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后人现状如何:女儿和后母怄气十年,孙子孙女都不姓梁_梁思成_林洙_父亲

被誉为“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从小家境比较殷实,祖父进士出身,父亲任职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叔叔林觉民又是革命烈士,这为林徽因给予了很大的经济支持。 后来林徽因与梁思成结为夫妻,婚后的生活也算是幸福美满,并育有一对儿女。林徽因

被誉为“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从小家境比较殷实,祖父进士出身,父亲任职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叔叔林觉民又是革命烈士,这为林徽因给予了很大的经济支持。

后来林徽因与梁思成结为夫妻,婚后的生活也算是幸福美满,并育有一对儿女。林徽因逝世后,儿女却与父亲反目成仇,甚至断了联系。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细水长流,相濡以沫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在此期间,林徽因认识到父亲的弟子徐志摩,一位新诗诗人。在徐志摩的影响下,林徽因对新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因此与徐志摩频繁交往。

1922年3月,对林徽因倾心的徐志摩向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去追求林徽因,林徽因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

1924年,梁思成在父亲梁启超的安排下,与林徽因订婚。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举办婚礼。

他们的蜜月之旅是前往欧洲参观古建筑,蜜月结束后回国创办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系,为我国建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梁思成一开始对于建筑专业是什么都不了解,在跟林徽因接触之后,他才了解建筑专业的相关内容。1925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前往美国学习建筑专业。

到达美国之后,两人在康奈尔大学短暂学习,直到9月才去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是只收男学生,所以林徽因只能作为旁听生加入建筑系。林徽因的优秀成绩,让她后来成为了建筑系的助教。

1925年11月,军阀混战,林徽因父亲林长民逃亡中不幸被流弹击中,梁启超得知此事之后,致信给远在美国的林徽因,并承诺会在经济上支持她完成学业。

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选择继续到哈佛大学进修,梁思成研究中国宫廷建筑,林徽因选修了舞台设计。

1929年8月,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出生,她的名字来自于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为的是借此纪念梁启超。

1940年,梁思成和林徽因随中国营造社搬移到四川李庄。当时四川李庄的气候比较湿冷,所居住的房间非常简陋,是竹片和水泥混合做的墙壁,导致房间里蛇虫鼠蚁常常出现。

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致使林徽因的肺病反复发作,卧病在床四年之久。

因为林徽因的肺病反复不断,所以梁思成学习如何打针,对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学习得很快,在林徽因肺病发作的时候,他及时给林徽因注射药物,缓解病情。

除此之外,他为了让林徽因能够保证营养吸收,学习了很多做饭技巧。

为了给林徽因治病,家里的花销变大了。且面对着物价不断上涨,一家人还需要操心柴米油盐。当家里实在是囊中羞涩,梁思成有时候会前往宜宾去变卖衣物来换金钱。

有一次梁思成拿着变卖物品(派克金笔、金手表等物品)换回来的草鱼回到家中,为了让病重的林徽因心情愉悦一些,与林徽因开玩笑,说着要把“派克金笔”拿去红烧,以及把“金手表”拿去清蒸。

1947年冬天,林徽因接受了摘除受感染的肾脏手术,但是肺病依旧没有好转。

1962年,林徽因病逝后七年,梁思成再娶林洙为妻,林洙比梁思成小了整整27岁。林洙入门这件事情,女儿梁再冰对于此事持着坚决反对的态度,这件事情在文学界也掀起了轩然大波。

林洙曾有过一段婚姻,她的前夫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清华大学的得意门生程应铨。1949年,林洙与程应铨结婚,梁思成作为老师充当他们结婚的证婚人。

林徽因出于对林洙的照顾,私底下给林洙与程应铨一笔钱,用来帮助二人婚后的生活支出。

后来,林徽因为了能减轻林洙的生活负担,介绍林洙进清华大学建筑系做秘书,负责帮助梁思成整理资料。

1957年,程应铨在城市规划上出了问题,含冤入狱。林洙在这个时候向程应铨提出了离婚,并且禁止孩子和他来往。

在林徽因逝世后,她曾写书污蔑林徽因,企图通过造谣是非去黑化林徽因的名声。

据林洙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中所描述,在林徽因病重的时候,她没有去拜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只能在林徽因“召见”下才能去看望她。

林洙还在书里哭诉着,觉得林徽因、梁思成都是大人物,自己心里害怕见他们,所以只能等他们召见才敢去。

林洙在1991年出版的《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我所认识的林徽因》书里写到一段三角恋的对话,1932年梁思成从宝坻回来,林徽因却告诉他“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

在林洙入门那天,她竟然将挂在大堂墙上林徽因的画像取了下来,试图销毁林徽因在梁家的痕迹。这一幕被女儿梁再冰看到,直接上去给了林洙一巴掌,并拂袖去,此事当时从清华一直传到北大。

林洙来到梁家之后,让梁再冰对这个家充满仇恨。在她成年嫁人之后,与父亲梁思成断了联系,基本上不来往。

直到梁思成卧病在床,梁再冰才与他和林洙的关系稍有缓和。

梁再冰生育了三个孩子——二女儿于江、小女儿于葵以及大儿子于晓东。

大儿子于晓东在国家政府部门中担任重要职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有为人低调,不愿在媒体面前多露脸。

二女儿于江继承了林徽因在文学方面的天赋,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从未在媒体面前露过面;小女儿于葵则前往美国读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曾在美国公司任IT顾问,后来都还在美国办了一家软件公司。

梁思成儿子梁从诫:坚决不让孩子姓“梁”

林洙嫁给梁思成之后没有为他生儿育女,梁家唯一的血脉就在林徽因儿子梁从诫身上。

梁从诫5岁时,北平被日军侵占,他和父母一起搬离北平,在西南地区开始流亡生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报考清华大学的建筑学,2分的差距让他去了北大读历史系。

从北大毕业之后,被老师陈翰笙认可,读了历史学的研究生,之后便担任云南大学中历史教师,并兼任全国政协委员。

从学校中退休后,他一直在从事国家环保事业,热衷于公益活动,曾拿过“地球奖”和“大熊猫奖”(环保成就奖项)等,可见在环境保护上做出了很大贡献的。2010年,梁从诫病逝于北京。

林徽因去世的那一年,林徽因的儿子刚满23岁。梁家和北大校长周培源一家是邻居,大学毕业的梁从诫则迎娶了周培源的女儿周如枚。

梁从诫与周如枚的情感中除了青梅竹马的情感之外,还掺杂了家庭联姻的因素。蹉跎几年后,两人也因为家族矛盾导致情感出现问题,最终选择离婚。

梁从诫与前妻周如枚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梁鉴。不过,“梁鉴”这个名字最后还是被放弃了。

老一辈的人心里总认为后代必须要有男丁才算对得起祖宗,梁鉴的外公只有一个女儿周如枚。

周如枚遵循父亲的意见,便和梁从诫协商,希望梁鉴能够改姓周。当时梁从诫已经和周如枚离婚,并且梁从诫也不想要儿子姓梁,所以梁鉴改名为周志兵。如今的周志兵成为一名青铜镜收藏家。

梁从诫的第二次婚姻,与方晶喜结连理。1974年,方晶为他生下女儿——方帆。

梁从诫让自己的女儿除去梁姓,改跟母亲姓,命名为方帆。方帆认为自己应该像祖母林徽因那样自立自强,冠以母亲姓氏她自己也很满意。

方帆大学就读于北京大学,成绩优异,毕业后前往美国继续深造,最终留在了美国当老师,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之后,方帆回国效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负责“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的分析研究,也曾去过很多学校教授“当代经济学与道德哲学之间的关系”。

梁从诫有一位孙女,是儿子周志兵所生,名为梁周洋。1983年,梁周洋出生在首都北京,她原本叫周洋,并自幼就在周家长大。后来她听爷爷说起自己应该姓梁,这才加了个“梁”姓,也算是认祖归宗了。

7岁那年跟随母亲去了美国定居,起初她很不适应美国的生活,环境不熟悉,语言又不通,再加上当时的美国对中国人存有很大的偏见,因此受到了排挤和歧视。

梁周洋在校成绩非常优秀,拿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

梁周洋虽然现在一直在美国发展,但对于曾祖父、曾祖母的往事很在意,曾回国参观过曾祖父母的工作成果。

梁周洋样貌有几分神似曾祖母林徽因,外表靓丽,经常登上各种时尚杂志的封面,还接了不少奢侈品的代言。

在2013年的时候她还受邀参加了位于上海举办的上海国际元媛舞会,并获得了年度“CHAUMET年度元媛”的称号。目前梁周洋在商业上有一定的成就,正经营着自己创办的企业。

梁从诫的儿女、孙女,都没有冠以“梁”姓,孙女梁周洋的梁姓也是后来才重新冠名的。

对于梁从诫让孩子改姓的事情,有种说法,是梁从诫对父亲梁思成再婚的做法非常不满,认为父亲背叛了母亲,所以才会娶“毒妇”林洙进门。让自己的儿女去除父姓“梁”,能够借以表示自己对父亲的不满。

另一种说法是,梁从诫作为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已经承受了太多外界的关注和压力,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有自己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所以才拒绝后代冠以父姓“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jap1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