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元歌国内首次引入,600多年的荣耀,只有在苏州才能享受。

常听周围的小伙伴说看戏要去北上广,再高大上一点甚至还要去纽约巴黎。不过最近在苏州上演的昆曲大戏,非苏州不能看!且不说昆曲在此发家,更重要的是苏州园林独此一家,它就是当前在沧浪亭实景实地上演的《浮生六记》。 昆曲回归园林 两大历史文化遗产
原标题:国内首次引入,600多年的荣耀,只有在苏州才能享受。常听周围的小伙伴说看戏要去北上广,再高大上一点甚至还要去纽约巴黎。不过最近在苏州上演的昆曲大戏,非苏州不能看!且不说昆曲在此发家,更重要的是苏州园林独此一家,它就是当前在沧浪亭实景实地上演的《浮生六记》。昆曲回归园林两大历史文化遗产的首次珠联璧合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浮生六记》沈复两百余年的秋,一对神仙眷侣在沧浪亭信步闲游,欣赏那一轮树梢上的圆月。直到掌声响起,置身其中的观众如梦初醒,才意识到此时已是二十一世纪。这就是在苏州沧浪亭上演的国内首个浸入式戏曲《浮生六记》。▲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孙健虽然在国内首次引入,浸入式戏剧在西方的历史却是相当久远。在这里没有“舞台”和“观众席”的强行设定,所有空间都供表演者自由发挥,保证每一个观众都能在其中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园林版《浮生六记》的主创们通过浸入式戏剧的表现形式,将《浮生六记》这一出昆曲大戏的演绎搬回到其作者沈复与他的妻子芸娘曾经生活的沧浪亭,重现百余年前这对神仙眷侣的恩爱姿态。▲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孙健这样一种形式可谓十分新颖,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可能十分陌生。为此深度苏州采访了制作人萧雁,并由她向我们介绍了设计理念与创新的艺术形式。首先在内容上,主创们在浮生六记中选取五个生活场景:春盏、夏灯、秋兴、冬雪、春在。制作人萧雁解释道,由于《浮生六记》是一本散文叙事体,作为戏剧被搬上舞台需要做一些改变,于是截取他们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节点,依照四季演绎,二人从少时青梅竹马的甜蜜岁月开始,到沈复晚年回忆逝去的岁月为终结。▲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孙健在艺术形式上,让人耳目一新的浸入式戏曲也是首次引入中国。“浸入式戏曲打破了观众和演员的屏障,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有参与其中的感受。”除此以外,为了更好的还原古代人的生活场景,不让观众有出戏的感受,主创团队更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不插电的表演方式,灯光、声音全部采用自然光、自然声,音乐也全部现场演奏。不止如此,萧雁补充道其他的细节,“观众在现场会遇到不同的天气,甚至会听到蝉鸣,他们都能在现场看到主人公真实的反应。再加上其中的小厮来福,还会在场下跟观众互动,更让观众投入其中。”而说到为什么会选择《浮生六记》,萧雁的脸上浮现出向往的神色。她坦言,这次在苏州排演浮生六记,并且在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和妻子曾经游玩的沧浪亭重现这个百年前的故事,颇有旧梦重温,再走先人路的意味。“我最喜欢《浮生六记》中的两句话,一是‘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二是他们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做个‘烟火神仙’。日子虽苦,但是自得其乐。”▲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孙健在她眼里,“沈复夫妇俩的生活方式更像是现代人口中的小确幸。过过平淡的小日子,并不求大富大贵。要知道沈复到中老年相当清贫,芸娘却总能作乐,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两百余年过去,21世纪的生活方式虽然和当时的方式相距甚远,观众却能在这里寻回共鸣,这大概就是两大文化遗产结合的魅力之所在——昆曲——属于民族的雅乐园林——古城故事的发生地园林版浮生六记上演不过一周有余,反响却异常热烈。制作人萧雁介绍道,“早在2012年我们就写过一出《浮生六记》的京剧,反响也很热烈,但是我当时始终觉得这出戏最适合用昆曲演绎——这是由苏州的氛围和人文积淀所决定的,只有产自苏州的昆曲才与这个故事完美契合。作为中国第一个且全票当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戏剧相比,昆曲优美的曲调更具有传唱性。”昆曲独特的魅力在2016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之际,萧雁导演的《邯郸梦》中已被她意识到。“当时的外国演员被要求演唱昆曲,效果却意外的和谐,这是我事先也没有想到的。”萧雁笑,“可能这就是昆曲的魔力,它能够跨越国界。”▲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孙健然而这出戏曲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昆曲,更在于回归园林,回归那——“江南园林甲乙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苏州古典园林。必须承认的是,这出戏曲做了很多的创新——既是国内第一个浸入式戏曲,也是首个在园林中排演的戏曲。虽是突破,却也遭遇不少困难和重重挑战。不过最后,萧雁表示最终得到了各方的支持。“最后得到苏州各方单位的支持,大家一起促成了戏剧的完美呈现。”她更提到,沧浪亭的保护非常完整,并称正因为苏州孕育了如此多的传统文化遗产,并且在保护和修缮上十分完善,才滋养了这些美妙故事和美妙曲调的发生。“昆曲天生就属于苏州园林,婉转的水磨腔在曲曲折折的亭台楼阁飘扬流转,美不胜收。”从去年12月到今年8月,为了筹备这一出完美的《浮生六记》,萧雁常驻苏州,承认已经彻底爱上了这个城市。“苏州有很多独有的特色,比如在吃的方面是不时不食,即使吃一碗简单的面也会有很多的情趣。”萧雁笑道,“即使过了两百多年,一座城市的气质是不会变的。这也是为什么这出戏适合在苏州上演。”当世界开始了解苏州昆曲和园林就是我们的语言事实上,昆曲和园林实景的结合早就不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赞誉,早在2016年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于四个演季共130余场大获成功。尽管如此,许多戏曲专家和戏曲迷们仍有些遗憾,比如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认为,只有在苏州能感受到昆曲和苏州园林那种内在的联系和那种内在的勾连,才能真正感受到昆曲艺术传递出来的诗情画意。这一次,全世界的戏曲迷终于圆梦,在园林中梦回百年,倾听吴侬软语的鸟啭莺啼。诚然,昆曲不止苏州一家——它还有浙昆,湘昆,北昆。江南园林除了苏州之外,还有扬州园林,北方皇家园林,岭南园林。然而正是在一众选择当中,昆曲和园林反而显得分外突出——这大概是因为:苏州园林与昆曲是不可分裂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成就,节奏步伐都是如此一致——一步一景,借景衬景,步步有景。▲图片来源于苏州姑苏发布昆曲—中国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昆曲是中国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年是以全票当选。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流布广远,被称作“百戏之祖”。在某种程度上,昆曲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戏剧史,对昆曲的纪录,就是对中国戏曲的纪录。而要说起昆曲,不得不提到早在古代时期就相当繁荣的苏州。明朝中后期,苏州是中国东南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其繁华程度超过了当时的两个都城北京和南京。商品经济的蓬勃造就了许多民间艺术和上层精英艺术文化的交流。交流中最有趣的场域就是戏曲。那时候,听昆曲唱昆曲是中国人最时尚最风靡的生活方式。当年在虎丘山曲会万人空巷地去看昆曲,场面堪称狂热。而虎丘山曲会不过是明清两百多年间昆曲流行的一个缩影。这迤逦悠长的曲声从江南发端,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今天的苏州是一座散发着时代气息的现代都市,粉墙黛瓦、细雨绵绵、不时不食、吴侬软语、窄街小巷…每一样,都造就了苏州的独特气质。和昆曲紧密不可分割的另一部分,就是苏州的园林了。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因苏州园林闻名世界,也因为苏州园林造就了江南文化。苏州园林同样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源自苏州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这是对于苏州园林最切实的评价。“百戏之祖归昆曲,天下昆曲出苏州”,这是描写苏州昆曲的。两个同等地位,就像一对势均力敌的爱人,必能擦出别样的火花。▲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孙健苏州园林,园内多是写意山水,意境幽美自然。而昆曲唱腔低回婉转,余韵悠长,与园林意境一样,都表现了要用水磨的功夫。昆曲和苏州园林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在厅堂庭院内近距离欣赏昆曲,能细致地观赏到演员的动作、眼神等,观众身临其境,有浸入式的观感。不仅能欣赏到园林景色,也能欣赏到昆曲韵味,美哉妙哉。▲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孙健央视曾播过一部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这么一部冷僻的纪录片曾经评分高达9.6分,甚至超过舌尖系列。目前评分稳定在8.8分。片中说:昆曲是一种美丽的辉煌,更是一种让人怀念的过去。怀念它的时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和骄傲。芭蕾之于俄罗斯、歌剧之于意大利、莎士比亚戏剧之于英国,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旋律。在中华民族记忆的深处,这个旋律无它,一路唐宋元明清以来,历史的旋律一点点在消退,直至湮灭无闻。唯一留下的旋律,仅剩下流行于明代的雅乐——昆曲!在当今物欲横流快速追逐潮流的时代,昆曲还靠着自己的文化支撑着,绵绵若存。深度君静静地期待着,我们美好的苏州文化可以被全世界人点赞。内容来源:昆曲六百年、美诗美文、网络图片来源:昆曲六百年、网络未能一一找到出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PKvm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