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佛协副会长宗性:中华文化包容性可为世界多元文明共存提供借鉴

中新社曲阜5月30日电 题:中国佛协副会长宗性:中华文化包容性可为世界多元文明共存提供借鉴 作者 夏守智 “不同文明之间有过冲突,但交融互鉴才是主流,否则世界文明何以延续数千年?”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在山东曲阜受访表示,中华文
原标题:佛协副会长宗性:中华文化包容性可为世界多元文明共存提供借鉴中新社曲阜5月30日电题:中国佛协副会长宗性:中华文化包容性可为世界多元文明共存提供借鉴作者夏守智“不同文明之间有过冲突,但交融互鉴才是主流,否则世界文明何以延续数千年?”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在山东曲阜受访表示,中华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其蕴含的巨大包容性可以为当今世界多元文明和谐共存提供有益借鉴。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办、为期五天的“宗教界人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正在举行当中。宗性在活动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谈及近来屡被讨论的文明冲突话题。他直言,不同文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为扩大这些差异。中国具有化解文化差异的独特智慧。宗性谈到,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概念,他认为,中华文化也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便是多元共存、包容互鉴。他将之比喻为“滚雪球”现象,即当不同文明形态与中华文化相遇后,由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随时间推移,新文明形态的精华会被逐渐吸收,进而化作“中华文化共同体”的一个部分。宗性说,佛教是典型代表。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佛教开启了与中华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国化道路。并且,佛教中国化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两汉时代,佛教需适应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到如今,佛教则要适应新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他指出,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无疑也或浅或深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从而演进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着眼当下,怎样才能找到多元文明和谐共存之“钥”?宗性说,应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中寻找启示。不同文明应该彼此欣赏优点,若一味强调差异,就会导致对立和冲突,这对人类而言是个灾难。宗性谈到,目前中国正致力于促进世界文明和谐共存。不久前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域内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并且中国领导人也分享了在化解文化分歧方面的中国智慧。他介绍,中国佛教界发起的世界佛教论坛自2005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加强了世界佛教界的沟通联系,也促进佛教包容性发展。今天人类文明面临诸多挑战,宗性表示,不同文明之间要对话沟通,取长补短,共同应对挑战。中国佛教也要在处理好与中华传统文化、当前社会文化、西方文化、不同宗教派别等一系列关系的同时,为人类社会化解风险挑战提供智慧。(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ewby4BY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