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基时刻 三十年内乱欧洲最“可怕”的时刻即将到来,看看欧洲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进入十月下旬,马上迎来十一月。十一月的第一个节日就是万圣节(All Saints' Day)关于万圣节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万圣节的由来第一种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
原标题:欧洲最“可怕”的时刻即将到来,看看欧洲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进入十月下旬,马上迎来十一月。十一月的第一个节日就是万圣节(AllSaints\'Day)关于万圣节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万圣节的由来第一种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HallowsDay),“Hallo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万圣节的由来第二种凯尔特人(Celtic)相信太阳神帮助他们种植农作物,但是,每年太阳神都会被一个名叫Samhain的邪恶力量攻击并被囚禁六个月。Samhain还有两个称号,分别是“LordofDead(死亡领主)”以及“Princeof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带着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来到凯尔特人的土地。凯尔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为他们觉得这晚有一堆邪恶灵魂潜伏在任何地方,于是在家生火让那些邪恶灵魂离开他们的家。他们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来的,他们还相信Samhain会把死人变为其他东西,好像猫。凯尔特人会装着可怕的伪装来把那群邪恶灵魂赶走。后罗马占领了凯尔特人的土地,把罗马的节日和凯尔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万圣节。万圣节的由来第三种这么多关于万圣节由来传说的版本中,最普遍认为的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Druid)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万圣节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在一些城市会有万圣节化妆舞会。在欧洲有的国家这一天是假期,有家人团聚祭扫陵墓的习惯。既然万圣节同鬼魂、鬼怪相关,那么与之搭配的,来盘点一下欧洲还有哪些令人“脊背发凉”的目的地。吸血鬼城堡罗马尼亚布兰(Bran)地处喀尔巴阡山脉南段的山谷中,景色优美。被称作“吸血鬼城堡”的世界著名的布兰城堡(CastelulBran/BranCastle)落成于1378年,坐落在险峻的山口旁,气势宏伟,在天气阴沉的时候显得阴森可怖。吸血鬼的原型“德古拉伯爵”弗拉德三世·采佩什(VladȚepeș,1431-1476)15世纪时曾在此地落脚。城堡出售和吸血鬼相关的各类商品。人骨教堂欧洲的人骨教堂是一看点,每一座人骨教堂都不相同。不过友情提醒一下:接下来的内容胆小者和密集恐惧症患者请跳过。捷克库特纳霍拉库特纳霍拉(KH小镇,KutnáHora)的人骨教堂(KostnicevSedlci/SedlecOssuary)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特式建筑造型,但内部的装饰却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这里与其说是教堂,倒不如说是“人骨博物馆”。施瓦岑贝格(Schwarzenberg)家族在1870年买下了Sedlec修道院,让当地的一位木匠用40000人的骨骼进行创作。这些骨骼来自瘟疫期间无处埋葬的死者,它们在这里已存在了几个世纪之久。天花板上头骨和大腿骨在圆顶穿成一行,就像是恐怖的圣诞节装饰品,中央的吊灯里至少包含了人类身体的每块骨头;在小礼拜堂的角落里堆积着四个庞大的骨头金字塔,还有用骨头十字架装饰的祭坛,甚至还有一件用骨头做的施瓦岑贝格家族的族徽。葡萄牙埃武拉埃武拉(Evora)的这座食尸鬼似的人骨礼拜堂(CapeladosOssos)位于圣方济各堂(IgrejadeSãoFrancisco)里面,由五千人的遗骨搭建而成。据说是由于在大瘟疫期间,由于死亡人数众多无处安放,于是采用逝者的遗骨来装饰教堂;入口的横梁上的标语“我们尸骨在此等待你们的尸骨”,让人不寒而栗。葡萄牙法鲁法鲁(Faro)卡尔莫教堂(IgrejadoCarmo)始建于1713年,当初是一座加尔默罗会的场所。教堂内部的镀金装饰非常精美,巴罗克风格的圣器收藏室也不同凡响。不过这座教堂最大的特色,无疑还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骨礼拜堂。巫婆之城德国戈斯拉尔(Goslar)历史上有“北方罗马”之誉,现在是一座著名的“巫婆城”。之所以有此称呼是因为戈斯拉尔当地有着独特的“巫婆”文化,巫婆博物馆、巫婆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戈斯拉尔三面环山,其中最高峰布罗肯山(Brocken)是传说中巫婆的“据点”。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曾所描述的:“巫婆们赶往布罗肯山,麦穗儿绿,麦茬儿黄。当然,巫婆也是分派别的。5月1日被视为夏天的开端,而前一天晚上的4月30日之夜,按哈茨山区的传说,是巫婆聚会之日。而巫婆节游行也在这天晚上进行。如此特别的传统使戈斯拉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来戈斯拉尔参观,带一只巫婆玩偶是在合适不过的伴手礼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aWE7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