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传统饮料_温普蜜_茶食_吉林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饮食俚俗 古往今来为,饮食俚俗是一个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现象。正如中国古代先哲所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固然是维系人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现象。一个民族饮食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饮食俚俗

古往今来为,饮食俚俗是一个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现象。正如中国古代先哲所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固然是维系人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现象。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始终都反映和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社会进程和文明程度。满族的饮食俚俗文化即是如此。

满族世居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域,这里是祖国的高寒地区,不产茶叶,故古代满族人没有喝茶的习俗。但是,满族传统的饮料很多,而且都颇具北方民族特色。

满族百姓通常喝的是“糊米茶”,就是把稷米炒熟炒煳后用来冲水喝。稷米为糜子的一种,有黏和不黏两类,品种有平顶香、大叶青、郁李、大红锤、大蛇眼、黄窠白及红老呱窠等多种。满族人多用稷米来酿酒,即米儿酒的一种。用稷 米 炒 糊 冲 水 味 道 浓 重 ,有 种 煳 焦 香味,且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满族人还有一种与糊米茶很类似的饮料,叫“糊饭嘎巴儿茶”。满族早年做饭都是用烧柴的大铁锅,因柴火不好控制,所以在做高粱米饭、大米饭、二米饭时,锅底上会有糊饭嘎巴儿。人们吃完饭便将糊饭嘎巴儿铲起来,再加上一瓢水烧个开,就可以每人盛上一碗做饭后的茶饮解渴。

此糊饭嘎巴儿水既有焦香味又有健脾之功。五六十年前,笔者常喝此“茶”,时至今日其味其景仍是难以忘怀。早年,满族人家有小孩子吃积食了消化不好,大人便会给他喝浓重的糊饭嘎巴儿水,很有效,一两次便好。

满族也有一种传统的与“茶”字有关的饮食,叫“茶食”。这种茶食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一边喝茶一边吃东西,而是一种传承于金女真人时的待客的蜜糕美食。

《海陵集》中载道:

女真俗重茶食,阿古达(金太祖)开国之初尤尚此品。若中州饼饵之类,多至数十种,用大盘累订高数尺,近至供客,赐宴亦用焉。

满族的茶食由金代传至清代长盛不衰,乃待客隆重之礼节。《清稗类钞》记载:

(满洲)俗于熟点心之外,称饼饵之属为“茶食”。盖源于金代旧俗,纳币皆先期拜门,戚属皆行,男女异行而坐,进大软脂、小软脂、蜜糕人一盘,曰茶食。

满族有一种传统的“酸茶”,其实也不是茶而是一种酸米水。其做法是将苞米发酵至有酸味,磨成水面子装入布包内,加入清水淋出其浆水。将浆水倒入锅中,再加入大豆细面拌匀,烧开后盛入缸坛中,凉透即可饮用。此酸茶是满族人夏天的消暑饮料,味道酸甜可口宜人。

满族人世居的长白山物华天宝、物产丰饶。《吉林纪事诗》卷四载:

蓝靛、红花、萑苇、蓼芦之属,则亦无大异焉。果之类则出于松树之松塔,列入贡品。又拘奈、英我、乌立、荔友、欧李子、乌绿粟、桃花水、灯笼果、法佛哈、密孙、乌什哈、衣而哈目克,皆与他果名奇状异。而荸脐生淀中,人不知食。莲藕菱芡亦多有之。至桃、李、梨、杏、枣、樱、榴、苹果、沙果、核桃、羊桃、槟子、榛子、郁李、葡萄、山楂、柿子之属,则亦不逊于他州。

这些大东北丰富的树木果实和浆果,经满族人的巧手制作,便成了许多充满北方渔猎民族特色的饮料。

“乌立膏”,是用长白山地区特产的乌立制成的。“ 乌立”是满语,是一种灌木的果实。《扈从东巡日录》记载:“ 乌立,老鸦眼也。干柔叶小结实圆如珠,色紫而微酸,樵者采以止渴。尚方旧制,尝漉其汁为膏以错珍”。

“杜李子水”。杜李子即“棠李子”,又称“糖李子”,是一种树结的果实,为束状、粒小甘甜。《吉林通志》载:“ 杜,一名甘棠,移接梨树,结实甚佳”。满族人多在深秋落霜之后采摘,那杜李子晒干之后泡水喝,乃微酸亦甜甚是可口。

“温普蜜酱”。“ 温普”乃满语,即长白山区的山里红。秋天温普熟了,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满族人此时上山去采摘,洗净后用蜂蜜浸渍,冲水喝味道酸甜可口。此温普蜜酱即今天的蜂蜜山楂酱,清时是吉林的打牲乌拉衙门的主要贡品之一,深受清皇室的喜爱。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帝东巡关东时,还吟有《温普》诗一首:

山果还将山蜜浸,大于北地小于南。

实成露结而霜降,味合梅酸与蔗甘。

可口以教述庄子,状形却觉漏嵇含。

地灵气厚诚天府,动植飞潜物普覃。

这种温普蜜酱乃皇家及豪门富贵人士冲水之饮品,满族的平民百姓怎喝得起。平民百姓喝的是“温普木克”即“山里红水”或“红果汁”,其做法与温普蜜酱基本相同。

“温普木克”,是将山里红洗净去核,上锅蒸熟后放在太阳地儿晒干,然后存放起来。吃时,将山里红干片放入锅中煮水,然后,放入糖或蜂蜜即可饮用。此温普木克颜色鲜美,红若桃花甚是诱人,其味酸甜宜人,而且饮之有生津、润肺、健脾及帮助消化等功能。

“苏勒赫木克”,又称“梨坨水”,也是满族人常喝的饮料。“ 苏勒赫”乃满语“梨”“ 木克”即水之意。苏勒赫木克是将山梨切开、去核,用麻绳穿起串来,挂在房檐下晒干保存。食用时将山梨干先用水洗净,然后放在锅中煮水,煮好后加入糖或蜂蜜饮用。此苏勒赫木克不仅酸甜宜人,而且有润肺、平喘、止咳之功效。早年,满族人如家中有人咳嗽、痰盛,便会煮此梨坨水喝效果非常好。

早年,满族人生活的大窝集(森林)里,可食用的树果、浆果非常多,像衣而哈木克(草莓)、桃英(山丁子)、英额(稠李子)以及山葡萄、山樱桃、元枣子、山杏、红菇娘、黑天天、酸浆、甜浆等都是满族人常食之物,都是满族人加工后的原生态饮料。清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载道:

有果名衣而哈木克,形似小杨梅而无核,味绝佳,草本红藤,生于杂草中。又有果名乌绿粟,似橄榄,绿皮小核,味甘而鲜。又有名欧栗子,似樱桃 ,味 甘 而 酸 ,俱 木 本 小 树 。而 梨 子 虽 小 味 极 美 ,梨 与 葡 萄 做 酒 ,色味俱精。

用这些衣而哈木克(草莓)、乌绿栗(乌粒)、欧栗子(欧粒)及山梨、山葡萄等山果酿造的酒,度数不高且酸甜宜人。这对能喝善饮的满族人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酒,而是带有酒味儿的饮料而已。

满族与“茶”字有关的饮料很多,但都不是汉族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茶,权且称之为“土茶”吧!将野玫瑰花叶、达子香(满族称之“安期香”“ 安息香”等)叶、黄芪叶等晾干用来泡水喝。

奶茶,是满族一种传统的饮品,今人只知蒙古等族人喝奶茶,不知满族人喝奶茶也有着至少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满族入关之后,还把这一习俗带入了中原。清宫戏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太监、宫女为皇上和后宫嫔妃娘娘献上奶茶的情景。其做法是在小锅中加入马奶子或牛奶、羊奶,然后加入茯苓茶(用布袋装茶系好)及冰糖,煮开后即趁热饮用,奶香茶香混为一体甚是可口。

满族的饮料有几十种,皆充满着其浓郁的北方渔猎民族的饮食特色,彰显着大东北地区的民风俚俗和地域风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qKxk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