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的言论旁观者的言论对你而言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最近的一个长假期间,陪我的小侄子去公园写生,一般是他在一边画,我坐在另一边玩手机,偶尔去他身边找找存在感,监督一下他是否认真在练习。 刚开始还好,因为对于画画我其实也不怎么在行,后面我就察觉出来一点不同了。当我坐在另一边玩手机的时候,他的
原标题:旁观者的言论对你而言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最近的一个长假期间,陪我的小侄子去公园写生,一般是他在一边画,我坐在另一边玩手机,偶尔去他身边找找存在感,监督一下他是否认真在练习。刚开始还好,因为对于画画我其实也不怎么在行,后面我就察觉出来一点不同了。当我坐在另一边玩手机的时候,他的坐姿很随意,画的时候也会一点一点地抠细节,但是只要我走近,他的身子就会绷直,画的时候就会比较注重整张画呈现的效果,并且会用余光不停地瞟我。我知道他是可能为了表现,所以我就很少靠过去了。很多小孩子都有这种习惯,特别是练习一种技艺的时候,只要有人在就会表现的特别卖力。明明有人在场会让他更卖力,为什么我要避开了?答案是:因为他表现的特别卖力!其实问题关键并不是他在有人和无人在场时的不同表现,我担心的是隐藏这种表现下的,是不是只有贫乏的内容与浮于表面的技巧,所以才让他急于得到别人肯定。我将这件事告诉我教画画的朋友,她跟我说这是很正常的,大家在真正学会画画前,都会有想要表现的心思,都会很看重别人的看法。她还跟我说了一个有关她的故事,说有一次她在一个公园里参加写生比赛,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当时她身边就围了很多人,为了让画面好看以博赞美,她有一些浮躁,结果该渲染的背景没有渲染,不该渲染的地方却渲染了,连该打背景的地方也画成了前景,在作画过程中可能确实是比周围其他的参赛者要好,但是完成的作品却是失败的。事后,她也很懊悔,觉得是自己明明可以画得更好的。直到后来她长大了,画得多了,渐渐地,就明白了,围观者们的言论不用放在心上,因为外行人的他们,多作品的评论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而且就算有道理,也仅仅是个参考价值而已,毕竟画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们。这使我想起了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说话剧《武陵人》在头场戏后,有位演员高兴地拿着报上的剧评宣读,而《武陵人》的编剧张晓风女士却只是淡淡一笑:“何必介意别人写什么,首先要想想,那写评论的人有多少分量。他如果说好,值得我们多高兴?他如果说不好,与我们而言又有什么影响?”当时只觉得这位女编剧说话也太不谦虚了,事后想一想,这不正是一个艺术家该有的态度么?就像我那画画的朋友说的那样,做事情的是你自己,旁观者的言论对你而言并不会有什么参考价值,不用放在心上,你要做的,就是做你自己。【本文由“诗经情话”新媒体独家出品,系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阿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aXvrX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