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专访|原研哉,家的另一种可能

筹备五年之久的首届 “CHINA HOUSE VISION 探索家 —— 未来生活大展” 开展至今,在专业观众之外也收获了大量购票参观的非专业观众,有人甚至来过不止一次。这片“理想生活的试验场”背后,是年逾七十的日本极简主义设计师原研哉,在
原标题:专访|原研哉,家的另一种可能筹备五年之久的首届“CHINAHOUSE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开展至今,在专业观众之外也收获了大量购票参观的非专业观众,有人甚至来过不止一次。这片“理想生活的试验场”背后,是年逾七十的日本极简主义设计师原研哉,在与界面的对话当中,他也将长久以来对中、日社会发展与人居文化的观察与思考进行了一次完整地阐释。摄影/孙晓旭自上个月底“HOUSEVISION未来家生活大展”开幕至今,鸟巢南侧广场上白色帷幔围起的10个小房子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之中成为新兴的热门打卡地标。项目总发起人,原研哉先生也几乎每天都在展场内四处溜达,收集观者对于这片“理想生活试验场”的体验和反馈。“原本的话呢,感觉国庆节应该来的人会更多一些,但没想到现在中国这边一到长假期,大家都喜欢去国外旅行,或者干脆就待在家里好好休息。所以来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尽管长年往返于中日之间,也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细致的观察、调研,国人在生活方式方面的急剧变化还是让原研哉有些意外。发端于日本HOUSEVISION自2012年左右便同时启动了第二届东京展和首届北京展览的筹备,但仅仅五年之间,国内的经济形态已然经历了不止一轮更迭。“五年前,我们在谈合作企业的时候,房地产其实占了大多数,因为那时是他们主导着中国的经济。但现在已经变成以阿里巴巴为为主的电商平台、以滴滴为主的共享经济形态的企业主导了。所以我们的合作对象也更替了许多次。”自然,最终实现的10座1:1的\"未来家\"也几乎指向了当下关注度最高的几个问题——环境保护、人工智能与共享居住等。采访当天,原研哉在常年出现在公众面前仅有的两种颜色——黑、白之间选择了前者,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极简主义设计师,他在面向未来的居住探索方面却秉持着完全开放的姿态,将自己比喻为棒球比赛里的“捕手”,只负责把控场地,但将“投手”的发挥空间完全交还给他们。“希望这个展能够在中国的人居探索历史中留下一个位置,当人们过了许多年之后可以想起,啊,我原来在那个展上看过什么东西,那这样的话,目的就算达到了。”原研哉说。界面x原研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Gj7D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