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曾为宋徽宗最爱,遗失七百多年后复活▏池旻宇

大宋年间的某天,天气想来风和日丽,安静的书房中,挥毫撰写《大观茶论》的宋徽宗,专门为建盏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
原标题:曾为宋徽宗最爱,遗失七百多年后复活▏池旻宇大宋年间的某天,天气想来风和日丽,安静的书房中,挥毫撰写《大观茶论》的宋徽宗,专门为建盏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其中,“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指的就是来自福建闽北山区的建盏。一个皇帝,该有多大的激情,舍弃北宋年间所有窑口烧制的茶盏,独崇建盏!应该说,这个艺术品味上乘的宋徽宗,在玩遍当时世上最好的茶具后,带着自己的满血体验,不惜以自己的万乘之尊亲自为建盏立言。一个时代的繁华,就有一个时代的标配。大宋年间,上到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于斗茶,仿若今日的足球赛,万巷人空,有人曾这样描述“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由此,当时的大文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记录下了“清明上河图”一样的人间烟火。可惜,随着宋朝的谢幕,斗茶也成了传说,建盏艺术也渐渐失传。让世人意外的是,斗茶传到了日本,催生了日本茶道。而建盏,也在异域一脉流传。近些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人们渐渐发觉,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烧制建盏的建窑遗址坐落于建阳水吉镇池中村、后井村旁,历史上,建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瓷器著称,建窑陶瓷文化饮誉海内外,建盏瓷器为世所珍。建盏是古代建阳留给世界的文化财富,历经数百年之后,如今重焕异彩,再次吸引世人目光。建盏品种之一油滴盏,器型古朴大气,釉面整体玻化好有一种油腻腻的美感,滴点圆润析晶清晰,泛发幽蓝光泽盏内外壁黑釉上散布浓淡不一、大小不等的琉璃色斑点,光照之下,釉斑会折射出晕状光斑,似真似幻。这种变化本是偶然出现,始料未及的,非窑工人力可为,因此,其成品极为罕见。非遗传承人之一,蔡炳盛代表作油滴盏在京于8月25日亮相第二届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得大家的眼光的高度驻足.来自文化与旅游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南平市人民政府、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领导、专家、代表性传承人以及30余家新闻媒体出席活动,溯源千年古邑,感受传奇建盏,共鉴非遗经典,共促文化复兴。出生于陶瓷世家的他,祖父辈起就一直从事陶瓷烧制,在陶瓷制作造诣方面有着深厚的根基。自1982年开始独立研究建窑建盏烧制至今从艺30余年,收徒9位,对于宋代老盏有深刻的研究认识,在此基础上烧制的建盏在器型、胚胎的制作上达到与宋代建盏完美相似的程度,其作品釉面整体黑底银滴泛发幽蓝光泽,油滴滴点实而不虚,晶体厚重立体感强。当代文人也以建盏为题材,创作了不少艺术作品,试图以此为图腾,重塑那个绝代风华的记忆,涌现了许多艺术精品。福建诗人曾章团曾以《题建盏龙窑遗址》写下的历史的叹息:窑里已被时间翻捡过无数遍成了一座剖胸开膛的旧窑万象怀里把乌金和兔毫的碎片抖落成一堆废墟一本打开的大宋地书有人因此偷窥到南宋的内脏破碎成为一种命运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Ggjx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