斗,登上了喜马拉雅山。并且收获了女神的青睐,当华特和谢尔漫步街头,看到那最后的25号底片。最后一期的《生活》杂志正是送给像华特这样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有了他们才有了杂志本身。生活的意义在于承受更多无意义的时光,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梦中度过,但我们依旧可以用这剩下的三分之二活得多姿多彩。我们一共会死两次,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死后再也没有人记得你的名字。没有人提起你的姓名,你连存在于回忆里的位置都没有,这远比生理死亡要悲哀的多。电影所表现的主题就是主角需要走出“手淫强身,意淫强国”这种精神自慰,去寻找自己的社会认同感和存在价值,起码自己死后能给别人留下或多或少的回忆,也不枉白来世上走一遭。鲁迅笔下的阿Q依靠“精神胜利法”为自己的屌丝身份镀上了一层名为“赵家人”的锦衣玉袍。阿Q受到外界的屈辱和伤害时,采取的是麻木、逃避的方式,来自欺欺人。我们不是阿Q,我们虽然做着遥不可及的梦,但也会脚踏实地的铺成一条通往远方的路。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弹吉他的时候梦想成为押尾光太郎那样的指弹大师,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动笔写剧本时梦想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看电影时也会去想成为那些幕后工作人员的一份子。虽然这些梦想离我还很远,吉他已经几年没碰了,剧本也有日子没写了,电影倒是还一直看着,但我也在做着努力。至少,大家正看着我写的影评,不是吗?你有什么一直想做却还没行动的梦想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bnkY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