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10个细分市场中国式养老困境,不是催生就能解决的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Ashley | 图:网络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原标题:中国式养老困境,不是催生就能解决的主编:丹尼尔|ID:MRDANIEL777编辑:Ashley|图:网络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同时也引发了老年人如何妥善的被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所以,一旦步入老年化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难题时,大家就不约而同的觉得,只要能多生孩子,就能延续过去二十年的人口红利,一举解决经济发展与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难题。中国青年报社通过对1612人(其中独生子女占40.1%)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随着「421」(即1对夫妇赡养4位老人、生育1个子女)的家庭大量出现,使赡养老人的压力进一步加大。90%以上80后表示无法赡养父母。于是人们看到,在政府的相关应对措施还未出台以前,各种养老方案在中国的大地上发酵。人们开始寻求多种可行性的方式,来保障自己老有所依,也有乐趣。本期的推文,将为大家介绍风行国外,也渐渐在中国崭露头角的养老方式,或许会给大家不一样的启发。▼代际式陪伴每月只需缴纳300元房租,每月仅需陪伴老人20个小时,就能入驻位于城区,设施齐全的单人公寓。这个杭州推出的,年轻人以极低价格入住养老院的项目,有一个深情的名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只是迫于现实压力,陪伴在老人身边的,不再是他们的儿孙或子女,而是一个个热心的,却又缺乏经济能力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每天下班回到养老院,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去陪陪这些老人,陪他们聊天、一起健身运动,或者下棋练书法。在年轻人的陪护下,那些孤寂的老人们,不仅能够得到身心的舒缓和关爱,还能了解最新的事物,获得一种蓬勃的朝气和活力。而年轻人呢,不仅能够培养耐心和爱心,还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们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他们在大城市生活,占大头的房租问题。在急剧上涨的房租和房价面前,300元的房租,无疑缓解了他们很大的一部分压力。如果这种陪伴项目,能够在中国更多的城市实施,那可谓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事实上,这种年轻人入驻养老院的方式,并不是中国的首创。在国际上最著名的当属于荷兰的「HumanitasHome人道主义之家」。荷兰学生每月平均花费在住房上的租金为,366欧元(约410美元),并且通常还是狭窄或昏暗的普通房。即便如此,该国的很多大城市还是面临着住房不足的问题,比如阿姆斯特丹就短缺了近9,000个学生房。而与此同时,该国的长期护理设施也面临着短缺问题。2012年,荷兰政府决定停止为80岁以上,并非急需的公民提供持续护理费用。一大群老龄化的成年人,既无法再得到政府提供的家庭免费护理,也无法自己承担这笔费用。新的裁决导致寻求社区护理的人数减少,使这些社区也难以维持下去。长此以往,将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为了使社区维持下去,Humanitas的董事GeaSijpkes说:当时,我想到了一群人——学生。住进养老院的年轻人,通常除了有爱心之外,还各怀绝技,有些人会音乐,有些人会做菜,有些人会摄影等等。比如下图的段子手Jordi除了会弹吉他,常常一句话逗得老人开怀大笑。这些学生也没多少钱,如果他们能够在Humanitas获得一个房间,他们就不必为他们的学习借很多钱。而这些年轻人,也会使Humanitas成为最温暖的家。对于居民来说,学生代表着与外界的联系。当学生从课堂,音乐会或派对回家时,他们与老年邻居分享这些经历。比如下图中的Mentink是个IT高手,虽然是位高个子大男生,不过教起老爷爷来十分耐心温柔。没过多久,老爷爷就兴奋又自豪地说:我已经学会了收发邮件,还有视频聊天了。于是,代际生活模式开始普及。自2012年Humanitas向学生敞开大门以来,荷兰又有两所养老院也纷纷效仿。之后在法国里昂引入了类似的计划。在美国,克利夫兰的贾德森庄园,退休社区开始接受克利夫兰艺术与音乐学院的学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代际和老龄化项目研究教授,马修卡普兰说:「这种关系可以获得的益处,远远超过一次性公益活动。只有年长的和年轻的人之间,建立更为深厚的关系,这种陪伴方式才更有意义。而这需要大量的,持久性的互动。」共住与互助ViveyConvive西班牙做了一个有趣的尝试,他开展了一项名为「共住与互助ViveyConvive」的项目,与人道主义之家很相似,但是更为深入。在这个项目中,年轻人可以通过登记申请,选择入驻到一户老人家,以一种亲人般的存在形式,陪伴在老人身边。被选中的年轻人需要,每天抽出2小时的空余时间陪伴老人。而相对应的,年轻人能获得的收益是,可以通过和老年人的朝夕相伴中,汲取人生知识,并且拥有一处符合心意的住宅。在西班牙,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800万,其中20%独居。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示感到孤独,这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尽管被这种孤独感包围,但大多数老年人宁愿留在家里忍受孤单,也不愿意搬离住所,进入养老社区等地方生活。1996年,「ViveyConvive」项目,在一个住宅区开始展开。之后广受好评。在一项针对老年人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在为期一年的共同生活经历后,72%的老年人认为,和年轻人一起生活,感觉更安全;82%的老人认为,减少了孤独感;92%的参与者表示,会推荐其他人一起加入这个项目。到现如今,大约有超过31座城市加入。年轻人和老年人非常重视「ViveyConvive」项目,他们给出的综合评分为8.95分。何塞出生于阿斯图里亚斯,现年90岁,他曾经一直是测量师,走遍了整个国家。而克鲁兹才21岁,在芬欧汇川学习电信。在入住之前,这个年轻人曾有过短暂的担心,「我的祖父母非常平庸,而且他们不让我做很多事情,我不知道他是否会一样。」而事实证明,克鲁兹完全多虑了,他们度过了非常有序而又充实的生活,两个人之间彼此交流学习,都对自己的经历感到满意。结伴养老不仅年轻人有寻找知己,过一种更为舒心生活的需求,老年人也是如此。上海市的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对结伴养老表现出意愿的受访老人,将近七成。虽然有需求的老人很多,但真正勇于尝试,并且取得成功的寥寥无几。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对抗孤独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增加他们与朋友共度的时间。来自美国德州的这四对夫妻,就证明了这个道理。这四对夫妻,是认识超过20年以上的好朋友,年轻时他们把酒言欢,志趣相投,年老后,他们就买了一块地,建了四座小房子,住在了一起。这些小房子结构简单,相当环保,有雨水收集器,还有太阳能板供电。整个屋子都以原木为基础,打造出融入大自然的浑朴味道。屋子里有书和沙发,屋外有阳光和花。四对好朋友,天晴时,看书晒太阳,外出垂钓。下雨了就在家聊天,喝咖啡,日子过得相当惬意。事实上,拿德国来说,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喜爱结伴养老的国家。不同于养老院的呆板,选择结伴养老的老人,可以选择自己一起生活的邻居。目前,在德国各地已经出现了300多个老年公寓。入住这些公寓的老人们,他们在入住之前,就了解居住在这里的老人的爱好脾性。如果和自己相投,就选择住在这里,如果不合适,就可以换别的地方。总之,余生很重要,这些老人在选择生活伴侣上,一点也不含糊。荷兰阿姆斯特丹,最为理想的社区代表,就是基于脾性相投,三观相合的理念,建造而成的。这个上世纪90年代,荷兰提出的多样性住房方案(differentiatedhousing),消解了人们在选择入宅是基于户型,收入,阶级差异等一系列问题,而更注重邻居之间是否情投意合。这种新潮的理念更关注人们的精神追求,或者说是对知己的追求。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被放在第一位置,所以住在小区里的邻居们,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以及心情指数,都远远高于传统钢筋水泥房内的住户们。事实上,住在这里的人,就是认同这种生活理念的人,共同的价值观让他们在相处的时候,拥有更高的契合度。或许,这也是未来中国式养老,需要探索的方向和道路。只是这一天的到来,可能还要等很久。References:1.《Compañíaycuidadosenunpisocompartido》PorMónicaSáez2.《Notablealtopara“ViveyConvive”》PortalwebdelAyuntamientodeMadrid3.《照这么做,北上广的房租只要300元》|新经典ID:Thinkingdom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帮助老人|约伯记12:12|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丹尼尔原创作品|尽情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授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V320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