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皇后恶毒皇后如懿终于要翻盘了?

经历了471天的漫长等待,《如懿传》终于拉开帷幕了。甭管之前传得多神乎,中间崩得多邪乎,不管上不上台上不上星,管不管腾讯叫爸爸,这剧总归是2018年度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骡子是马,总归要拉出来遛遛。 顶着《甄嬛传》姊妹篇的帽子,导演汪俊却希
原标题:恶毒皇后如懿终于要翻盘了?经历了471天的漫长等待,《如懿传》终于拉开帷幕了。甭管之前传得多神乎,中间崩得多邪乎,不管上不上台上不上星,管不管腾讯叫爸爸,这剧总归是2018年度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骡子是马,总归要拉出来遛遛。顶着《甄嬛传》姊妹篇的帽子,导演汪俊却希求超脱于后宫小情小爱格局的大清宫权谋大剧,把庙堂之高远和人间的烟火气结合,大气清冷,一颦一笑走心娓娓道来。敢于舍,才能得不再做“半部正剧”的事显然,在影视资本的寒冬与观众的高姿态下,作为一部大众流行影视产品,吃准受众才是创作者作品卖座的唯一王道。不论是拼卡司、演技、服化道、剧本,还是挪用职场小白打怪升级的套路圈粉“爽文”受众,打穿垂直受众才是王道。如果你准备讲个爽文,则必须“无爽不利”,不要求逻辑只讲情绪,因为逻辑的缜密势必会拖缓反转的节奏,情绪也会被打散。如果你讲正剧权谋,那么步步为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必要的桥段,局中局,谍中谍,势必要牺牲一部分爆米花受众。看今夏的局面,若是以正剧的风格拍摄男女深情挚爱,就给人一种“半部正剧”的感觉,让观众不知所措:我是当作正剧《雍正王朝》来看呢?还是按照《步步惊心》此种恋爱宫廷剧来看呢?《步步惊心》所以,为观众传达一个准确的信号才是当下影视剧制胜的王道,重什么要什么,大声说出来,其余的全部舍弃,不贪心才能赢得观众的欢心。敢于舍,才能得,不能再做“半部正剧”的事。看了《如懿传》前几集,我可以稍微松口气,简单预测下,它应该是把信号传递出来了:你不能把它当作《甄嬛传》这样的以“斗”为主的权谋大戏来看,也不能把它当作职场戏宫廷用的爽文来看,它只能是一部纯粹的古装情感大戏,丰盈的人物牵动着至纯又至繁的情感,看感情,如懿这个女人的一生沉浮,这对夫妻的感情围城,才是最大的看点。如懿其人封建皇权下的挽歌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如懿传》里的如懿就是《甄嬛传》甄嬛斗倒皇后的亲侄女,更是《还珠格格》里面斗天斗地斗格格的恶毒皇后。如懿传缘起于西湖上的乾隆与乌拉那拉皇后断发传说,她是乾隆后妃中的迷,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按照史料记载,这乾隆生前最爱的是富察皇后,可是最恨不得爱不得的就是如懿了。此如懿天性狠角色,在年过40的色衰之龄再次为皇帝怀孕,并且随乾隆第四次南巡之时,冒着生命危险,下跪向乾隆进谏,劝阻皇上莫要再游山玩水劳民伤财、鱼肉百姓,真真切切、字字铿锵,动情之处竟然拿起剪刀剪下头发。从此被乾隆视为大逆不道,不仅将其送回京城,还继续游离江南,册封令妃为皇贵妃。清朝皇室素来有“皇后在,不可立皇贵妃”的惯例,乾隆此番无异于昭告天下架空了如懿的后位,从此属于如懿的时代已然过去了。抛开前作塑造的无恶不作的形象不谈,单就历史上来看,实则如懿“有点冤”。《还珠格格》为了塑造乾隆的恣意潇洒,紫薇小燕子的天真善良,如懿即变成嫉妒的化身,无所不用其极;《延禧宫略》为了塑造富察皇后的温良恭俭,塑造璎珞的重情重义,如懿又变成了苦心孤诣的野心家,工于心计且异常狠毒。这次,如懿终于成了大女主,终于可以为之“平反”了。据史料记载,“娴”在《说文》里解释是“雅也”,“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而据内务府《鸿称通用》记载,“娴”字意为恬然的、安和的。乾隆册封时曾经点到,“尔庶妃那拉氏、持躬淑慎。赋性安和。早着令仪”,此时如懿虚岁仅18岁,这安静柔美的气质时分出众,因此被赐予了“娴”这个封号。此番《如懿传》可看出对于青樱格格其人刻画考据,颇酌心思。这如懿的气质总体是恬淡的,耐人寻味的,适合细细品味。这气质大体与周迅是统一的,迅哥自带安神体质,一切恬淡自在又自个儿想得通透的机灵劲儿是她信手拈来的东西。抛去演员年龄实在太大偶然出戏以外,周迅的表演还是给如懿其人添加了从未有过的恬静气质的。如懿在剧中的憧憬、成长、挫败与绝望,是整个封建王朝女性的挽歌,当然,也可能不仅仅在封建王朝。作为青樱格格一出场,她就抛出了一句个人标签:我是故意没让三阿哥选上当福晋的。向往爱情,不爱拘束,不在乎别人评价是编剧赋予这个古典女性的现代化女性思维。嫁给四阿哥后终日被挤兑,如懿守了纲常一位忍了,直到甄嬛设计让如懿在自己和姑母间作出选择,姑母为保留家族最后势力选择了自我牺牲,此举才教会了如懿第一课:在这个王朝里,没有人可言,只有利益和利益的机器,不关你是牺牲品还是利益的延续。《甄嬛传》然,相比于《甄嬛传》里皇帝和嬛嬛之间少得可怜难辨真假的齐眉之情,还是《寂寞空庭春欲晚》类中爱来爱去,江山都可不要的矫揉造作,《如懿传》此番花了大力气在讲“爱情”这件事上。讲“爱情”本身不是值得夸耀的点,重点在于,这个“爱情”既囊括在清朝波云诡谲的超内外争斗中,又搁在了现实主义烟火气的架子上。使得如懿终于从脸孔化的反面角色,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令人扼腕的女人。第五集中,郎世宁满是遗憾地告知,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并肩公开入画,哪怕贵为皇妃,也只能被名分一分为二。她虽然被皇帝为弥补歉意亲手所绘的画像而感动欣喜,但也被郎世宁所描述的西洋风俗所打动:一生一世一双人在大清王朝可否实现?若爱已不复,能否一别两宽,就此别过,互相留下最好的时光?这明晃晃的二十一世纪现代女权思维,居然敢跟天之骄子就此争执,明面上的“虚”,实则是《如懿传》最想传达的“实”。王权之下女性断不是史书上服服帖帖、毫无怨言的生育工具、地位标签,敢争想爱的心自是不管生存在哪个时代的女人都存有的,所谓的“封建礼教、纲伦五常”落在史料上的白纸黑字是虚,人之七情六欲才是实。如懿认为“中西两地风俗虽不同,可世上男女的心却是相同的。皇上难道不想一生只对着一人吗?”真心实意地交代心里话,却换来一场冷战的开端。身份显赫,却因姑母失势而处境尴尬;苦心经营,却因权谋利益不得不审时度势,自动让渡牺牲;操持家业,心系天下,仗义执谏,真性情到连头发都敢剪,此等胆量也是一等一的过人。然,到头来,却终究是不得皇心。曾经是世界上最尊荣的女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羽田孜生同衾死同穴。可死后却无名无谥号,连画像都被乾隆亲手毁掉。这样一个爱过、恨过、自私过、又识大体过,最后豁出去的女人,早先真是觉得,只单单做一个反派来写她一个侧面可惜了。她的多面性,正是可代表着王权下女性的生存困境。曾经有人说过,之所珍惜如懿的一点,是她五十岁了,还能憋着一股子劲儿,为自己的生活做一点点争取,还有自己的渴望,哪怕只是用剪发出家来无声表达。最多情也最无情的乾隆帝提起乾隆,你会想起什么?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黄三爷?还珠格格里最重情重义的丈夫和父亲?还是《戏说乾隆》里那个身世神秘,爱情波折的多情侠客?乾隆其人,身世之谜,好大喜功,大开大合,丰功伟业,大清盛世之最后真龙天子,大开大合的气质,不拘一格的品性,活泼开朗的形象多给自古戏剧文学提供不俗的缝隙空间,于是相较于康熙波云诡谲的开疆辟土,雍正残酷血腥的九子夺嫡之争,自来天之骄子、万邦来朝的乾隆就成了众多看客眼中的最爱。但戏说多了,那不怒自威的天子,瞬息万变的朝堂后宫所重压下的帝王心术就被大大忽略了。《如懿传》此番改编过的乾隆,可以说是史上最腹黑乾隆。从十几岁,演到八十几岁,这一个君王最完整的成长史,将一个多情总被无情误的男人成长为帝王的过程展现出来。伴君如伴虎,此话在步步惊心里若曦说得很是触目惊心,一杯茶就能彻底变了天。不同于以往微服私访,或者是在漱芳斋被小燕子逗得哈哈大笑,这次的乾隆是一个被权力和责任武装起来的无情帝王。在如懿传里,乾隆扮演的男人、丈夫、儿子、君王几个角色,统统矫揉在一起,多重身份本应稳固有序,可乾隆利用自己的多面性在各个方面周旋,不论是家庭还是父母子女,统统交织进君王的权谋中,为了江山,他,逐渐失了情,只攥得了君王的一块铁石般心肠。“每天都在现场被导演扒一层皮。”是霍建华最大的感受。不论是《花千骨》里的白子画,还是《仙剑》中的白豆腐,《战长沙》中的顾清明,演技不重要,范儿要起得高,禁欲系男神虽然成了他的标签,但是在经历了几次面瘫演技扑街之后,他决定,要转型了。《花千骨》在《捉迷藏》这种大类片的加持下扑街,似乎是他沉寂已久的原因。他在思考,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大银幕的霍建华似乎水土不服,小荧幕确实是他的天下,紧张的快节奏无法烘托出大男主的绝对气质,可是小荧幕的一个帝王思忖的眼神,一个牵牵小手的动作,一个忍笑抽搐的嘴角,似乎才能诠释他的魅力。此时,正是他崛起的机会。轻飘飘的他终于落地了。《捉迷藏》初,于城楼之上,试探青樱心意,青涩顽劣;中,将初夜留给心爱之人,低眉浅笑,又是男孩心性;后,朝堂后宫之争,偶与青樱产生隔阂,闹闹冷战,霸道丈夫模样;终,帝王心术,沉郁求索,一个抬眉,一声叹息,所有人都变成了手中的棋子,包括母子亲情,还有,原本最珍视的爱情。沉稳、狠辣、骄傲、威严,我相信,随着过往的“白豆腐”这次终于被“染黑”,看起来也应是十分过瘾的。古代王权的婚姻围城最后,说一说导演自己阐述的改编主旨吧,不宫斗,不穿越,这次导演也许是认认真真地想讲“一段身处权力中心的现实婚姻”吧。不美化爱情,也不诋毁宫中凡事都与权谋挂钩而不存在真情。《如懿传》此番更像是一场对于封建王朝爱情婚姻状态的描述和表达。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外边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套用如懿的话来说,这天子与他人不同,可天下男女的心是相通的。人是同人,那婚姻所带来的现实困境所指,自然也是相通的。此中有多少婚姻与权利的争执,有爱情的理想和婚姻的现实,有外界的压力和自我的异化。婚姻到底是什么?无外乎两点,爱情和利益的平衡。婚姻最早是不与爱情挂钩的,它只关乎于财产和家庭。财产是生存的基础,家庭是承认阶级和子嗣的合法性的基础。当代社会为婚姻加入了太多浪漫色彩,才让女性陷入婚姻的迷局,如懿也不例外,导致重爱情而忽视利益的攫取与交换,婚姻的天平就此失衡,落得个清冷的下场。帝王之家,总是利益重千金,爱情薄如纸。要说帝王的联姻也算是婚姻,而不只是一项交易或上下级的任命,如懿和乾隆的爱情到底有多重就成了导演必须着力刻画的部分。从这一点看,此番的改编是成功的。《如懿传》中所讲的一个封建王朝顶层的爱情,也不外乎是普通人爱情的样子。弘历配青樱,一条时刻被乾隆带在身边的手帕就勾勒出了两人举案齐眉的感情,他心里的白月光是她,而她始终记得那个城墙上的潇洒情郎。没有情深似海,只有青梅竹马的默契,心有灵犀的互换亲手绘制的对方画像,偶然嫌隙的吵闹拌嘴,不能避免的猜忌顾虑。“爱情,终究被现实打败。”21世纪的《裸婚时代》里,打败爱情的是柴米油盐的生活艰辛,大清王朝的《如懿传》里打败爱情的是帝王家族中的大局为重。如懿的爱情如同许多一入豪门深似海的当代女性一样,在数次无声无息地委屈与妥协中,熄灭了。说到底,总归是新瓶装老酒,虽老却不旧,因为婚姻这个话题怎么讨论都是说不够的。也许我们此次将现实主义对于婚姻的思考放入封建王朝的情境中,方能看得透彻,看得明亮。导演汪俊在《小别离》《我爱男闺蜜》等一系列现实主义家庭题材作品之后,仍然没有放弃现实主义情怀,使得在宫斗扎堆的夏天,有了一丝对于自我、家庭、婚姻的思考。带着现实的眼光去看古装,我想这才是《如懿传》值得一看的原因。推荐|求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o2B5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