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七夕的说说【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孙晓龙|一个人的西行——寻找仓央嘉措

2018年第255期 总第381期 高原的气息里,无时无刻不夹杂着酥油的味道。梦幻般的青海湖边有着仓央嘉措的回望,也许是在期盼诗中卓玛的到来,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祈祷。行走到这里,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从这里走过,历史将成就一段
原标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孙晓龙|一个人的西行——寻找仓央嘉措2018年第255期总第381期高原的气息里,无时无刻不夹杂着酥油的味道。梦幻般的青海湖边有着仓央嘉措的回望,也许是在期盼诗中卓玛的到来,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祈祷。行走到这里,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从这里走过,历史将成就一段千古迷案。在安多藏区的青海,到处都有六世达赖的传说。他的诗集成为一些文人墨客学习和敬仰的佳品。却不为知,当年这样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被禁锢在佛教的礼制中,不得不厮守在宗教道德的边沿,精神上的放浪与不羁使得他显得非常不安分。在佛教的经殿中,烟雾弥漫,此时此刻的虔诚信徒抛却了所有,一心向佛。而他,作为藏传佛教的统治者,虽有虔诚的面孔,却没有向佛的心,此时此刻的他,伴随着大殿里的诵经声,心早已飘到外面的世界里,期待着心中卓玛的出现。于是便有“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现实社会中的见与不见,能与不能始终让他为之纠结,活在现实中,却要被禁锢在世俗里。年轻气盛的他,不为之屈从,从而流传出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爱情诗集,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世间最美丽的情诗不是来自于凡人,而是出自于佛门。”“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青海湖水默不作声,但他却见证着这位伟大诗人的最后结局。仓央嘉措被当时封建政府押解回京,途经青海湖。就是在这里,这位年轻的达赖,这位年轻的诗人走向了终结,去极乐世界拜会佛祖,讨教世间的真谛。也许,从此以后他便会明白为什么永远不能再与心中的卓玛相见,人世间的种种会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过程和结束,也许,佛祖会给他指明一切。无奈的他写出了自己的心声:“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心存敬仰的忠诚信徒,不相信青海湖边发生的这一切,他们始终相信,自己敬仰的六世达赖,伟大的诗人仓央嘉措还活着,他走遍藏区,到处传经诵佛,把佛教的经典传颂到每一个走过的地方,让每一个忠诚的佛教信徒都聆听他的真言。相信这是佛祖的旨意,有意安排他历经磨难,感悟人间的真谛,为之曾经的过去而赎罪,忘却心中不应该有的那个卓玛。“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选自《散文网》本期责编:韩世霞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0QV56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