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包蒙田谈读书:我这人博览群书,但是阅后即忘

关于读书,最令人烦恼的问题恐怕就是阅后即忘了,我以为只有我这样,但是不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只是传说般的存在,我从来没有见过。 有人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阳明先生告诉他:“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可见读书记不
原标题:蒙田谈读书:我这人博览群书,但是阅后即忘关于读书,最令人烦恼的问题恐怕就是阅后即忘了,我以为只有我这样,但是不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只是传说般的存在,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阳明先生告诉他:“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可见读书记不住是古往今来的通病,阳明先生认为理解了就好,何必非要记住呢?其实理解也不是本质问题,本质问题在于人的内心。当一个人试图记住一件事时,说明他还不理解,当他试图理解一件事时,说明这件事背离了他的本性。如果一件事完完全全符合那个人的本性,那就不需要理解,更不需要记住,喜欢吃好吃的、穿好看的需要理解吗?需要记住吗?下面说的这位蒙田先生,更是坦言:我这人博览群书,但是阅后即忘。——蒙田蒙田是位思想家,所谓思想家就是闲着没事喜欢瞎寻思的人。思想家的任务就是思考人生,思考人生少不了要读书,书读多了就发现了问题:记不住啊!对于这一点,蒙田很坦白,对于所有的点,蒙田都很坦白,要想做一个自由的人,必须对自己坦白。阅读时遇到什么困难,我也不为之绞尽脑汁;经过一次或两次的思考,得不到解答就不了了之。——蒙田蒙田很真实,既不浮夸也不钻牛角尖,看得懂就看,看不懂拉倒。今天看不懂就改天再看,说不定啥时候就懂了,一辈子不懂又怎样呢?又不是急着考证,先放着呗。在蒙田喜欢的作家中,他列举了维吉尔、卢克莱修、卡图鲁斯、贺拉斯、普鲁塔克等人,我对这些人一无所知,在我的假象中,他们应该类似于我国的屈原、李白之类的诗人。在蒙田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物还有塞涅卡和西塞罗,这俩哥们我略微有点印象,塞涅卡是斯多葛派的哲学家,西塞罗是位雄辩家,这俩人在西方文化中地位很高,mark下,有时间读读他们的作品。爱读书的人大概都喜欢历史吧?反正蒙田喜欢。他喜欢的历史书籍有两类,一类是非常纯朴的,一类是非常杰出的。纯朴的历史学家决不会掺入自己的观点,只会把细心搜集的资料罗列汇总,既不选择,也不剔除……杰出的历史学家有能力选择值得知道的事,从两份史料中辨别哪一份更为真实……在这两类历史学家之间还有人,(他们)只会给我们误事。——蒙田历史这东西,真真假假,读多了就发现对于同一件事,这个人这样讲,那个人那样讲,意思完全相反。就说汉武帝吧,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他除了好战外,总体评价还是可以的,但下面这位先生表示不服。武帝生平溺于女色,一生行事,全凭一时感情冲动,安能有深谋远虑?——吕思勉这句话是针对汉武帝临终前处死赵婕妤而言。武帝晚年,由于巫蛊之祸,太子冤死,武帝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由于担心太子的生母赵婕妤干政,武帝赐死了赵婕妤。关于这件事,《史记》记载如下: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读史到这一段,大部分人或许要为汉武帝的高瞻远瞩点赞,但吕先生却说:汉武帝生平溺于女色,安能有深谋远虑?而且他的辅政大臣霍光,上位后诛杀桑弘羊等人,又几次废立,最后从民间找了个戾太子的孙儿当皇帝,这其中大有蹊跷。不过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从知晓了,这里只是说历史其实有很多版本。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4lX9d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