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10月新书推荐留言点赞赠书

金秋送爽 书墨飘香 国庆佳期 品读时光 01 《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史论》 中央档案馆 编 责编 詹红旗等 《 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之一。毛泽东在原《二十四史》和《三国志集解》上的批注、圈划影印收录到各分史的对应位置;在其他文史古
原标题:10月新书推荐留言点赞赠书金秋送爽书墨飘香国庆佳期品读时光01《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史论》中央档案馆编责编詹红旗等《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之一。毛泽东在原《二十四史》和《三国志集解》上的批注、圈划影印收录到各分史的对应位置;在其他文史古籍上的批注及其在各种场合的评论,定名《史论》,单独刊印成册。《史论》材料来源:一是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如《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早期文稿》等;二是官方或专门机构编辑出版的有关专题文献,如《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泽东年谱》等;三是权威杂志发表的专题材料和专家著作,材料如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同康生、陈伯达、吴江、关锋、龚育之、邵铁真关于哲学问题的谈话,1974年毛泽东在长沙同周恩来和王洪文的谈话等;著作如《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等;四是当事人的回忆和一些根据当事人口述内容整理的资料,这些当事人包括杨尚昆、薄一波、成仿吾、宋时轮、曾生等;五是部分未公开出版的会议记录材料、当事人日记、笔记等。《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横排简体字版共计91册,收录了毛泽东阅读原《二十四史》的圈点、批注内容和阅读《三国志集解》一书的圈点、批注内容;同时刊录了毛泽东在阅读其他古籍中的史论性批语,以及在其著作、书信、讲话、私人谈话中涉及史论的相关内容。全面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历代帝王将相、重要历史人物、学术典籍、文学著作等的评论与分析,集毛泽东纵观古今、以古喻今权威资料之大成。02《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文史存典》系列丛书之一作者雷海宗责编张蕊燕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永清人。雷海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强调中国人要注重学习世界史。他与梁启超、蒋廷黻、郑天挺并称“南开史学四大家”。《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是雷海宗先生抗战前后发表的论文的汇编。本书通过对中国古代兵制的梳理介绍,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进而引申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精神等,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文史存典》系列丛书文物卷特请谢辰生先生为主编,透过王国维、傅增湘、朱家溍等诸位先生的笔端,撷取时光中的吉光片羽,欣赏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考古卷特请刘庆柱先生为主编,选取梁思永、董作宾、曾昭燏等诸位考古学家的作品,将历史与当下凝在笔端,化作一条纽带,让我们可以触摸时空的温度;文化卷特请冯骥才先生为主编,胡适、陈梦家、林语堂等诸位先生的笔锋所指之处,让内心深处发出自我叩问,于夜阑人静处回响;建筑卷特请吴良镛先生为主编,选取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诸位哲匠的作品,遍览亭台、楼榭、古城墙,感叹传统建筑工艺的“尺蠖规矩”;史学卷特请李学勤先生为主编,跟随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等诸位史学大家的笔尖,游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来一番对悠悠岁月的探源。03《亲历政协30年》作者卞晋平责编刘华夏作者卞晋平曾任人民政协报总编辑,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亲历政协30年》是卞晋平对自己在政协工作30年的回忆录,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三十一岁进政协,讲述作者从学校毕业进入全国政协工作的机缘;第二部分:慎始敬终尽诚节,作者讲述了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30多年来,辗转的各个岗位,并对自己工作做出总结和反思;第三部分:管中窥豹说发展,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展示人民政协历史行进中的发展轨迹,展现改革开放给人民政协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第四部分:政协是所大学校,作者回忆在全国政协共事的如师长般的老同事;第五部分:我们少年时代的歌:作者总结在政协工作的30余年,回忆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与自己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培养不无关系,并以此作本书的后记。04《百年清华口述史》主编赵丽明责编殷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中文系的赵丽明教授组织清华学生开展了以“百年清华人与中华民族振兴”为主题的口述史访谈活动,访谈对象大多是已退休的清华老教授,也有年过花甲尚在一线拼搏的学科领军人物,对他们的访谈具有抢救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此次访谈活动为清华大学增添了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口述史研究成果,为清华的校史和清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05《诗意人生:林语堂的生活艺术》作者陈煜斓责编梁洁与茶,一日不可无;读书,须出于写意;写作,要自然而然;花艺,是为了快意;饮食,民以食为天;房屋,生活的享受;放松,安卧眠床;谈话,有闲的消遣;旅行,流浪式乐游;幽默,会心的微笑;悠闲,精神上的屋前空地……《生活的艺术》为简单生活和吃喝正名,不鼓励为更多的物欲而奋斗。林语堂是向往诗意生活的。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人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人们的生命。06《回忆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系列丛书之一主编刘未鸣韩淑芳责编高贝齐白石(1864—1957)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大师,是二十世纪唯一被选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艺术家。本书辑录了启功、娄师白、李可染等人的四十余篇回忆齐白石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齐白石生活、从艺、传艺的种种逸史趣事,从多个角度真实地再现了齐白石从农民到木匠、再到一代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及艺术成就。07《回忆傅抱石·往往醉后见天真》《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系列丛书之一主编刘未鸣韩淑芳责编牛梦岳傅抱石(1904—1965)是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其艺术成就在中国画坛享有崇高地位,对现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收录了傅抱石夫人、子女、朋友及学生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回忆文章近40篇,并附有傅抱石先生关于篆刻、绘画的代表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傅抱石一生的成长经历、绘画成就及人格气质,真实再现了一代绘画大师的风采。《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系列丛书沈从文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程砚秋老舍梅兰芳朱自清许寿裳他们生逢乱世,却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他们走入历史,留下了思想精神的火焰!读亲历文字,看懂最真实的文化大家。08《老饭馆儿》《民国趣读·老字号》丛书之一《老饭馆儿》编辑组编责编梁玉梅悠闲之夜,信步走进一家老饭馆,譬如东兴楼、玉华台,譬如楼外楼、老半斋。那里菜甚讲究,汤味亦佳,点心绝美,碟盏精致莹润,屏风镌刻诗画,还有旧时文人风雅,觥筹交错间,恍然有种梦回民国的错觉……老饭馆儿,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岁月的雕琢,见证了时代的更替与环境的变迁。一个个辉煌的文化印记一帧帧意趣盎然的历史场景一段段自我蜕变、引领潮流的品牌往事我国的老字号脱胎于近代工商业,大多诞生于交通发达、商贾云集、文人荟萃之地。它们各具特色,又深谙求异存同之道,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行业的坐标、一个品牌的传奇,如同仁堂之于中药、楼外楼之于饭馆、荣宝斋之于文具……《民国趣读•老字号》以片段小文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老字号辉煌的过往和厚重的底蕴,鲜活地再现了老字号的日常点滴和趣闻逸事。09《北京纪胜》《近代世界对华印象》丛书之一作者裴丽珠责编李军政英国人赫德是中国晚清时期的海关总税务司,执掌大清帝国海关近40年。裴丽珠女士是赫德的侄女,曾在北京长期居住,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欢与中国百姓交流。本书是裴丽珠对那个年代北京的北海、景山、城墙、天坛、先农坛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介绍。通过本书,你可以看到北京城已经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她生命中的不可磨灭的记忆。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大量外国人来华,或居住,或经商,或考察,或传教,或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记录下了在华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感。翻阅这些浸染着岁月沧桑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别样的视角描述的中华辽阔的大地、壮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当然,还有贫穷落后的社会和苦难深重的人民。《近代世界对华印象》丛书选择其中“亲历、亲见、亲闻”的文字及历史图片资料,比如裴丽珠女士的《北京纪胜》、利特尔先生的考察记《穿越扬子江峡谷》、乔斯林勋爵的《随军六月记》等翻译出版,以期为了解、研究近代中国提供助力。10《盛唐传奇》《隋唐风云》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孙峰孙艺真责编刘夏认认真真讲历史天涯社区人气佳作大乱甫定显初唐勃然气象奠定大唐雄威贞观之治道千年君臣相得追踪一代明君《隋唐风云》(全九卷)讲述从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南北朝开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共计370余年的历史。全套书分隋唐英雄(两卷)、盛唐传奇(两卷)、中唐风波(三卷)、晚唐余晖(两卷)四部分。11《解语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之一作者冯玉奇责编蔡晓欧冯玉奇于1918年左右生于浙江慈溪,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寄居上海,感山河破碎,国事蜩螗,开始写作小说以抒怀。《解语花》为其处女作,也是其生平最得意之作。《解语花》讲述世上最热心、最有侠肠的男子可人,和世上最能体贴、最具聪敏的女子语花之间,两情相悦、惺惺相惜。后因语花好姐妹友竹的丈夫子萱也看上语花,导致语花和可人因误会而分离。后子萱出家,语花为帮助友竹和子萱重新团聚,演了一出假绑架案,却使自己入狱,几番生死。最终可人语花冰释前嫌,言归于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笔法熟练,堪称民国小说精品之作。冯玉奇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一生著作颇丰。我社以民国繁体竖排版为底本,将冯玉奇一生作品进行整理,推出全集,分类归入《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第一辑中收入作品28种。12《云彩下的天空》作者弋铧责编全秋生小说讲述了三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九零后青年的成长史、青春史,以及与这个时代环环相扣的社会变迁及他们这一代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思想变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最热烈的时代最前沿的弄潮儿的经历和生活。他们三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在这个时代大潮中的自我觉醒,自我了悟,自我奋斗,也侧面书写了农村、县城以及大都市背景下年轻人的压力以及前程如锦的期望。留言赠书欢迎大家在本文的留言区告诉小编,您最想读的是哪本书以及为什么。获得点赞数最多的前五位将免费获得您最想读的那本书(不含丛书)。本次活动截止时间为本月10日上午9时,图书将于本月下旬寄出,请耐心等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VxKD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