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研山堂:研山之山

陈原川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师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现为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与汉字、图形设计工作室主任。任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平面艺委会委员。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研究、
原标题:研山堂:研山之山陈原川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现为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与汉字、图形设计工作室主任。任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平面艺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研究、文字设计及汉字字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研究、文字设计及汉字字体设计与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的教学和实践工作。长期致力于汉字字体设计、文字图形创意、紫砂艺术、明式家具等传统文化的创意实践设计工作。组织并参与国内、国际设计活动,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邀请创作,设计作品曾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学术研究方面主持编纂高等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系列教材、设计作品、文化专著,涉及传统文化研究、设计基础研究、紫砂设计、文字设计、视觉前沿研究等诸多领域,并在传统文化研究、汉字设计领域成果卓著。创立“研山堂”紫砂原创设计品牌。成立紫砂原创设计工作室,致力紫砂与文人赏石的结合、紫砂与金石镌刻的呈现相关研究,紫砂艺术作品具有浓浓的人文情怀,颇得文人审美趣味。研山之山研山堂青藤山馆研山到明代已经成为文房中的重要陈设。高濂《燕闲清赏笺》有云:“研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録》,后即效之。”明代林有麟藏“青莲舫研山”,可为明代研山之代表:“维石神秀吴下,名家罕覩俦匹,以其广狭高卑,仅足盈握,出入怀袖者是也。而峰峦崇矗,洞壑窅冥,曲磴回岩,环丘复道,云窝月窦,削壁阴厓,钓址平薹,坡坨沙屿,辗转有情,顾盼生色。下有二穴,一穴中含线纹萦带如缕,造化钟灵若是,其巧虽米颠倪迂必能刮目。古之牛奇章好石不知几许,大者贮之库藏,小者秘之缇巾革匮,惜乎不加品题,千载之下,泯然无迹。斯石余甚爱之,尝置之青莲舫中,以娱晨夕,差胜夫宋人之宝燕石矣。”据宋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南唐宗主李煜所宝的一座研山“径长逾尺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两阜陂陀,而中凿为砚”。其小巧的外表,山峦连绵不断,高低错落有致,让人叹为观止。研山峻峭,须灵壁石、英德石出之者为佳,又有研墨之工,历来不多见,载入史册的更少。《素园石谱》仅收录过李煜原来的“海岳庵研山”、“宝晋斋研山”,其余仅有宋、明两朝的“苍雪堂研山”、“玉恩堂研山”、“马齿将乐研山”和“青莲舫研山”。它们所反映的文人“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公;淋漓山上泉,滴沥助毫端;摛成警世文,立意皆逢源”的期盼,稚真,且有情趣。十八学士图太湖石的形体变化多端,轮廓含蓄圆滑饱满,表面凸凹起伏不平,洞孔灵透交错天然镂空,其结构决定了多样的图形创作表现形式:雕塑家亨利•摩尔用作品中的孔洞和形体恰似太湖石,雕塑家展望用不锈钢打造新的“太湖石”,画家岳敏君将张着大嘴的人与太湖石结合,盛梅冰在油画创作中不断诠释着太湖石的空灵变幻,周春芽用写意表现手法展现太湖石,刘丹把太湖石的孔洞美学融入水墨画的意境之中……中外知名的艺术家们,纷纷试图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来呈现各自心中的太湖石。他们以具未来感的崭新材质,或浓烈的现代色彩语言,再现身为文化传统符号的“太湖石”,一种新旧冲撞、材质对比的张力直指人心,透露着“假作真时真亦假”之趣味。这些作品充满着对人生的感悟,充满着对文人气节的追求。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在创作者的手下却变成一个个充满生机的艺术品,它们自然天成却又被赋予生命。太湖石造型上无止境的变化又是对其过程的形象梗概。那瞬息万变的景象充满着离奇的想象。那生生不息的是对生命无上的膜拜。正是如此,太湖石,虽千年不变,由风由水成形,却需要观者的精妙眼光。从研山的人文美谈到太湖石的自然孔洞美学,与石有关的的文化无不寄托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听风诵月,烹茶品茗,古代文人士大夫,善于把自己从家国春秋之类宏大主题中抽离出来,以回归最原始的“人”本身,“吃茶去”是朴实之态。现代文人们亦惯常借助琴棋诗画及器物制造、把玩、赏鉴,来获得心灵的抚慰,并藉此相互取暖。从研山延展的赏石文化恰恰满足了古今文人把生活志趣、品位倾向、地域风情和传统伦俗,不露声色地融入居家场所和日常生活中,于方寸之间浓缩自身生活之味、人生之道,把玩、品茗、阅读,惬意且逍遥的,研山之山是况味的追求。山之意《礼记、乐记》言“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山厚重而静,水周流而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徘徊和煎熬,使得文人在抒志和用才的层面上要寻找新的出路。一壶热茶在手颇有体味平日里几案一具,闲远之思的意境。从紫砂壶的产生到曼生壶出现,紫砂文化就成为一种由大众向小众的推进,是由俗向雅的文化蜕变,也是一方构筑于生活享受基础上的抒发文人们的知识经纬和审美意味的新平台。文人生存与生活层面上的自有特质及隐性无奈选择定性了紫砂文化之本质属性,文人意念与所钟情的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及自身清高的意境相连,向着积极光亮的艺术层面提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紫砂壶传递着平淡而神秘的一面,其简素、空灵、闲逸、直觉、不可言说等等独有气质皆是妙不可言,这种状态不但体现出了文人风雅生活的根源所在,也体现出他们在无奈的取舍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使他们的生活呈现出了新的亮色,而依附“研山”文化的人文之意,融太湖石及赏石形态与紫砂巧意结合的紫砂壶出现,即可风雅地称作“研山壶”,研山紫砂的意义则寓于其间的内在传递。山之鉴“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日用亦脱俗,清朗并尊享,低调而高洁,直率且思辨,立足于生活本位,肯定于现世价值,以情趣为表象,以出世为标榜,以调和为基调。可谓“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紫砂壶的内涵外延不外乎此罢。“研山”系列紫砂壶以代表文人审美的赏石形意制壶,以今人之心性,体味古人之生活节奏与人文内涵。仲美旧有诗云:“研山(米芾研山石)不易见,移得小翠峰。洞色裛书几,隐约烟朦胧。巉岩自有古,独立高崧巃。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立壁照春野,当有千丈松。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公家富奇石,不许常人同。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工,淋漓山上泉,滴沥助毫端。挥成惊世文,立意皆逢原。江南秋色起,风远洞庭宽。往往入佳趣,挥洒出妙言,愿公珍此石,莫与众物肩,何必嵩少隐,可藏为地仙”。亦有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惟有玉蟾蜍,向予频泪滴。”研山为文人之志、紫砂壶为文人之器,而形色不同的山湖之石洋溢着浓浓的文人情怀,瘦、透、漏、皱及太湖石孔洞(祥龙石图卷1)美学代表着典型的文人审美,两者结合气息、趣味相得益彰,形态上也富有变化,充满巧思。以石之形神与紫砂壶相结合,石与壶体自然融合,极具东方审美之生长美学,彰显研山壶在文人壶艺术中感知器物乃至造型背后人文气息之创新设计。祥龙石图卷高濂《燕闲清赏笺》有云:“大率研山之石以灵璧、应石为佳,他石纹片粗大,绝无小样曲折、屼峍森耸峰峦状者。”“应石,近有佳者,天生四面,不加斧凿,透漏花皱俱好,但少层垒峦头,水池深邃,望之一拳石也”,“燕中西山黑石,状俨应石,而崒屼巉岩,纹片皱裂过之,可作研山者为多,但石性松脆,不受激触”。“以新应石、肇庆石、燕石加以斧凿,修琢岩窦,摩弄莹滑,名曰研山,观亦可爱”。(醒石醉石)研山壶,系文人艺术造诣及审美追求与匠之灵性完美结合,实乃紫砂文化传承发展趋向更人文化之求索。研山煮茗水气、山气、香气之交融,石壶即成为有生命之器物,文静雅致显出高贵气度,古拙厚重觉出大智若愚,简洁流畅生发反璞归真,古朴自然尤感禅之意味。山之思现代主义城市生活亟待舒静身心,研山文化作为现代雅文化之探索者,追求在精神上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社会变迁世事纷繁,研山壶努力摈弃紫砂语境惯常追溯,《易传·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在制壶中融入山、石之题材,借助魏晋初始宋、明标榜的赏石文化作为中国文人气质之象征,尝试去颠覆、去解构,虽然这些变化对传统紫砂壶而言,带着几份陌生、其生动和谐的造型,流畅、简约,满溢着文人风骨,风卓之姿态直指人心。山,因“出云风以通天地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与文人秉性相似,以“山”之思比德,可以说是对中国文人审美的独有观点。研山壶,凭借全新视角诠释传统文人石、文人壶艺术与现代艺术经久融合之创新理念,研山壶之艺术创作以及文人赏石与紫砂艺术探索,极力剖析紫砂作品背后蕴藏中国传统文人之生活态度、审美内涵及精神追求,体现出超尘脱俗的生活方式,构筑起“人、壶、石、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研山堂以生活为本位的审美趣向,打造出风雅、哲悟、养身、怡性的紫砂作品,衍生出独特的文人审美情趣。赏石、赏壶恰似桥梁、纽带,创造新文人艺术的特殊类型。亦即深刻而不离当下,形神兼备、完满自足。将文人审美介于抽象具象两者间之美感在此研山文化中发挥至极致,是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高山仰止之致敬,亦为现代人提供确认自身传统文人精神身份和属性之契机,此诚研山壶设计之初衷,亦是研山之山之滥觞。当一只色泽深沉、质地古朴、泡茶把玩、热不炙手、大小适中,又兼有种种道德喻义与哲理依附的研山壶出现在文人书房里,对紫砂壶的欣赏,就不仅仅是出于对壶具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传达的器物史信息的赏鉴。研山之山是一种寄情于物、借物言志的寄托,从太湖、灵璧、英石、昆石等赏石造型入手,借助紫砂之器去解开郁集在心头之锁;同时,又是一部回忆古代江南文人历史及文化传统的文脉追记,追忆自古以来儒、释、道等将饮茶作为与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体验。只有这样,饮茶本身,才能被有闲的知识阶层从物质生活层面提升到文化精神生活层面,自山、石和紫砂壶缘造起始,贯通古今,共同营建一座研山之山、文化之山、人生之山。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JBQ9d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