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和关中关中记忆|添碟子技艺誉三秦(每小平)

添 碟 子 在长安民间艺术中,一朵独具特色靓丽的奇葩;添碟子誉满三秦,名扬海内外。“添碟子”又名“花碟”、“添碟籽”,是长安区杜曲街办寺坡村独有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民俗价值,誉满三秦。 笔者数次专访陕西省和西
原标题:关中记忆|添碟子技艺誉三秦(每小平)添碟子在长安民间艺术中,一朵独具特色靓丽的奇葩;添碟子誉满三秦,名扬海内外。“添碟子”又名“花碟”、“添碟籽”,是长安区杜曲街办寺坡村独有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民俗价值,誉满三秦。笔者数次专访陕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添碟子”的寺坡村、牛家湾,分别走访传承人赵思才(94岁)、白有仓(81岁)、赵德仁(74岁)、陈寅汉、赵长荣及郑忠义(87岁)、郑巧英、董俊年等人,进一步挖掘整理“添碟子”的历史渊源。“添碟子”的制作过程包括:“粘”、“嵌”、“架”、“塑”四道工序。选用大中小瓷碟,各种豆子、玉米、小米、瓜子、桃仁、杏仁等五谷杂粮为原料,涂染成五颜六色,蘸上面粉、合作胶、鸡蛋清等合成的粘胶,将染色五谷镶嵌在竹棍和木梁叠架起来的亭台楼阁上,再将面塑的花鸟兽虫鱼、人物造型等错落有致放置其间,经过数天甚至十二天昼夜加工最终成为一种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制作精细、巧夺天工的立体艺术祭品。“花碟”是一种集绘画、雕塑、木工、粘贴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独特工艺品。“花碟”二、三层戏楼台内的戏剧人物,早期有“慈禧观花”、“三娘教子”、“天仙配”、“五福择寿”、“三娘赛翠”、“二堂舍子”、“唐僧取经”等内容。新中国建立后,又增添了“鹿鹤同春”、“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李双双”等与时俱进新内容,艺术地表达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劳动生产、丰衣足食、婚姻自由、福寿延年的美好心愿。2004年,在陕西省首次民间美术观摩展中,寺坡村民间艺人薛全荣制作的“花碟”荣获传统类二等奖;2005年在西安市民间文化展中,“花碟”得到了省市专家、各类媒体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光柱,被公认为“寺坡村”独有的民间艺术。关帝庙会就得做贡品,祭奉关帝。沿习数百年给关帝庙献供品的传统习俗流传至清朝光绪年间。庙会的费用,由村民分摊。按传统习俗,正月初五神头聚会确定。第二天就烹饪、制作,正月十一往庙里摆放,十二供村民祭祀参观。供品有奌心、鸡蛋、腊肉、冻肉、萝卜、咸菜、豆类、豆腐蔬菜瓜果等,每桌摆放12盘。神头聚会一般由“社头”召集。社头由东上、西上、南首、北坊四坊轮流担任,每年一轮换。中心坊因经济较差,算半坊,不担任社头。就点心而言,社头坊出一二十盘,每盘1~2公斤;其它四坊只出十二盘。当时社规十分严格,供桌的摆放也非常讲究。庙会时,唯有在社头坊的供桌祭品才能献到庙堂中央;同时,它坊供桌位置严格限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前后左右移动的幅度不能超过3指宽。一旦违规,该坊神头要受到跪一炷香的惩罚。然而,光绪年间商定赵锡恩叔父担任北坊社头,主办庙会。初八商定好庙会之事,因过年赵社头喝酒过多醉了,睡到次日中午才醒,加之下雪,进城置办祭祀贡品无望。按照社规,社头必须到关帝神像前跪一炷香的时间。社头不想丢人现眼,于是让心灵手巧的侄儿,著名民间艺人赵锡恩想办法。赵锡恩当时专门给周边寺庙塑像、绘壁画,具有一定的艺术技巧。他急中生智,把红、白萝卜等洗净剁碎,在白瓷花碟中摆出各种漂亮的图案,中间镶嵌大小一致均匀、必要时染色的黄豆、小豆、黑豆、青豆、小米、玉米等点缀,就这样凑了十二碟。乡民看后,大为惊奇,此举受到牛、桃、寺村民及四邻八乡众人的一致好评,大家争相观赏,把那些旧传统摆放的贡品晾到一边。第二年,老艺人赵锡恩又有所创新,将干净萝卜切成柱体,四周粘满各色的杂豆,萝卜柱上摆放用面捏的小人和小动物。第三年,能人赵锡恩推陈出新,有了更大胆的创造,在萝卜柱上插上竹子,架起第二层花碟,上塑花卉图案。第四年,南坊的私塾先生赵春霖多才多艺,在巧手赵锡恩的基础上,大胆创造了三层用竹棍叠加的花碟贡品。由于三层供品相对一、二层,加之每颗豆粒、米粒、瓜籽等五谷是逐一添加上去,群众尊称“添碟子”、“花碟”或“添碟籽”。此后,“添碟子”祭祀关帝供品在老艺人赵锡恩、赵春霖采用手工技艺对五谷杂粮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传统工艺在寺坡村诞生了。“添碟子”的制作方法,由简到繁,不断创造更新,增添新内容。基本的制作方法:根据构思图案大小,先选直径为3、5、7寸大小不等的瓷碟子(三层或四层为一碟,一桌共13个碟子),采用象征五谷丰登的各种豆子、栗米、杏仁、桃仁、瓜籽等原料,和矿蜡熔化成花朵后涂染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奇花异卉,光彩夺目。内容上,它有人们祭祀关帝是敬献的祭品发展为集绘画、雕塑、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民国年间,“花碟”又增添了“五福择寿”、“三娘赛翠”和“唐僧取经”等内容,展现了广大群众盼望解放、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三意社社长苏育民之母三周年祭奠,供桌的祭礼选用赵锡恩、赵春霖等人制作的“花碟”。独特工艺构思,布局错落有致、精美绝伦的手工,高尚的艺术观赏效果,受到西安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1989年,赵思才、褚万森等老艺人制作的花碟参加了陕西省农业展览作品展示活动,受到好评。2004年4月,全省首次民间美术观摩展中寺坡村民间艺人薛全荣制作的“添碟子”荣获传统类二等奖。2005年11月,西安民族民间文化展中的“添碟子”得到了省市专家和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评价为“寺坡村”独有的民间艺术。2008年制作的8件精品花碟被区文化馆收藏;2009年正月十三,盒子花碟“钟楼”和“丰收乐”等作品,以其构思奇特受到万众好评,西安电视台专题播出;同年,还为祥峪非遗馆选送花碟数件,进行展览。2013年春节在传承人陈寅汉、赵长荣、董宏利等艺人精心构思,制作出18桌“花碟”。笔者同众人一道先望后瞧,仔细观赏,逐一观看,分层瞅“花碟”中的楼阁亭台、雕梁画栋、戏剧人物、花鸟兽虫鱼等图案,其布局错落有致,搭建合理科学,塑造精巧传神,色彩鲜艳,做工精细,主次分明,贴近自然,美轮美奂,镶嵌独特,相映成趣,自成一体,尤其是提蜡花工艺,能达到栩栩如生、以假乱真的地步,堪称一绝,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超常的艺术想象力,是传统手工技艺领域里的一朵靓丽奇葩。陈寅汉家存放三年的花碟,如今仍栩栩如生,形态逼真,造型美观大方。原材料主要有大、中、小不同型号花瓷碟、白瓷碗;竹棍、木条、秸秆、模具;面粉、小米、玉米、杏仁、黄豆、黑豆、小豆、青豆、大豇豆、南瓜子、葵花籽等;刻刀、铁丝、扎丝、清漆;万年青、黄洋等;矿蜡各种颜色染料、毛笔、浆糊、彩纸;少陵原斑斑土,炉子、耐火容器、碗、碟、水盆、清水等。此外,还有:腊肉、冻肉、奌心、鸡蛋、蔬菜瓜果等。戏楼盒子以方形“盒子”为底座,宽约40公分,高约50公分,底座上起立阁楼三层,每层阁楼中列人物若干,人以面塑,楼以木制,阁楼中摆放的人物,每层皆成戏曲典故,如“三娘赛翠”、“五福择寿”、“二堂舍子”、“五儿哭坟”、“唐僧取经”等等。底座与阁楼既成,又以蜡塑花草树木左右掩映,遂成一完整的“戏楼盒子”,待在阁楼中悬起“供肉”,即可呈送供奉关帝爷了。戏楼盒子工艺主要有:搭台。彩塑与纸花一般由三位艺人分别负责。搭台艺人兼通木工,因为制作仿真楼阁是精巧的木工活。“戏楼盒子”的主体楼阁仍是仿明清如八卦亭、天安门、钟楼等建筑风格。三层建筑,用实心萝卜做底座,在实心萝卜柱上插竹棍,再把竹棍、木料由浆糊或合作胶嵌粘而成,自下而上共有两阁一亭。其飞檐、廊柱、栏杆,乃至细小到瓦当等物件需一应俱全。“花碟”三层是在底碟中用约20公分的竹棍一层层叠架起来,以追求高悬的杂技效果。添。是把象征五谷丰登的豆类子(籽)类,或染色,或存其天然之色,以蛋清淀粉和合作胶,大面积的粘附在平面上,以呈现出某种花型或塔型图案,如美满的荷花,小巧绽放的梅花,随意而定。其次,“添”被用于制作“戏楼盒子”,三层阁楼鳞次栉比的瓦片即是用一粒粒黑瓜子皮仔细“添”在木房檐上而成。“添”分精致和宏观两种。精致即是一种平面装饰技术,而宏观则是“添碟子”的整体艺术水平而言。把碟子一层一层添在台基上以追求“高长”“更高”“新巧”的艺术效果,此工艺方式能工巧匠称其为“添”。塑人工艺主要有两道工序:面塑、彩绘。“添碟子”所塑多为传统的戏曲人物,如三国戏、水浒戏、包公戏、西游记中的人物等。先用面团捏出人胚,再用刻刀、木片或手指甲等专注小心刻画不同戏剧人物的眉目。风干,以丙烯颜料着色;待干,再用清漆涂刷上光,以期获得瓷质效果和长期保存的目的。经过上述雕人与搭台两重工艺,“戏楼盒子”的主体楼台已完成,只剩扎花。整个扎花过程分别为制作花瓣与制作花芯。花瓣由蜡染制作成。先取铁锅或铝盆,放入适量的矿蜡,于火炉内熔化,加入所需颜色的染料。此环节需注意:熔化后的蜡不可过稀,否则花瓣不易成型。取预先准备的用胡萝卜头、土豆或红薯刻制成的模具,先蘸清水,再浇入蜡液,以蜡液不没过模具的末雕刻处为准,取出连模具带所融化后的蜡液再放入清水中冷却。此时,模具上的蜡液已深入模型内,成型。轻轻取出,即为花瓣形状。采用融化染色矿蜡法,可制作出梅花、荷花、菊花、牵牛花、喇叭花等形状。融化成的花瓣,色彩艳丽,透薄如真。再取用绿纸密缠包裹软铁丝,使包裹彩纸的铁丝头部成一花骨朵,用花骨朵蘸满浆糊在预先备下的小米盘中转一圈,于是许多小米粒粘贴在花骨朵上,形成逼真的花蕊。最后从前向后把铁丝插在花瓣中心直到花蕊入瓣,一朵以铁丝为枝条,以蜡花为瓣,小米为花蕊的艳丽花朵就此做成。缩成花朵可用来装饰“戏楼盒子”,也可以做成纯粹的花枝“添碟子”。花枝叶“添碟子”具有高仿真盆景的真花效果,花儿与瓷碟交映,做工精细,塑造传神,争芳吐艳,素雅喜人,相得益彰。传承人陈寅汉设想:五谷、豆类等做前先防虫处理、瓷碟底钻眼用棍支撑,穿透瓷碟底完整成形,亭阁内放手电灯泡,电脑操控,定时发光,五颜六色;发声,美妙乐曲……“添碟子”作为一种象征五谷丰登的贡品,只能在正月十三,庙会上祭祀关帝,让众人观赏。过后,就无用处了。况且,制作添碟子费神费力费物,费用来自民间,加之花碟多用五谷杂粮,难以保存。聪明的陈寅汉家中还有蛇年做的数十件花碟(用药水、菜油处理过);每鑫补拍照片,以表谢意!每小平笔名每牧每文长安区作协理事民俗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作协会员西安市民盟科技委员会委员长安区政协委员长安区政协特聘文史员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人文地理方言习俗文化研究者编辑:水云间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zvV0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