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王菲当王菲遇上姜文:爱,生于无惧

王菲 《偶遇》 Ⅰ 这应该算是2018年度最受期待的电影了——姜文执导并主演的影片《邪不压正》,未播先热。 汇集彭于晏、廖凡、周韵等实力演员,势必将在《我不是药神》的观影热潮中蓄势待发,开启其“民国三部曲”的最终篇章。 作为一部武侠
原标题:当王菲遇上姜文:爱,生于无惧王菲《偶遇》Ⅰ这应该算是2018年度最受期待的电影了——姜文执导并主演的影片《邪不压正》,未播先热。汇集彭于晏、廖凡、周韵等实力演员,势必将在《我不是药神》的观影热潮中蓄势待发,开启其“民国三部曲”的最终篇章。作为一部武侠动作片,其中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与周韵饰演的关巧红这段爱情主线,却贯穿整部影片。电影作为三部曲的终结篇,此次姜文第一次推出了宣传曲《偶遇》。这首音乐改编于EricCoates的《ByTheSleepyLagoon》,在制作之初,姜文便坦言这首曲子只有一个人能唱。那就是王菲。许久未听到王菲的新音乐,清幽的声线配合着影片的故事情节,竟让我觉得这场必然的偶遇来得是多么纯粹。听着这首曲子,竟让我不禁想到18岁的王菲。从到香港学音乐,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不管是音乐、爱情、亲情,她都是和这首《偶遇》的词一样:不计较毁誉,灵魂滋润身躯。她就像那一场风,始终让人猜不透方向,不按照常理出牌,特立独行,她有着自己的方式,不迎合,命运的帆始终坚毅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谁叫她是王菲。Ⅱ2016年12月30日,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其实当时并未下雨,胸中也了无湿意。可是那天,我竟然觉得十二月的冷风吹得还挺可爱。那天,对于很多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眠的夜晚。我早早地和大多数人一样守候在电脑旁边,从来没有一场演唱会引起了世界广泛地关注,所有人都在慢慢等待,等待她的身影破雾走来,等待她的幻乐一场。尽管在此之前,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喧嚣不息,炒作的高昂票价和网络上大肆流传的崩盘论无不让这场演唱会蒙上了越来越神秘的黑色面纱。看戏的人只等当天,揭露下来到底是什么模样。然而最终,演唱会现场坐无缺席,免费直播同步全球166个国家,总观看人数达到2000万人,累积总播放量3.5亿次,并且利用先进的VR技术,让不在现场的人也能又亲临现场的体验感。这场被无数人冷嘲的演唱会,给出了世人最漂亮的答案。这场演唱会注定在华语音乐史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如同她的名字——王菲。她说她办这场演唱会的初衷,就是希望打破传统演唱会的时间、人数、场地的限制,让世界各地的乐迷,能够一起走进她的音乐世界,创造历史,一起幻乐一场。我记得当时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看着她在广阔的音乐空间里歌唱,随着旋律轻轻舞动,唱着熟悉的一曲曲《百年孤寂》《催眠》……她眼眸清亮,今晚是属于她的,而她是属于我们的。Ⅲ我一直觉得,从刀光剑影里归来的人,依旧能够如同往日清晨的梦境般生动鲜明,不沾染一丝尘世的琐碎,难能可贵。每颗心都会年轻,难的是一颗心永远年轻。然而王菲,她一向如此。缔造了华语音乐史上无数的神话,即使人不在江湖,江湖也处处都是她的传说。开展几段世人瞩目轰轰烈烈的婚姻恋情,媒体的捕风捉影和大肆报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流言蜚语不断,质疑此起彼伏。可是王菲依旧云淡风轻,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外界的置评不予理否。这种看似无所谓的态度,但实际上是锋利地有棱有角,一句爱谁谁道尽了她的洒脱和特立独行,凡夫俗子又怎能读懂她的生活方式。我最喜欢王菲的其中一点就是对于爱情的态度,爱了就是爱了,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愿意为你付出,就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即使等到爱情消失了那天,也能干净地微笑地释怀再见。不评判感情的对错,不计较任何的得与失,保留每一段感情最后最透明的澄净,这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殊不知,在感情中,世人总是会被折磨地晕头转向,忘乎所以。而王菲,一直都活的很通透洒脱。她不发一语,但清风、凉雨、落花,暖阳无不替她言语。Ⅳ世人都觉得她的爱情里前卫大胆,但是明明这种前卫大胆是从她骨子里透出来的,是她与生俱来的气质,这也直接反映在她的音乐创作中。18岁的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要做音乐,即使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去香港搞音乐。不满足与商业音乐的操盘介入,想做出属于自己态度和味道的音乐,然后真的走出了一条菲式之路。她天生是属于音乐的,拥有了一幅独一无二的嗓子。声线虚无幻化、空灵婉转。带着一丝飘逸地淡漠地氤氲的细腻,每首歌被她演绎,总是会散发出属于她的专属印记。1993年——2003年这十年,是属于她的黄金十年。多种音乐风格游刃有余地被尝试演绎,并且参与专辑的词曲创作,她打造了她自由象征意义的音乐之旅。这些音乐在当时的音乐主流是另类的、是先锋的、是前卫的、更是丰富的。但是她成功了,她的音乐影响了当时整个音乐文化,涟漪不断,改写了整个音乐潮流。其中1996年发行的专辑《浮躁》,王菲坦言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张专辑,但是实际上,这张专辑在当时的销量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在日后,这张专辑却被认为是王菲专辑中的巅峰之作。王菲包揽了这张专辑的大部分词曲创作,个人痕迹较为明显,王菲在这张专辑是自由的,任意地徜徉在她的音乐世界中。这张专辑即使放在今天,也特别值得玩味。其中《哪儿》、《想象》打破了文字限制,自创的呓语式哼唱,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够先锋前卫了,要知道,如今萨顶顶龚琳娜式的音乐演绎出来的时候国人都难以接受,引起巨大讨论。王菲当时创作的时候认为:有的时候,歌词是没有必要的,音乐应该打破国界限制,让人感到共通的意境。她的音乐理念无疑是超前的,在当年的商业音乐市场的对比下,这无疑是突兀的,光怪陆离的风格惨遭市场的滑铁卢。但是在日后,这张专辑的价值慢慢被发现肯定,好似沧海遗珠,光芒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终究是掩盖不了的。Ⅴ诸多的歌曲,时过境迁,但是在今天依旧在听起来个性十足。她的世界仿佛与外界喧嚣无关,关了一扇窗静静地进行着自我的音乐创作,任其畅游。不在乎外界对她的评价,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她忠于自己,选择做自己,做这个独一无二的王菲。不管是爱情,还是生活,还是音乐,她真的活得像个高中女生般,无畏无惧,永远年轻,永远真实,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喜欢她年岁之久的原因。因为我们总是在现实的激流中难以抽身,做自己真的很难。而王菲,她做到了,甚至创造了属于她的时代,影响了一个时代,成为了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我想,我用再多的言语也无法准确地构架出她的身影。夹裹着岁月的余韵,却如同18岁的希翼驻留,当时间默默无语渐渐流散,流过我们窗外的淡淡的水迹。那一曲空灵的余音,还在阳台上缭绕,一声一声,一年一年地沉淀着我们的心绪。作者|阿楠图片|网络稿费优,有意向者请加mu-mutong添加请备注:作者,且附带作品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xzBwZ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