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不提起过往事追忆往事,你还记得这些经典的豫剧吗?

写这篇文章心情挺沉重,不知道如何说起?想起了故去的亲人,想起了曾经的点点滴滴,忍不住的心酸,慎终追远……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豫剧(包括曲剧、越调、坠子等都是河南的吧)。记得那时候,家里的收音机总是有放不完戏,什么《朝阳沟》、《风雪配》《
原标题:追忆往事,你还记得这些经典的豫剧吗?写这篇文章心情挺沉重,不知道如何说起?想起了故去的亲人,想起了曾经的点点滴滴,忍不住的心酸,慎终追远……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豫剧(包括曲剧、越调、坠子等都是河南的吧)。记得那时候,家里的收音机总是有放不完戏,什么《朝阳沟》、《风雪配》《倒霉大叔的婚事》、《金鸡引凤》、《三子争父》、《五福临门》、《李豁子的婚事》等等等等,整天咿咿呀呀的没完,让我烦的不行,她倒是乐此不疲,一天到晚听个没完。村里面有人家办丧事肯定要请戏班子的,必唱曲目《秦雪梅吊孝》、《陈三两》、《大祭桩》等。直到现在也保持着个传统只是增加《我爱我爹》哭坟等现代戏。小时候,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听妈妈兴高采烈的讲戏曲中的故事。譬如《墙头记》中年近八旬的张木匠因两儿不孝,两媳不贤,遭百般虐待,被推上墙头的故事,我至今还记得大怪拿算盘和他父亲算账的情景。又如:《白奶奶醉酒》白奶奶费尽心思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傻闺女嫁给憨公子的故事。(具体内容就不多加介绍了,免得被扣分,呵呵)戏里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的名字也是稀奇古怪,却又如此贴近生活,比如:大怪、二怪、五福、栓宝、曹张仓等等。总之那时候我虽然不喜欢听,却耳染目濡了许许多多的豫剧。后来有了《梨园春》,豫剧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可以这么说那时候家家户户看梨园春比当年看《雪山飞狐》时的劲头更大。大人们见面聊的都是某某某擂主唱的真好,昨天那个小孩儿把“栓宝”那段戏唱得实在太可笑了“你愿走,你就走”……《梨园春》不但把大家喜闻乐见的豫剧搬上了荧屏,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带动了一大批儿童喜欢豫剧,学唱豫剧,无形中为豫剧培养了接班人。扯远了,上大学时我给我妈买了能够插内存卡的播放器,里面全部是各种豫剧,她听过的没听过的都有,例如:《小老鼠告状》、《傻女婿拜寿》、《我爱我爹》、《花为媒》等等。此时二十多的我,也开始喜欢上了听戏,那抑扬顿挫的唱腔,或诙谐,或苦情,或喜悦或是互诉衷肠,一出出悲欢离合做为年轻人是我也是感动的一塌糊涂。例如:李豁子的离婚、再婚,《朝阳沟》“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你记得我叫你看刘胡兰;董存瑞为人民粉身碎骨;刘胡兰为祖国热血流干;咱看了一遍又一遍;你蓝笔点来我红笔圈;我也曾感动得流过眼泪;你也曾写诗词贴在床边;咱两个抱定了共同志愿;要决心做一个有志青年;你说过党叫干啥就干啥;决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你说的话你讲的话;你一字一句全忘完;想想烈士比比咱;有什么苦来怕什么难;你要远走你就走;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至于说唱呢,当时没敢唱也怕同学笑话。说到这些年,一个在外面打拼。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爷爷奶奶已经故去,父母也年纪大了,我却不能在跟前侍奉,更是让我喜欢上了豫剧。一方面,播放器我已经给母亲买了第三个,我又给母亲买了一个1T硬盘,里面放了好多好多,豫剧戏曲、电影、小品、梨园春视频等等,是我花费了好多心思和时间收集来的。以前她看的豫剧不是片段,就是单场,现在我给他收集的不止是全场,前传,后传都有。我现在打电话问她干嘛呢?不是听戏,就是看戏。这时,我的心略感欣慰。另一方面在外地偶尔听到豫剧,我就会驻足停留,他的听的是什么《花木兰》、《抬花轿》、《寇准背靴》。写到这儿,我想家了,想念我的亲人们了,就到这儿吧,我要听一会儿《老来难》(河南坠子)歇歇。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X5MRw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