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森学会博物馆博物馆和儿童史密森学会如何发展幼儿教育?

7月5日、6日,“共享·创新:2018‘博物馆儿童教育’论坛”在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举行。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载体的公益机构,在培养儿童兴趣、满足儿童发展需求、探索儿童教育等方面自然是背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利用现
原标题:博物馆与儿童|史密森学会如何发展儿童早期教育?7月5日、6日,“共享·创新:2018‘博物馆儿童教育’论坛”在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举行。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载体的公益机构,在培养儿童兴趣、满足儿童发展需求、探索儿童教育等方面自然是背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不断研发和开设针对儿童的课程及教育方式。藉此机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就博物馆儿童教育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其中,美国史密森早教中心创始人、早期教育和博物馆教育专家SharonShaffer,荷兰国家博物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国际儿童博物馆协会前主席AnnemiesBroekgaarden,美国夏威夷儿童探索中心创始人、理事长LorettaLukeYajima和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旎做了精彩丰富的主旨演讲,并对现场提出的各式问题作出了各具深意的回答。弘博网为此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为广大读者提供一轮来自该论坛的深度知识观点与特别的实践体验。第一期,弘博网将为你全方面还原SharonShaffer的博物馆儿童教育探索之路,以及她对于儿童早期教育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独到见解,还有美国部分传统博物馆中儿童教育活动的案例分享。专业+热情:博物馆儿童教育初体验1988年,美国史密森学会邀请Sharon创造一个全新的博物馆儿童教育模式,这也是史密森学会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思考如何通过博物馆来服务儿童。于是,史密森早教中心应运而生。起初,教育并不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博物馆最早服务的也都是学者专家和社会精英,完全没有意识到儿童教育的独特性。虽然早在1901年,史密森学会就在史密森古堡中建立了服务于6-20岁人群的儿童室,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爱。在此项目开展之初,还引起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一些质疑。Sharon在史密森学会工作的24年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尝试,建立起了儿童博物馆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接触博物馆的藏品,接触历史、艺术、文化,也让曾经的质疑者对此改变了看法。编者注: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ion)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门博物馆机构。它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JamesSmithson)遗赠捐款,并根据美国国会法令于1846年创建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目前学会下设有十九所博物馆和一所国立动物园。从真诚尊重到鼓励创造:如何做好早期儿童教育Sharon所创立的儿童博物馆教育模式,是在儿童早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脑科学家通过研究大脑生理结构发现,在人生早期就有着丰富感官体验的儿童,他们神经元之间的永久性连接会发育得更好。儿童成长到5岁左右,85%的智力、性格和技能都已经塑造完毕了。这也从科学角度印证了儿童早期教育至为关键。儿童早期学习特点那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儿童早期教育?1.尊重儿童儿童教育者要把孩子视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向孩子展示出来我们的尊重,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他们进行充分的互动。还要展现出我们对孩子真诚的兴趣,认真对待他们的问题,共同创建一个充分信任的、正面的学习环境。2.亲身经历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创意和特点。教学的过程是让孩子有事情可做,而不是让他们有东西可学。儿童要通过“做事情”的亲身经历来学习,而学习的目标是让孩子能够积极地去思考。3.把控难度“Whatachildcandotodaywithassistance,shewillbeabletodobyherselftomorrow.”-LevVygotsky一个孩子今天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的事情,明天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我们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让他去做事、学习。不管是在学校、博物馆还是在家庭,让孩子在他舒适的范围内去学一些东西,他之后便可以独立去掌握一些技巧。教育者可以进行辅导,但不能够让孩子勉强去学一些超过他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要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支持并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完成。4.“玩”中取胜通过玩耍,孩子可以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和新鲜想法。孩子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去扮演角色,还可以学会遵守规则。这些玩的过程都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也许大众并没有认识到“玩”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强调的就是“玩”的重要性。5.注重过程“Knowingisaprocess,notaproduct.”-JeromeBruner认知是一段过程,而不是一个产物。知识的积累是有过程的,学习就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新的想法、新的体验,会和我们已有的经验进行匹配。两者结合,就会形成新的感悟和新的知识。例如这个女孩以前有观察建筑物的经验,但是当她第一次用积木建建筑物的时候,她没有一下子就做好。她要理解平衡和对称,还有直线和不同的结构,要结合她以往各种各样的经验,再加上她新学的技能,去亲自动手建一个建筑物。6.创造至上“Theessenceofcreativityisfiguringouthowtousewhatyoualreadyknowinordertogobeyondwhatyoualreadythink.”-JeromeBruner创造力的本质是如何利用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去超越之前想过的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力尤为重要。创造力就是从已知中汲取灵感,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时,教育者很容易在学校里忽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博物馆就要让孩子去解决问题,并看到各种不同答案的可能性。儿童大多都好奇心强,我们就要积极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探索发现“Whenyouteachachildsomething,youtakeawayforeverhischanceofdiscoveringitforhimself.”-JeanPiaget当你去教一个孩子某样东西时,你就永远剥夺了他探索它的机会。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感知去探索周围的环境时,学习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通过探索和发现,让孩子在接触新信息的基础上,自己采取行动,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内化,从而把新的信息变为自己的知识,让自己变成信息的所有者。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多发现、多探索,自己去探寻答案和知识。从自主探索到问答交互:博物馆如何做儿童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理论基础上做出的博物馆儿童教育方法,既关注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包含了博物馆场所的独特属性,让孩子可以在博物馆中有不同寻常的学习体验。1.感知·参与孩子的学习必须让他们主动去参与,让孩子有更多的互动,使得身体和精神都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和物理世界有更多的连接。孩子会用他们的五官去感受他们的世界,去理解周边的世界。2.游戏·探索游戏对于博物馆教育也非常重要。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探索发现、想象创造。所有非常重要的认知和社交技能,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3.问答·交互博物馆教育者可以主动与孩子进行交互提问,或者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来鼓励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意想法。这种提问方式,不是罗列问题的逐一提问,而是通过与孩子的一问一答,形成一个交互过程。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和这些展品建立起个人的联系,也可以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相互交流、相互分享。还可以通过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为这个艺术家,在空气当中用手画出各种形状,这就是儿童早期的审美培育。从咿呀学语到亭亭玉立:博物馆的儿童观众群体对于0-12岁的儿童来说,与这个世界的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智发展程度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区别对待,分阶段处理,方能达到最佳效果。1、婴幼儿:大胆感知通过互动艺术装置,婴儿观众可以上手去戳、拉、划,注重感官体验。配合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对于婴幼儿学习来说,堪称完美。2、学步儿童:重在享受对于大多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进入博物馆。他们会带着兴奋和热情,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一边触摸,一边享受这种美妙的体验。3、学前儿童:互动探索学龄前儿童正在以他们的方式学习并探索这个世界,也逐渐有能力在博物馆的互动项目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4、小学生:始于观察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theFieldMuseuminChicago),小学生可以参与到博物馆的项目中,并通过地图指南在馆中进行探索。图片来源于德雷塞尔大学自然科学馆官网,拍摄自MeredithDolan/ANS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自然科学馆(theAcademyofNaturalSciencesofDrexelUniversity)收藏中心,小学生可以近距离仔细观察昆虫标本,为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亲自接触观察自然标本的机会。从亲子乐园到角色扮演:博物馆具体案例分享理论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科学的理论对实践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美国各地的博物馆,在儿童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各种有益的尝试。1、传统展厅内的教育活动在美国亚特兰大的海伊艺术博物馆(HighMuseumofArt),两三岁的孩子模仿艺术作品中的形态,“播放”留声机,并假装在一个比真人还大的键盘上演奏音乐。这个就是专门围绕主动学习而设计的活动。2、亲子探索区(奇妙乐园)孩子和家长可以在此区域内,通过亲手触碰玩耍此区域内的展品复制品或相关教具,培养对博物馆的兴趣,从而进入馆内进一步参观。3、专门展览除探索区外,博物馆还可以专门为孩子设计展览。图片来源于史格博文化中心官网,拍摄自GrantMudford史格博文化中心(theSkirballCulturalCenter)的诺亚方舟展,让孩子去亲身体验,在巨大的“船”中自由爬行,并触摸由各种材料制作的奇形怪状的动物。4、教育活动室图片来自于波士顿儿童博物馆(BostonChildren\'sMuseum)官网,拍摄自JoelHaskell教育活动室不一定专为儿童设计,而是为那些不适合在展厅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而做。例如很多博物馆都会举办的“亲子手工绘画”活动,就是不宜在展厅而可以在活动室中进行的项目。5、探索自然图片来源于菲普斯温室植物园官网在菲普斯温室植物园(PhippsConservatoryandBotanicalGardens),孩子们通过感官体验来探索自然。在夏令营项目中,植物园为两岁的孩子提供住宿场地,让他们在此探索奇妙的虫子、童话般的花园和美味的水果。6、故事讲述图片来源于德雷塞尔大学自然科学馆官网,拍摄自MikeServedio/ANS讲故事是博物馆内很流行的一种体验活动,也可以对博物馆的专业收藏进行生动的介绍。在图中的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自然科学馆(theAcademyofNaturalSciencesofDrexelUniversity),工作人员正在给孩子讲小刺猬的故事,孩子可以了解到很多科学上的、标本收集制作的知识。7、角色扮演图片来源于史格博文化中心,拍摄自SteveCohn在史格博文化中心(theSkirballCulturalCenter),孩子们在听过诺亚方舟的故事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想象着方舟前后摇晃的情景,并随着想象中的海浪进行移动,通过自身运动来真实地体验这个故事。8、提升技术技术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也在考虑,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和社交媒体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有更加投入的体验。展望未来:深入研究+国际合作为了让孩子在博物馆内有更高质量的体验,博物馆儿童教育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我们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去了解孩子早期的教育。在和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同时,博物馆机构内部也需要进行自己的研究。除此之外,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网络也至关重要。各方之间可以通过合作为博物馆儿童教育创造更加好的环境,更好的未来。整理自论坛现场速记及Sharon演讲PPT文中图片如未特别说明,均来源于网络作者:Mary编辑:Mary#Mark仔#大侦探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2DOre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