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灵异事件这支日本乐队用一首《故宫》完美诠释中国文化,简直“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

S.E.N.S.成员胜木由佳里 本文节选自《知日·BGM之魂》特集 一曲荡气回肠的《故宫的回忆》(Palace Memories),一曲轻如羽毛的《像风一样》(風のように 〜 Like a Wind〜),是由胜木由佳里与深浦昭彦组成的电
原标题:这支日本乐队用一首《故宫》完美诠释中国文化,简直“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S.E.N.S.成员胜木由佳里本文节选自《知日·BGM之魂》特集一曲荡气回肠的《故宫的回忆》(PalaceMemories),一曲轻如羽毛的《像风一样》(風のように〜LikeaWind〜),是由胜木由佳里与深浦昭彦组成的电子音乐组合S.E.N.S.大陆系及治愈系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性的两首曲子。NHK1997年的纪录片《故宫的回忆》,配乐由S.E.N.S.,主题曲动人肺腑,成为诠释故宫的经典名曲,也被诸多国内的电视、节目引用S.E.N.S.从NHK电视台为长篇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选拔主题组曲的甄选中脱颖而出,1988年出道至今,是日本电子音乐中的代表团体。S.E.N.S.出道第二年就参与了侯孝贤导演的、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作品《悲情城市》的音乐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选用了S.E.N.S.的《故宫的回忆》作为会徽发布式的主题音乐。在日本国内,也是轻音乐(instrumentalmusic)领域中的代表人物,并两次荣获日本金唱片大奖。S.E.N.S.在多个领域活跃,专辑也远销海外。《知日》有幸拜访了S.E.N.S.位于东京的录音室——一座外观如铁皮堡垒般的灰色建筑,采访了胜木由佳里。录音室内同建筑外墙一样是灰色系,室内正中间摆放着一圈调音设备,各个角落有大大小小不同造型的机器人玩具。S.E.N.S.工作室中随处可见小机器人用胜木的话说,当她一个人沉醉于S.E.N.S.的人格之中时,不能有人打扰,但又寂寞,这些机器人是她最好的陪伴。这也从侧面表明,S.E.N.S.所创作的曲子,不是设计出来的感动,而是在每一次感动了自己之后的自然流露。采访过程中,经纪人马场先生向我们询问S.E.N.S.在华语圈的名字「神思者」是什么意思,我们说就字面理解有「传达神旨意之人」的意思,胜木老师一脸惊讶,她说这是当时在中国台湾出专辑时唱片公司给取的中文名,竟然含有这层意思,对于中文的深奥肃然起敬。而其实在S.E.N.S.的音乐中,既包含着大地式的深刻与沉思,也有如同缠绕心头的思绪,在这无国界的音乐里,说他们为音乐之神传达出每位听者对于万物的迷思也不为过吧。interview胜木由佳里「我们的音乐是情感达到极点时的流露。」胜木由佳里1956年出生于福冈县,从小热爱音乐,1984年和深浦昭彦组成S.E.N.S.,与热爱摇滚、擅长现代音乐的深浦昭彦不同,胜木由佳里更加喜欢和擅长古典音乐,负责S.E.N.S.的作曲、钢琴及声乐演出等部分。知日:深浦老师与胜木老师开始一起创作音乐的契机是什么?胜木:出道的契机是NHK电视台1988年播放的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有一个关于纪录片主题音乐的甄选,有99组参赛者,经过半年选拔,从99组中选拔出48组,又从48组中选出30组,再从30组中选出最后的两组进行对决,竞选一组为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写主题曲,最后我们得此殊荣,得益于此机会,S.E.N.S.正式出道了。知日:在参加甄选之前S.E.N.S.就已经结成了吗?胜木:甄选前大约两年,深浦在玩摇滚,我在为歌手写曲,我俩都来自九州,一般在九州做音乐的人都会在福冈聚集,当时仅有一面之缘。之后我们由于不同的时机来到了东京,因为一次偶然的碰面,互相听了对方的作品。当时听了深浦用电脑制作的曲子,我相当震惊。于是我提出要不我们一起做个组合,这算是S.E.N.S.的起点。知日:创作「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组曲的时候,是依照着纪录片的画面去创作的吗?胜木:首先「丝绸之路」是从当时的长安到罗马的陆路,「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反过来,从罗马经由海路到长安。所以在通过甄选之后,我们跟着NHK制作组把沿途都走了一遍。虽说旋律都是在日本写完的,但我们将一路行走得到的灵感好好地收集了下来。其实在去之前那半年甄选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写完了10首左右的组曲,在跟随摄制组出行的过程中,也等于进行了一次关于曲子的再确认。待影像编辑结束,NHK制作组将音乐用到节目中后,才正式发行CD。说到当时具体是怎样创作的,在1989年高清影像才开始普及,呈现出的影像特别清晰,就好比隔着一扇窗打开后就是印度,看着画面又联想起旅途中感受到的点滴,汇聚成灵感后在录音室完成创作。知日:除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组曲,S.E.N.S.最为著名的曲子就是《故宫的回忆》了,能否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胜木:好的,首先我想问你,对于标题《故宫的回忆》是怎样理解的?知日:一般会理解为「关于故宫的回忆」。胜木:刚去中国的时候,会很直观地感受到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氛围,我们有幸进入故宫看了各种珍藏的文物。当我看到那些文物在面前的时候,不知怎的我突然热泪盈眶,从文物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力量,甚至觉得让S.E.N.S.来写故宫的曲子实在是一件不敢担当的事。我感受到在故宫这样一座大殿里,这些可追溯上千年的文物如此有生命力,是它们陪伴着故宫一起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知日:仿佛故宫是一个具体的人格。胜木:是的,故宫就是一个具体的人格,而我们S.E.N.S.只是作为一个穿越时空的叙事者,替故宫描写出它在经历了历史风雨的沉淀之后,如同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在描述过去的故事。我们是站在「故宫这个人物对过去的记忆」的立场写出了《故宫的回忆》。因为这段历史本身具有我们个体无法经历的深度与广度,到最后与其说是在为影片作曲,不如说是我们在通过作曲的方式去为中国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添彩。因为历史的厚度在那里,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我们的工作能够与中国历史有关,说实在是非常光荣的。知日:最近你们也在为中国的影视作品配乐,比如说电影《战国》,电视剧《麻雀》《大唐荣耀》《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等。胜木:S.E.N.S.本身就对「大陆系」的音乐很感兴趣,比如宇宙、山河等宏大的主题,中国历史本身带有深厚的文化意义,给我们带来的感动是很直接的。在S.E.N.S.的世界中,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可称为我们的代表作,所以在《海上丝绸之路》之后,我们马上为电影《悲情城市》创作了电影配乐。侯孝贤导演《悲情城市》(1989)预告片知日:S.E.N.S.迄今为止和中国方面有很多的合作,和中国方面合作与在日本工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胜木:你算是问对了,因为我个人在日本人中也算是非常直爽的性格,所以我跟中国伙伴在一起的时候超级合拍!日本人大多数还是比较内向含蓄的,而中国人有话直说,这样的相处方式我非常喜欢,我非常喜欢中国。在工作上也是,因为喜欢大家这种直接的做事方式,所以我觉得在跟中国方面事务的合作上反而非常舒服。知日:你说到以中国为题材的曲子可以说是S.E.N.S.的代表作,具体是哪一首呢?胜木:以中国为题材的话,《故宫的回忆》吧。经常会听到评论说,这首曲子的作者好像比中国人更加了解中国。知日:S.E.N.S.为很多纪录片及电视、电影配乐,做纪录片的配乐和其他配乐有何不同?胜木:我们最喜欢的是为纪录片配乐。因为纪录片是画面跟音乐一起构成的,并没有人物的参与。在纪录片中,S.E.N.S.可以完全在配乐创作过程中自由发挥。而电视电影,它有主人公、有故事情节,所作的音乐要衬托台词,配乐是不能喧宾夺主的,而这样的配乐,本身就失去了S.E.N.S.的性格。所以比较起来最喜欢的还是纪录片,像《故宫的回忆》,是用了百分之百的力气做出来的。知日:但是跟电视剧合作应该会有更大的传播力吧?胜木:我们也觉得很神奇,你想,同样一件事,(从人口数上看)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日本的10倍。最近我们在网上搜索「S.E.N.S.神思者」之后,会出现很多很多听众的留言,而且每个人的感想都非常有深度。在日本就很少看到如此深刻的留言,这大概就是文化孕育出的见解吧。大家边听边思考着我们的音乐,让我们很感动。我刚刚也说我很喜欢中国,这真的不是恭维话,因为大家性格直爽,又都很有内涵。知日:很多听众在给S.E.N.S.的留言中经常使用「感动」一词,请问S.E.N.S.的音乐是如何做到如此打动人心的呢?胜木:是因为主题很让人感动,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做,感动人的是主题本身。其实你要说因为剧本很棒,或者因为画面很美,尽管影片在编排上不是很理想,但是只要制作者的心意在那里,自然地观众就会被内容本身所感动。我们不会去计算如何让人感动,我一直都是在录音室一个人创作,看书或者看影像去理解作家或者导演或者这个主题想要表达什么,直到自己被这个作品感动到热泪盈眶,那是感动的眼泪,是无造作的情感涌出,我们的音乐是我们的情感达到极点时的流露。每次创作与中国相关的曲子时,最后一定会是流着泪完成的。人在看到美的东西时都会落泪吧?像我就是在看绘画时,会莫名地鼻子一酸,眼泪就往下掉。但那跟这幅画是否名贵没有关系,只是我接收到了画作所传达的情绪,那个情绪打动了我。同样的情感,在转化成曲子时,我们只是把自己从主题中接收到的感动写进了曲子里。而总是让我们感动的主题,就是跟中国相关的文化或者历史。我们并没有做让人感动的音乐,而是费尽心力让自己感动之后,才能说这首曲子完成了。所以当我们看到中国听众能够那么详尽地去分析、去感受我们的音乐时,是非常非常高兴的。我们倾尽全力创作的音乐,得到了他们的认同,那是最大的荣誉。知日:也就是说在打动别人之前,先要打动自己?胜木:是的,因为让自己感动是件非常难的事情。你想想,自己一天之内会感动多少次呢?一个人的时候你流泪给谁看呢?所以,感动其实是发自内心的。我作曲的时候就会缩在这个录音室里,跟所有器材一点一点地交流、学习,把所有的调节器运用起来,把自己的感动谱写成曲。而且这个空间从来都是一尘不染的,因为音乐如果是在一个垃圾堆里制作的话,会带上灰尘的。若不是因为每次创作都是如此,我去年就不会流三次鼻血了(笑)。Teki✎interview&textYoko✎photoS.E.N.S.✎photocourtesy---------------------------------------------------------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AMq9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