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美术馆2018展览川美虎溪校区丨最爱罗中立美术馆

四川 美术学院在 重庆 有两个校区,一个是虎溪校区,另一个是黄桷坪校区。 坐轻轨在 大学城 站下车,建议步行到川美,也就两公里左右的路程。 穿过热闹的熙街也就到了,川美的大门独具设计感,水泥墙面刻满了各届毕业生的名字,波浪形路面,彩色的
原标题:川美虎溪校区丨最爱罗中立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有两个校区,一个是虎溪校区,另一个是黄桷坪校区。坐轻轨在大学城站下车,建议步行到川美,也就两公里左右的路程。穿过热闹的熙街也就到了,川美的大门独具设计感,水泥墙面刻满了各届毕业生的名字,波浪形路面,彩色的马赛克梯田,一把美工尺伫立在中央,在大门口就能感受到学院浓浓的艺术氛围。我的第一站是虎溪公社的一条隧道,进了大门往右手边走200米的样子。这条隧道让我想起了厦门大学的芙蓉隧道,只是隧道的灰色墙面让我觉得有点惊讶,原本以为这里也会画满涂鸦。迎面而来的学生在隧道中呈现出一个个黑影,拍出来还有些科技感。表妹不会用单反,开始跟她讲起了相机基本操作,在这里一待就是一个小时。据以往经验,只要有耐心,总能拍到喜欢的照片。在隧道里时不时有学生走过,抓住两个帅气的小哥哥。川美虎溪校区在建立的时候在“拆除”和“保留”上找到了折中的方式,既满足建设所需的拆迁,又留了许多乡土的记忆。这里还保存了原来的十二座浅丘和两条谷地,学校有农田有池塘,建筑隐藏于山体之后,最大程度地保护与呈现场地的地貌魅力与原生态景观。虎溪校区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当属罗中立美术馆了。几何线条的建筑,五颜六色的马赛克墙面,就像是一件艺术品般耀眼。第一次来这里,被墙面的各种图案吸引,犹如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的兴奋。据说当年参与修建的还有川美的几十个学生,墙面每平方的造价不到90元,佩服美院学生的创意。沿着建筑向前,很多游客也特意过来打卡,在彩色的墙面下大家都开始各自凹造型。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给妹妹拍一张,让她照着拍。虽然快门死的有些惨烈,不过最后总有满意的。旅行中需要这样自娱自乐的精神,为了满足臭美的本性。几乎把能想到的动作都做了一遍,要知道这墙面真的很出片,建议穿浅色的衣服过来拍。建筑每一处的图案都有所不同,贪心的想把它全部记录下来。罗中立美术馆中又分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收租院陈列馆和罗中立美术馆3个馆。每天10:00-17:00免费对外开放,周一闭馆。从大厅进来需要过安检,场馆很大,想着先去罗中立的手稿展看看,有电梯直达3楼展馆。罗中立曾经担任过川美的院长,同时他也是川美毕业的优秀的艺术家,这个美术馆出自他的设计。美术馆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也是实至名归。展馆里很多罗中立的手稿,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父亲》。《父亲》原型是大巴山一位老农民。罗中立出生于重庆一个工人家庭,他承袭了父亲在美术方面的爱好。作品前面的雕塑也是栩栩如生,以前学画的时候还临摹过这幅作品呢。面壁十年,穿墙而过。大概是在表达对艺术的追求,任何事物的参透都需要时间和过程吧。虽然我也是被外面的彩色墙面吸引而来的,但还是推荐大家要进美术馆来看看。每一幅画作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和它独特含义,值得细细品味。从场馆出来发现一处墙面,又开始和妹妹一起凹造型了,有一种执着叫凑够九图。在场馆的后面有一处墙颜色以蓝色为主,又是拍了好一会才肯离开。感觉自己一不小心就消失在画中,妹妹对我的鸡血状态表示有点惊讶。川美教学区的涂鸦墙很多,处处彰显着学生们的创意,也跟着搞怪一下。不知不觉在学校玩了大半天,准备去学校大门拍几张就走,无奈下起了小雨。躲雨的时间让可以静下来欣赏学校的建筑。彩色的马赛克地面就像是梯田一般层叠起伏,是不是寓意学生能在稻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呢?川美的建筑总是有些稀奇古怪,把磨子搬上墙,亦或是把罐子种进土里,不循规蹈矩,多的是创意。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ByYp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