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如懿传》并不向往宫廷的权力场,而是要展现人性可能抵达的深度

文|叶匡政 如懿走出了冷宫,《如懿传》也渐至佳境。戏运如人运,那曲折,那顺逆,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云龙雾雨众星托月,让我们看到戏的跌宕起伏,亦如那戏里的人生。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如懿传》这里,倒有了一番新的含义。 几经波折的清宫
原标题:《如懿传》并不向往宫廷的权力场,而是要展现人性可能抵达的深度文|叶匡政如懿走出了冷宫,《如懿传》也渐至佳境。戏运如人运,那曲折,那顺逆,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云龙雾雨众星托月,让我们看到戏的跌宕起伏,亦如那戏里的人生。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如懿传》这里,倒有了一番新的含义。几经波折的清宫剧《如懿传》,故事才讲了三成,已一扫与《延禧攻略》“对垒”的困顿,和那如懿一样,凭着对艺术的沉静与真诚,开始广获网友赞誉。腾讯播放量一路走高,已破25亿,豆瓣评分也升至7.3。周迅、张钧甯、董洁、辛芷蕾等扮演的几位小主,看似只是在散步闲聊、品茗赏花,却在隐于不言间,演绎出后宫内暗藏玄机、刀光剑影的血腥残酷。从前26集看,《如懿传》所呈现的女性意识,显然比过去的宫斗剧更具现代感。故事虽也是在嫔妃间的相互倾轧中展开,但如懿所表现的精神自足,却似乎是现代女性才有的。如懿的精神世界,如她喜爱的凌霄花一样,血性而坚韧,宁死也不匍匐于地,却敢与太阳比妍。李渔认为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如懿也是这样一位“天际真人”,在她的世界中,看不到怨恨、失败、焦虑,只有仁慈、包容和对爱的渴望。无论是禁足延禧宫,还是深陷冷宫,她都是真实的她,本质的她。如懿自信地面对风雨和阳光,不会主动屈从后宫内那个男权世界的法则,因为她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与后宫那些勾心斗角的女性比起来,她就像一种彼岸的美,有她的尊严,有她的爱与奉献,似乎想把整个后宫带入一个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如剧中吟咏凌霄的那两句诗: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不愿参与争斗,以不变应万变,在过去的宫斗剧中,这样的女主人公并不多见。《如懿传》可视为《甄嬛传》的姊妹篇,但其中的女性意识却更为现代。如懿与甄嬛不同的是,她在亲历后宫内的一系列幻灭后,并未亲手展开复仇,也并未改变自已的爱与善良。也是长夜孤灯,也是母凭子贵,也是宠冠六宫,但如懿对爱的理解,却极具现代性,如《圣经》所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是永不止息。然而,一切终究发生在后宫,这里帝王是绝对主宰,是天地万物之纲,再精神自足的女性,在这里也只有服从的命运,这注定了如懿的起起落落。生活在满腹心机、明争暗斗、假仁假义的嫔妃中间,意味着再也回不到平淡知足的日常生活中,意味着只有宠、没有爱,意味着你若追求爱情,必被碾压至人生的谷底,就像如懿在冷宫中遭遇的“蛇阵”和火险。对帝王来说,嫔妃们不过是闲时的摆设,你是谁,你想要什么并不重要。即便一时凤冠霞帔、风头无两,也终究要承受沉寂与孤独的命运,大概这也是每一个嫔妃,在幽暗而绝望的午夜所能感受到的恐惧。于是,后宫成为嫔妃们黑化的大本营,你不狠,不仅自己活不了,姐妹活不了,孩子也活不了。从22集起,温柔贤淑、无心争宠的海兰在被欺凌后,为了替如懿洗刷冤屈,也开始争宠,要成为宫斗赢家。这“争”“斗”的背后,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有心如死灰的无奈。海兰略施小计,便获皇上宠爱,这宠爱成了她复仇的武器。海兰大概是宫中最淡泊、又最在意姐妹之情的人。她怀龙胎,并无他人的喜悦,甚至为救出如懿,在孕中冒险喝下毒药。海兰的黑化,是为了保持如懿的善良与纯真,这就是后宫权力场的残酷之处,无人能出污泥而不染,无人能独善其身。因为在权力绝对主宰的地方,会否定一切真实、自由和良善,而以欺诈的逻辑取代一切,嫔妃们的麻木、狠毒皆源于此。因为一切真实,只要有可能伤害到绝对权力,都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可以说,没有海兰的黑化,就没有如懿的真实与本真,从这个角度说,她们是两位一体的,如懿自足而自由的女性意识,不过是创作者的一种虚构与理想。《如懿传》更像是沿着历史脉络而创作的传奇剧,它融合了大量的现代女性意识和审美经验。它如同一出关于权力与爱情的传奇剧,让人们不再拘泥于历史或现实的种种固化观念,而是要交给观众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权力和爱情的关系。观众并不会因此拘泥于故事本身是否真实,而是更多地关注这些故事背后的理念和思想,这种言此意彼的方式,在今天恰被视为一种有机观察世界的方式。它不仅能呈现思想的多元涵义,也会使作品的张力更大。一切和历史、现实相关的悲伤或美好的事物,都可以从这样一个小小的后宫看到,人们关注的是故事背后的寓意,期望辨识的也是历史与人生的真谛。人们喜欢看宫斗剧,并不是期待回到宫庭那个权力场,而是好像从中看到了自己在官场、职场或各类名利场的命运。善和恶的知识从来是相互缠绕的,并不是从荧屏上清除了那些展示恶的故事,就能保证观众的良善。现代人的美德,恰恰是指对善恶知识有一种明确的判断力,而这种判断力,只有通过自由的观看和思考才能获得。《如懿传》当然有各种险象环生的争斗,有屡受挑唆、陷入迷局的富察氏,有手段老辣、城府极深的金玉妍,有嫉恨缠心、气焰嚣张的高贵妃,有工于心计、野心勃勃的嬿婉,有背主弃义、自命不凡的阿箬,但我相信所有的观众看过这样的故事,并不会想成为她们,而是从中看到真假善恶在纷争中给所有人带来的苦难,这苦难只会让人更尊重自由和良善的价值,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它用愚昧不堪的权力争斗,告诉你输赢的浅薄,人世的报应,命运的无常,自由、纯真与情义的珍贵。《如懿传》表达的并非斗争的哲学,而是爱与信义的哲学。那些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所试图揭示的仍是爱与善的真义,爱是牺牲和给予,是用自己的生命完成对另一个生命的承诺。善,则是爱的根基。其实,一切与权力相关的戏剧,哪怕是莎士比亚的宫廷剧、美国当代的《纸牌屋》,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权力是最高、也是唯一的规则。任何靠近权力者,都必须按照权力规则行事,它无非是权钱交易、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党同伐异,在这种权力场中,爱情是永无立锥之地的。在迈向权力金字塔的过程中,爱情必须被抛弃,当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它肯定最先被牺牲掉。宫斗剧争的并非爱情,而是地位和权力,所以,期待“一生一次心意动”的如懿,她的命运必然是一个悲剧。即使她能劫后重生,也终究逃脱不了这种命运。从此角度看,帝王的无情与多情并不重要,是否青梅竹马相爱相知都不重要,因为他也必须遵从这权力定下的规则。《如懿传》不仅在内涵上试图对宫斗剧有所突破,它雅致经典的对白、内敛精湛的演技、独具神韵的妆容服装,都传达出一种新古典主义之美,正如导演汪俊所言“期望在写实与写意、唯美与真实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唯理可谓新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如懿传》的一切描述,都是想你通过理性,来认知爱与善的价值和光芒。它的剧情中虽有热情激荡的直抒胸臆,但更多的是让你从平静中体会恐惧,在怜悯中获得启示,剧情和表演都显得理性而克制。这与后宫内的气氛也是吻合的。它相信人的良知,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判断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它要通过这种接近理性而客观的呈现,把这种能力交给你去发现。新古典主义悲剧,往往有这样的使命,通过表现伟大而良善的灵魂,让观众在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这赞赏让人内心喜悦,让人获得坚守的勇气。虽是权力场,如懿对爱的坚守仍是它的主题。如一位法国文论家所言:“的确,没有一种激情比善良的爱情,更能激发我们向往高尚和慷慨事物的心情了”。它展示了个人在其特殊境遇中对人生与爱的感悟,它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归于对人性的发现。《如懿传》审视的虽是清代后宫,但它是以现代意识与对人性的理解,重新考察这些过往的历史。它的目的,不是要重现这一历史,而是要寻求一种与人性契合的、更为自由的人类存在经验。在新古典主义者眼中,人们对人性认知得越深,对社会发展也会认知得越清晰。所以,《如懿传》要展现的不只是那个年代,而是那个年代人性可能抵达的深度。这可以说是《如懿传》追求的终极目标。--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9DBl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