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50天内两次调研城东【楚评】市委书记两次痛批“闲适文化”是鞭策更是激励和期待

湖北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近日两次痛批“闲适文化”。他在调研会议或党校授课时指出,一些地方和单位信奉“闲适文化”,享受“慢生活”,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面对上级决策部署消极应对,面对违法乱纪行为沉默不语,面对侵害群众利益现象无动于衷,这也是
原标题:【楚评】市委书记两次痛批“闲适文化”是鞭策更是激励和期待  湖北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近日两次痛批“闲适文化”。他在调研会议或党校授课时指出,一些地方和单位信奉“闲适文化”,享受“慢生活”,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面对上级决策部署消极应对,面对违法乱纪行为沉默不语,面对侵害群众利益现象无动于衷,这也是一种腐败,是典型的不担当不作为。丁小强提出,领导干部每天要“昼无为、夜难寐”,应做到睡前三问,一问今天做了什么,二问还有什么事没做到位,三问明天做什么。(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24日)“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就要勤政为民,勇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群众甩穷根,奔小康。若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佛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超然,“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自得,则人民的福祉获得就会如同算命先生看八字,“东南西北皆通,福禄祸喜天定”,这就难以达到既定奋斗目标。“闲适思维”还极容易互相传染,会形成“葛优瘫”式慵懒工作局面。“干字当头就要有新作为”。可现实中,仍有部分党员干部,表面上信誓旦旦,表态承诺要做新成绩,作出新贡献,心里却信奉“洗碗越多易摔碗,从不洗碗碗无缺”的“洗碗规则”。一遇到问题就“微笑”,一遇到难题就“沉默”,把中庸之道、借力太极当成是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的“秘诀”。“闲适”的本质,其实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做好好先生,甚至是在为拉帮结派、谋权牟利打围撒窝子。官员崇尚“闲适文化”,看似如济公般无欲无求的高姿态,诗酒田园,活得洒脱自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尸位素餐,占“位”不尽“责”,如同田间的稻草人一般,“月月装样子,月末点票子”。这种典型的庸政懒政,就是使命感和事业心严重缺位,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为官从政,若没有“日夜思之”的精神,没有每天的“今天做了什么,做好了没有,明天怎么做”躬身自问,就很难把工作做好做出色。市委书记对辖区官员、单位的质疑、发问,痛批“闲适文化”“闲适人”,是鞭策,是激励,更是期待。(陈大为)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DxDLw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