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青少年文学奖”获奖者专访丨走进万元大奖得主席轶群的文学世界

第十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圆满落幕,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学生席轶群有幸摘得桂冠,成为“万元大奖”得主。那么,她的作文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获得大奖?在成功的背后,她又是怎样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积累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席轶群的文学世界吧。
原标题:“鲁迅青少年文学奖”获奖者专访丨走进万元大奖得主席轶群的文学世界第十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圆满落幕,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学生席轶群有幸摘得桂冠,成为“万元大奖”得主。那么,她的作文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获得大奖?在成功的背后,她又是怎样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积累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席轶群的文学世界吧。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书记周烨(右)为“万元大奖”得主席轶群(左)颁奖作文分析:见解独特文采斐然“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如是说。起初我以为那是生于乱世畏葸不前,但我想起了他在狱中种的番茄。暗无天日的监牢更像是人间地狱,他沉默地捧起浅红多汁的果实,如同擦亮了一根小小的火柴。狱友的重拾希望已是其影响力的明证,狱警的态度转变,则使这位摸黑者的生存历程成为奇迹。——这是第十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中“万元大奖”得主席轶群的现场作文《于无声处》的开头。在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监狱经历的重新解读中,席轶群发现“只有于无声处反抗,默默坚持自我才能改变自己进而影响社会”这一道理,接着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触在老庄、鲁迅和自身境遇中游走,对“处在理想与现实的纷争中,身边人的无可抗拒的力量近乎将初心化为齑粉”的现实世界展开批判,并发出“身处文科特色班,却再难寻回人文理想”的沉重感慨,对此,她寻找到的解决之道是“于无声处,归根到底便是深味光明,安于黑暗,以之为天下的准则。在一片宁静之中,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为外物所动而坚定向前。立德做人,无问西东。那样的人生,善利万物而不争,周流演进而不息”。全文运笔流畅,文采斐然,见解独特,让评委老师眼前一亮,纷纷为发现这一“文学新秀”而欣喜。“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能在现场做出这样有思想有文采有家国情怀的佳作来实属不容易,可见她的写作并非一日之功,肯定离不开平时大量的阅读和练笔。”评委老师赞道。培育人文素养是好文章的基石的确,席轶群能够获得大奖,主要归功于她长期阅读和写作的积累,她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阅读广泛,作文一直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这一次并不是她第一次斩获作文比赛的大奖,她之前就获得过“优赛杯”作文比赛的一等奖等奖项。这次的现场作文里之所以会提到老庄和鲁迅,与她近期的阅读密切相关。“我平时一直在坚持阅读和写作,再加上最近正好在研读老子和庄子的作品,比赛时就有感而发。”席轶群表示。在她的阅读谱系里,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汪曾祺的《草木春秋》、李零的《丧家狗》、史铁生的《摇滚与写作》、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以及各种中国古典名著和诗集都是她的心头所爱。阅读慢慢的滋养着她,将她逐渐雕塑成现在这么优秀的模样。她告诉记者,凭着优秀的成绩与出色的人文素养,她考入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人文特色班,学校一直对他们的写作和阅读很重视,让她得以更加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在学校,语文老师会组织他们阅读文学经典,并上台讲课,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阅读心得,解决阅读困惑。此外,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也很感兴趣,私下里会去学习古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还连续三届获得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的一等奖。席轶群很感谢文学带给她的一切,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个比较安静的孩子,文学为她打开了一个世界的窗口,不仅安放了她的心灵,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色彩和趣味,还让她在辽阔美好的文学世界里放飞自我,提升自我,进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能够更丰富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独立思考是写作取胜的核心秘诀“开始看曼德拉被捕入狱,我感到和绝望和消极。但是曼德拉入狱后,他在监狱里种番茄的举动深深的触动了我,纵然现实黑暗残酷,他依然不放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改变了狱警的态度,狱友的生活,让监狱生活也洒进阳光。”这是她读到的《曼德拉的番茄》的另一面。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思想和内容不是通过没头没脑的感伤,而是通过思考得到。在席轶群的写作中,她的独立思考不仅体现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现场作文《于无声处》中,也体现在她对自己最热爱的作家鲁迅的理解中。在所有的中外作家中,她最喜欢鲁迅。外表文静的她一说起鲁迅,也会滔滔不绝。在她看来,鲁迅是一位非常悲壮的战士,他希望自己的文章写完就“速朽”,与这个黑暗的世界一起灭亡。但是鲁迅的作品和精神并没有消失,未必是鲁迅所乐见的。“鲁迅精神之所以在当下还很需要,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依然存在矛盾,需要批判性精神进行反抗和揭露。”她的见解不可谓不犀利。“从小到大,我们似乎一直在写作。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写作也成为应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想问,写作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席轶群一直困惑的问题,在不断的思考中,她也找到了答案,在她的认知里,写作是个人心灵的安放、是个体生命的觉醒、更是人类精神宇宙星辰的闪耀。“写作给予了每一个人传递、交流、融合精神的方式,让我们广大的牵念化作文字,于无声之中,人类精神文明的灿烂伟大得以延续”。附:获奖现场作文《于无声处》于无声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10)班席轶群“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如是说。起初我以为那是生于乱世畏葸不前,但我想起了他在狱中种的番茄。暗无天日的监牢更像是人间地狱,他沉默地捧起浅红多汁的果实,如同擦亮了一根小小的火柴。狱友的重拾希望已是其影响力的明证,狱警的态度转变,则使这位摸黑者的生存历程成为奇迹。眼前历史的车轮扬起飞尘,老庄时代的岑寂在化不开的夜色里。老聃道一句大音希声,属于一个乱世的旷代智者于是用“反者道之动”的朴素辩证诠释了缄口世间停奏琴弦的意义。庄子承于其后论述役役于学派相争“以是其所非非其所是”的“成心”之弊,说着天然的府库与扩大心灵的涵摄量。黑暗的天空之下对处世方式的争论成为人们哗众取宠寻找“存在感”的方式,唯道家学派提出“莫若以明”。勇敢热切地去抗争固然成为佳话,但以空明的心态去观照万物的本原,则是绝唱。他们因辩证思考而不再苟且,因“照之于天”而静观花开花落,更因“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与天地并生。于是本来支离破碎的人间世之中他们呼吸着一切事物的色彩声息,扬弃我执,沉默原是“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的天籁。“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鲁迅穿着长衫,说着“于无声处听惊雷”。作为手执刀笔痛批国民根性的清醒者,他仍然会长叹“吟罢低眉无写处”。那样一个时代的悲凉之雾遍披华林,少数能呼吸感受者,唯他昂扬。他本该有力发光,但在当时的中国,是确无写处,更确无说处的。写来无人看,唯一的“读者”面对毁灭的价值勃然大怒欲加之罪,而真正去“呼吸感受之”的青年们,却一个个地被捕。他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名曰“忘却”,却仍相信着十年后二十年后,总有人再记起他们来的。那就是他对沉默中蕴着的卑微但不扭曲的永恒驱动力的深切自信。也正因如此,他说着“愿我的的文章速朽”,刀笔之下字字铿锵却时至今日仍掷地有声。“救救孩子”的呼喊,仍然余音绕梁。于是想到,其实沉默是那样强大的力量。无论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抛却语言明心见性,还是无处可写无路可逃,都可视作为生于尘世,不卑不亢的长远的对抗。栖居世间已有十几年,虽则未曾见过黑云压城风雨如晦,更不能有上述任何一人的分毫光芒;但总有那样一些时候,感到深深的无力与彷徨——是身处文科特色班,却再难寻回人文理想。由于分班以及学生负担的种种纷扰,那群真诚、热切、勇敢的人们本应放声大笑舞动青春,却埋头题海不问世事。承担的人文方面事务于是无法推进,使尽无数言语手段,终成破碎迷惘。后来我选择了沉默,但并非从此沉寂,而是于无声中积演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力量。融入他们的世界,找到他们面对的方向,微笑着告诉他们你做得很好——突然之间便取得了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的关注。抛下原有的主观臆断,学会习惯于这个不完美的班级,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再也不是茕茕子立。是处在理想与现实的纷争中,身边人的无可抗拒的力量近乎将初心化为齑粉。我与世界的关联在那时变得重重不尽成为羁绊,对于目标即便只是“溯洄从之”的动作也“道阻且长”。但放下那些纷争与矛盾,安静地向前一步一个脚印完善自己,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无限可能,竟胜过所有刀兵相见的争论。那种无声,保护了我的梦想。也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站在无数十字路口惊恐万状。想到不为苟且而得意与沉默前行,会有一种沉静而不可遏止的力量。当你惯于长夜,梦里依稀的本真的自我与眼前变幻的时代洪流交叠成恼人的影像,站在无声之处即使卑微但不因害怕被时代抛弃而狺狺狂吠之时,迷茫之中也便有了光亮。于无声处,归根到底便是深味光明,安于黑暗,以之为天下的准则。在一片宁静之中,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为外物所动而坚定向前。立德做人,无问西东。那样的人生,善利万物而不争,周流演进而不息。那便从里到外地站在无声的地方吧。文:柳琴摄影:李立基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RAg6e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