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2原创《使徒行者2》:放下对归属的期待,是真正得到自由的前提

“放下对归属的期待,是真正得到自由的前提,但不意味着我与别人不再产生链接。相反,是与他人在更深处相遇时,我不再恐惧。”这是我对《使徒行者》中张家辉塑造的蓝博文的最终印象。 一个与警方失联的卧底到底面对着什么?这是我三年前初观这部影片时留下的
原标题:《使徒行者2》:放下对归属的期待,是真正得到自由的前提“放下对归属的期待,是真正得到自由的前提,但不意味着我与别人不再产生链接。相反,是与他人在更深处相遇时,我不再恐惧。”这是我对《使徒行者》中张家辉塑造的蓝博文的最终印象。一个与警方失联的卧底到底面对着什么?这是我三年前初观这部影片时留下的疑问。时隔三年,在《使徒行者2》即将上映之际,我三刷了第一部,从配乐场景到脑洞逻辑,还是想感叹其中的经典。说实话,我从未感觉自己真正看懂过这部片子,里面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但仔细一想将前后串联又觉得通畅无比,看了很多影评,都说张家辉胜过古天乐些许,但我却觉得,古天乐饰演的邵志朗才是把整部戏贯穿起来的那根线,为保护多年前救下的一个小女孩,是他一直游走于黑道边缘的理由,但他也有自己的执念,甚至已经开始向自己最好的兄弟伸出手。邵志朗最后说的理由是他不希望自己被拦在会议室外面,所以他开始动手了。其实不尽然,情同手足的兄弟之间真的在乎这点等级吗?邵志朗又是真的计较那些董事和保镖的眼光的人吗?不会,如果他真的在乎,那他就不是那个当年愿意放弃自己热血之路的少爷,如果他计较,那他就不是在危险时毫不犹豫给兄弟挡子弹的少爷。可人性总是复杂,连死亡都可以,却不敢面对两个相对的身份,警察和黑帮,邵志朗是自卑的,起码在蓝博文面前,他觉得自己的身份很脏,配不上那个干净的小女孩,以至于他都忘了,其实阿蓝和他一样都站在黑暗之下。世界上那些悲惨的结果往往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执念,就像撒了一个谎需要无数个谎去圆,踏出这一步,他也无法回头。少爷从没想过要和阿蓝站在对立面,但他这么做了。当一切结束,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人有情,故而决定了人在面对各种事情时,难免会产生悲喜的情绪。影片中张家辉饰演的蓝博文是一个谋算心机、性格缜密的人物,结局也是难逃一个情字。蓝博文一出场就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捉弄游戏,他计划缜密,每一步都不出丝毫差错,却被警察盯上。后来在警局问话中,也可以一句话指出QSir的刑事情报科的身份,智商140,有很好的反侦察能力,却一直没有主动联系警方,说明他一直在等,等一个可以完成他心中所愿的机会。直到去了巴西,时机成熟了,他才开始联系警方,少爷的行为何尝不是在他的算计之中呢?他需要少爷这样扑朔迷离的角色在身边以掩饰自己的卧底身份,在暴露自己之前也要先在少爷耳朵旁边开枪,造成暂时失聪,才开枪给警方透露消息。可是机关算尽,也没算到自己有多看重这份灰色地带的兄弟情谊。阿蓝一直用自己方法保护少爷,他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回到光明那边,如果那一天到来,他需要做的就是端毒品这条线,所以他一直拒绝少爷涉毒,也不让少爷去巴西,因为他早就知道巴西是个圈套,可是当他得知郭铭要杀少爷,他还是决定把少爷带在身边。最后甚至作为一个警察卧底为了守护反派兄弟而牺牲自己,影片中把这份情谊放在灰色地带,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以此挑战普世价值。再看电影时,会听到很多关于影片内容的猜测和评价,看到这样一条很有意思,它自问:蓝博文为什么不主动联系警方,自答:是因为暗藏私心。前后逻辑说得很有道理,确实在时间线上,阿蓝是在看到少爷手机里的康氏密码之后联系警方的。关于这一言论是真是假我们暂不深究,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导演想呈现给我们的那一面,而每个人对于影片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在与警方失联的这一段时间里,阿蓝作为卧底,作为康警官的儿子,到底经历什么?就像开头所写道的那样,放下对归属的期待,是真得到自由的前提。那段时间,他是释放的也是隐忍的,而陪在他身边的不是那些警方高层,而是少爷。最后也是少爷让他重新拾起对归属的期待!《使徒行者》意犹未尽,三年之期却已满,原班人马携手回归,你期待第二部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qNWR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