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最不容易的一代人90后成为史上最爱辞职的一代人?!你也是骑驴找马的“闪辞”族的一员吗?

"实习期不满就离职 踏入职场不到半年就换工作 工作不顺拔腿就走…… 现在的这些90后一言不合就闪辞” 某企业HR张先生这样评价90后员工 而这似乎已经成为职场上一个普遍现象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 有40%的2015届
原标题:90后成为史上最爱辞职的一代人?!你也是骑驴找马的“闪辞”族的一员吗?\"实习期不满就离职踏入职场不到半年就换工作工作不顺拔腿就走……现在的这些90后一言不合就闪辞”某企业HR张先生这样评价90后员工而这似乎已经成为职场上一个普遍现象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有40%的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近九成离职者是主动辞职2011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不到40%的人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待上两年依旧“痴心不改”去年9月底我在西安玩儿。青旅遇到一个室友:“你是学生吗?还是工作了?这会没得假期吧?”我看她年龄应该跟我差不多的样子,简短地应了一句:我辞职了。对面床顿时一脸“不用说了我懂”的表情道:“跟我一样!”到底是我体质太奇葩,还是因为我们第一批90后已经荣升“全中国最爱辞职的一群人”?作为网络段子的“90后辞职理由”1不高兴的一代凭热线妹对身边这些同龄人的观察和了解我觉得我们这群人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高度关注自身情绪而且很容易陷入情绪低谷暂且不论这点是好是坏我只能说每一代人的性格一定会忠实于他们所成长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刚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当时全国被两股潮流席卷,一个是公务员纷纷扔掉铁饭碗的“下海潮”,另一个是国有单位职工不幸被抢走铁饭碗的“下岗潮”。这两股潮流实际上把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都改变了。或许曾经的“中国梦”是一个稳定的“铁饭碗”,但是90年代之后人们突然切身意识到:一辈子守着一个碗,格局太小了!盯着锅里的才是聪明人!“锅”是什么?说穿了是人们心里的贪欲和幻觉是经济发展之后人们对“未知”的美好想象是中国人新的安全感来源:我们总能换到更好的我们不是没有选择!选择一多人内心就不免被撩拨出一些有的没的就会开始焦虑:我现在吃到的这口是不是最好的?锅里有没有更好吃的?于是大家就在这样的情绪推动之下求变“有的选”与“没得选”的时代分水岭90后就是在这样一个从“没得选”到“有得选”的时代分水岭出生的这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好商品越来越丰富机会越来越多“锅”已经变得无限大成为了一片充满可能性的海洋90后活在海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就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担心自己要是待在原地会分分钟损失几个亿所以就不得不游来游去游向心目中那个水草最丰美的地方之前也听过些7080后前辈吐槽我们“狂”得匪夷所思“自以为是”、“眼高手低”不然怎么会动不动就辞职?其实真不是我们狂一份工作做得不顺手我们内心比谁都沮丧再一看周围总有同龄人做着他们又喜欢又擅长的事情让人觉得他们的工作比我们的fancy一万倍!刺激得我们内心更加崩溃仿佛自己成了朋友圈子里最没用的人所以就特别想要做点儿什么来改变这种局面而我们的最优解往往是离开前往下一站——多尝试几个总能试到感觉对的感觉不对就撤我们这代真的是靠这种“排除法”活着的因为选择太多我们很少会规劝自己“耐心磨合”、“凡事要忍”我们更愿意相信“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个‘命中注定’”90后的情绪问题,也当然不完全是上文提到的“经济发展和物质丰富带来的‘选择繁多’”所导致,更因为这代人大多是被宠大的独生子女。我们没受过什么委屈,所以很容易陷入这样一种自我催眠:确信自己永远都配得上更好的,确信自己永远值得“被世界温柔相待”。每当这种“确信”受到挑战,内心的不快乐就累积一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用行动上的“撤退”来安抚情绪。能挑战这种“确信”的事太多了,我最常听到的,就是“老板傻x”。其实有的时候老板也很冤,比如下命令让90后员工去做个什么事,我们可能不是那种乖乖执行的类型,反而要追问一句这个决策的原因。老板如果解释,90后搞不好会进一步质疑“这个决策不是最优解”,会diss老板智商低;老板如果说“没有为什么,做就是了”,那就犯了专制的大忌,90后会diss老板情商低。90后会有这样的反应,归根到底,是因为独生子女对“权威”的认定与以往的世代不一样。中国人长久以来都是在家庭中学习社会关系的:在家怎么对待父母长辈,离家后就怎么对待心目中的领袖。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不会“命令”孩子,从来都是“有事好商量”。所以但凡我们听爸妈的话,不是因为他们是“爸妈”,而是因为他们有时候说得“有道理”。这意味着,你没有办法仅仅通过一个“头衔”来建立在90后心目中的权威,而必须在平等的对话中展示出你身上有我们认同的价值。可惜,不是每个老板都知道这种沟通窍门,于是导致很多的相看两相厌。就算老板很好一份工作总会有这样那样不顺眼的地方前阵子跟一个朋友聊起辞职问题,她说:“我觉得90后真是异常理想又异常现实的矛盾体啊。”我说:“就是想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还想赚大钱呗?”她想了想说:“还真是。我之前那几份工作总结一下就是:虽然很开心,但凭什么赚这么少?虽然赚得多,但凭什么不开心?”此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时代因素导致了90后的情绪问题:这是第一代“有互联网陪伴着长大”的中国人。我们将互联网看作“自我的延伸”,从小就很适应一种即时的、公开的情绪表达,比如一伤心就改个QQ签名昭告全世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虚拟人格或许会迁移到朋友圈、博客等等,但本质都是一样的。这种诚实的记录,会不会实际上也夸大了自身的情绪、从而让我们被情绪牵着走?2创业潮里的三种崩溃从第一批90后本科毕业生进入职场到现在大概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间中国又经历了一次疯狂的创业潮尤其是2014年、2015年时每年平均有15,000家公司成立可想有多少90后被吸收进了这些新创的团队1.摸着石头过河“创业”这件事情其实是一条蛮公平的起跑线不管你是职场老兵还是职场菜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因为资历差异不同世代对于“怎样过河最安全”往往有很不同的见解而这种价值观差异常常让情绪化的90后“很受伤”于是纷纷选择辞职2.专业追求不同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冲突是不同世代对于“专业”的追求往往不太一样在初入职场的90后眼中“专业”是一件不能被僭越的事情但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每一代职场新人都经历过苦楚,但是90后再物质上压力没那么大,对公平、自我、率性的追求更加明显,应届生喜欢辞职,并非因为他们是90后,而是因为他们是应届生,70后、80后会受制于自身条件和竞争压力,他们选择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往往是因为别无选择。但是作为一股清流,很多90后劳动者给80后前辈长了志气:他们曾经想争取的权利受困于社会评价、家庭条件而不敢做,但是90后才不想玩命陪你们呢。现在人都看开了,企业大部分不像以前,反正很多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3到5年的一签,双向选择而已。3.职场环境复杂“专业”不一定是公司运行和生存下去的第一要素这是90后在职场遭遇的第二种崩溃技术岗位还好,像码农这些同事都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大家都是靠能力吃饭的,各做各的!然而一些销售岗位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尔虞我诈多少企业公司不是无情的坟墓没能力不要你,没业绩不要你不讨好上级不要你90后本来就纯不想在一个太复杂的公司工作也不想改变自己!日常所需处理的事务与“专业”相去甚远无法在专业上得到成长这是90后在职场遭遇的第三种崩溃3“工作洞”情绪化的性格遇上动荡的创业大潮催生出一大批辞职的90后至于辞职后干什么,在我认识的人中,有的换到了符合预期的新工作;有的重新回到学校;有的干脆自己创业当老板,;也有的像我这样,裸辞得非常彻底,辞了之后先去游山玩水一阵子,弥补弥补在职场的精神损失,心情好了再考虑下一步怎么走。去年早些时候读到一篇对人类学家项飙的专访,他提到一个叫“工作洞”的概念。他说,人们去工作就像跳到一个洞里。洞里很苦,但是人们都是在为了“未来”在发疯工作、咬牙积蓄,这样几年后从洞里爬出来就可以歇一歇,过一段闲适的日子,然后再跳进洞里。当时我就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洞外”工作呢?4国外是如何看待90后闪辞的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也喜欢把人按照出生年代划分开来然后年纪大的一代就开始对新一代指指点点稍有差异的是由于中国发展速度快每十年就是一代所以有了“70后”“80后”“90后”。而美国的社会变迁相对平缓于是以20年为一代至今已有6代第一代大名鼎鼎的失落的一代(lostgeneration),这一代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军。第二代人出生在1901年被称为最伟大的一代(greatestgeneration)直接承受了大萧条和二战。第三代人叫安静的一代(sllentgenertation)出生于大萧条的困境中,又不曾接受二战洗礼。接下来的20年属于婴儿潮一代(babyboomers)这一代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上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婴儿潮结束后,X一代(Xgeneration)登上历史舞台,出生在1980年代的这代人首次接触电脑,网络,x指的是“无法命名”因为社会巨变第一次超出流量人们的认知。最后来到了1990年代和21世纪,也就是目前美国被称为令人头大的Y一代(Ygeneration),又称千禧年一代。千禧年一代无论是思维模式或生活方式都与前几代人差异巨大,他们学历更高,再有就是要自由开放的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代人成长与数字爆炸时代,个人生活深受网络、社交的影响。美国千禧年一代也就和中国的90后一样,除了迟迟无法立业外,很多“千禧年一代”都认为可以等到30岁才开始找份稳定工作,35岁左右买房成家,然而这个年龄大大晚于他们的父辈。那么,30岁之前的大把时间,千禧年是如何计划的呢,一部分来自于自主创业、周游世界、打零工。2012年的《商业战略》杂志从事“代沟”研究显示,90后这一代年轻人只是不愿意从事无聊枯燥的稳定工作而已,他们宁愿多冒点风险,去做更有创造性更自由的事情,而且他们更环保、愿意做义工,很多公益组织的成员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美国向来有崇尚努力工作的传统无论哪代人都是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但这新的一代人不愿意再将生活重心放到工作上他们要放松,要娱乐,要享受其实对于全世界的90后来说也许摘掉“工作狂”的帽子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来源:对啊求职,如侵删你辞职的最短记录是多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YVMj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