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张狂素颠张狂素他们竟然有师徒关系?但怀素草书与张旭到底咋样?

怀素(公元725 —785年, 一作737—799年), 60余岁。唐代名僧,字藏真,俗姓钱,湖南长沙人。幼时出家,为玄奘门人,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诏住西太原寺。诵经坐禅之余特好草书。相传此人勤学苦练且好事,有一则故事传为美谈:为了练字
原标题:颠张狂素他们竟然有师徒关系?但怀素草书与张旭到底咋样?怀素(公元725—785年,一作737—799年),60余岁。唐代名僧,字藏真,俗姓钱,湖南长沙人。幼时出家,为玄奘门人,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诏住西太原寺。诵经坐禅之余特好草书。相传此人勤学苦练且好事,有一则故事传为美谈:为了练字,却无钱买纸,便种万株芭蕉用蕉叶作纸,蕉叶不够,便自制漆盘写字,用功精勤,以至将漆盘写穿。还有将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称“笔冢”。怀素性情疏敏,不拘小节,嗜酒如命,一日九醉,人谓之“醉僧”。工书法,以草书著称,是继张旭之后的又一位狂草大家。书学张芝、张旭,但又有所发展。张主颠,素主狂;张妙于肥,素妙于瘦。颠张狂素,概括了两位狂草书家的不同风格。怀素的草书唐人多有赞誉,这些诗歌多保留在怀素的草书代表作《自叙帖》。李白诗云:“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淇鱼。笔锋扫却中山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许遥诗日:“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欲书书不得。”窦息诗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韩偓诗云:“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叫临水照,字字恐成龙。”这些描写都赞誉了怀素草书的特点:惊鬼神、走龙蛇,飞动洒落、狂放不羁,达到浪漫主义创作的高峰。疾速诡奇,千变万化,不可揣摩,兴之所至,不计工拙,以情为线,以气为主,气势跌宕,韵味无穷。境界高,气势好,韵味妙,得自然之助,发肺腑之感,以情作书,无拘无束,成为书法意象美的典范。具体来讲,怀素从张旭弟子颜真卿、邬彤处讨得真传,并继承发展了张旭笔法,而远追二王,减少张旭用笔动作变化的幅度,多用中锋,减少侧锋,崇尚瘦硬,在字的造型、笔画连带方面强调秩序化和规律化。怀素传世的作品较多,有《自叙帖》《食鱼帖》《小草千字文》、《苦笋帖》《律公帖》《圣母帖》、《论书帖》、《藏真帖》等,以《自叙帖》为突出代表。此帖笔势狂纵,奔腾跳荡,活泼飞动,气势恢弘。帖中记载了他的学书经历及当时名家对他的书作的评价,真实而自信。此帖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幅巨型泼墨大写意长卷,或是一组感情奔腾的抒情曲,走龙蛇、惊天地、撼人心、泣鬼神,精妙绝伦,千古不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VMza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