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推翻历史中国五大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推翻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堪称奇迹!

1.中国所有文献中都缺载的一个唐朝年号----该年号在穆宗李恒即位匆匆改元后又旋即废止并将之彻底抹除。曾有一位唐代赵姓女子的墓志在西安出土,铭文里出现了史书中从未记载过的“永新”年号,钩沉之后,竟带出了千余年前唐穆宗弑父夺位的一段隐事。那么
原标题:中国五大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推翻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堪称奇迹!1.中国所有文献中都缺载的一个唐朝年号----该年号在穆宗李恒即位匆匆改元后又旋即废止并将之彻底抹除。曾有一位唐代赵姓女子的墓志在西安出土,铭文里出现了史书中从未记载过的“永新”年号,钩沉之后,竟带出了千余年前唐穆宗弑父夺位的一段隐事。那么关于这一年号背后所掩藏的历史真相是什么呢?史料记载,元和十五年(820)正月二十七日庚子唐宪宗死,次日唐穆宗继位。旧史都说宪宗之死是由宦官陈弘志(庆)弑逆所致。据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此举乃是和穆宗弑父夺权有关。他分析储位之争,认为是穆宗弑父夺权,陈弘志奉命执行而独自背了恶名,以及举例说明此次改年号与唐代数次政变后改年号情况相同,而进一步认为这“永新”年号今已不见于任何典籍,说明“事属政局特殊变动”,“提前改元”,“但稍后感到如此做法易引起人们对帝位交替产生疑问,于巩固统治转型不利,乃又取消此永新年号而按正常办法在第二年正月三日辛丑改元长庆,同时将元和十五年二月五日丁丑赦文中改元永新之文字删除,其他文字中有永新年号者也一律窜易或毁去”。其后宋绶、宋敏求父子在北宋时编集《唐大诏令集》所见元和十五年二月五日赦文已是删除改元永新之本。这便使这段被史书蒙蔽千余年的公案得出正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匆匆改元又反悔的唐穆宗本想将仓促颁行的年号与弑父的往事一同抹去,然而改得了官修的史书,却改不了已然埋入黄土的民间墓志,碑铭中的永新年号随逝者长眠地下,千载之后重现人间,让尘封的遗事水落石出!2.《孙膑兵法》的出土:原来史学界一直有观点认为孙膑和孙子可能是同一个人。除了史书记载以外,也没有看到孙膑的任何著作。甚至有人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出土后,基本确定了两人、两书是完全分别存在的3.我们中学都学过《史记·陈涉世家》,其中记载秦法严苛,致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但是在1975年11月,在湖北省孝感地区云梦县出土了一批秦竹简,因为地下水的恒温作用,所以保存较为完好。经过考古学家整理,共计共1155枚,残片80枚,其中大部分是法律条文,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条。其中就有秦律中《徭律》部分条文的抄录,记载就有“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这段意思是为国家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也就是说,这一记录和陈胜吴广起义时声称“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截然相反,到底是秦律出错还是秦律的规定只是故作仁慈,实际并未执行,还是陈胜吴广故意扭曲法律,为鼓动起义而故意夸张了徭役迟到的惩罚,亦或是秦二世修改了秦法,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4.阿房宫: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阿房宫田野考古发现,在阿房宫的夯土层上根本找不到被火烧的红土。找不到红土就证明阿房宫根本没有被火烧的考古学证据。看报道当时考古队队长李毓芳都不敢把这个结果公布,阿房宫被项羽所烧已基本成为共识了。最后等整个田野考古结束后,综合各方面证据,阿房宫根本就是一个烂尾楼,刚刚开建,也不存在被火烧的说法。楚人一矩,可怜焦土也不过是后世人的想象罢了。5.秦始皇陵的K9801陪葬坑:9801号坑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铠甲坑\'\',在发掘这个陪葬坑之前,很多学者的观点是认为秦代无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头盔,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在之前的考古发掘中,并没有秦代头盔的痕迹,就连之前兵马俑的发掘中,也只见到兵马俑身上的铠甲和武器,但并无头盔;其二是在文献中对秦军将士作战的记载也是不带头盔的,所以有“科头锐士”(大意是说不带头盔的英勇将士)之说。通过对K9801陪葬坑的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石质铠甲和石胄。据初步统计,在约70平方米的过冬内清理出了87领石甲和43顶石胄,这些甲胄基本上没有经人扰动,这是首批重见于世的秦代甲胄实物,以石质为原料的甲胄在古今中外更是闻所未闻。K9801铠甲坑的发掘推翻了之前学界对于秦代无胄的看法。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XOVy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