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原谅堕落,迟早会被堕落命中

一 今天听到一个血淋淋在劫难逃的故事。 朋友在单位面试一个女孩——肤白貌美大长腿,看简历也是亮晶晶的。其中有一条是“6—8月在《嘉人》杂志专题组实习”。 很巧,朋友的闺蜜当时正好在《嘉人》杂志专题组当总监。于是微信悄悄问闺蜜:这人在你
原标题:原谅堕落,迟早会被堕落命中一今天听到一个血淋淋在劫难逃的故事。朋友在单位面试一个女孩——肤白貌美大长腿,看简历也是亮晶晶的。其中有一条是“6—8月在《嘉人》杂志专题组实习”。很巧,朋友的闺蜜当时正好在《嘉人》杂志专题组当总监。于是微信悄悄问闺蜜:这人在你那实习过吗?闺蜜回:在。但她在我们那就实习了一个月,并没有做什么具体的事儿。不过大家还是蛮喜欢她的。6—8月……一个多月?这不禁会让人打折一些印象分。但作为过来人,这还是好理解。就像当年有实习生会希望我们在作者那给他署个名,即使他可能啥也没写。实习嘛,除了适应工作,学习点东西,主要不就是混混资历,混点成果好找工作?所以,即使遇到偷偷把实习时间写长些的,也不认为是人品问题,而是觉得风气如此,情有可原。于是朋友开始跟她聊工作。由于她简历里就两段实习经历,所以就着重问了她在《嘉人》的工作:你在《嘉人》有做过什么选题吗?女孩说做过一个专题,做“创新女性”的专题,被分配到采访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朋友就问:那你采访到她了吗?女孩说:采访到了。怎么采访到的?我先是从网上找到他们公司电话联系,他们不同意,我就又去他们公司找了他们公关部,最后采访了。然后,这女孩就开始详细地描述如何采访拍摄,如何做稿,如何被总监打回来修改等等等等……说实话,朋友在时尚圈做了14年专题编辑,对这一套太熟了。听起来,仿佛没有什么问题。高潮来了。朋友送走这个女孩之后,又给闺蜜发了条微信:你们那条胡玮炜的稿子是这个女孩写的吗?闺蜜很震惊:那次摩拜正在融资的关键期,不接受任何采访,她从哪采访胡玮炜,写什么稿子?说完,把当初那期的杂志版面发了过来。黑人问号脸!刚刚面试的,是个什么鬼?二记得当初自己开公司那会儿招进来的全是年轻人,那时都是些八五年前后的人。就像现在很多人说九零后一样,我有回开会时说:你们八零后就是不靠谱。会后,我的合伙人特意跟我说:要信任年轻人。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们嘴上不都还没毛嘛……你并不是一生出来就是今天的老王,不也是嘴上有毛了,才成了现在的老王?虽然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对,但总觉得他说的和我想说的不是一回事,我说的不靠谱,还不仅仅是工作做不到要求……而是……当时我没想好。若干年后,我终于总结出来当时我的“不靠谱”真的的核心意思是什么。那就是——他们的不靠谱不仅仅是能力和经验的欠缺,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道德的缺位和人品的碎裂。工作不爽了,招呼也没有一个就偷偷回老家了;稿子交不出来,关机找不到人了,再打通电话,他说“我已经在去云南的路上了”;先定回家机票再来请假的;直接撂挑子不干的……这些都是因为“嘴上没毛”造成的不靠谱?不!这是哪都没毛的巨婴啊!为此还和朋友抱怨过一番,朋友安慰道:都一样……都一样……我就奇了怪了,组团堕落就该原谅?就不怕砸到自己?呃……我坚信,迟早会砸到自己。三鉴于当下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现实,其实很多人已经非常宽容了。就像我们对于诚实的要求,仅仅是你的简历注水可以,镀金也可以,但更多时候我们还是会遇到刷新底限的人。就像上头那位“肤白貌美”,已经不是简历注水和镀金的问题了,而是彻头彻尾的无中生有,偷梁换柱,还要自己加戏,倒是投入得很。就像朋友的领导听完这个事儿说:现在什么面试都没有背调重要。这是一句充满社会经验的总结,却又透着那么多无奈。想来,能说出这句话,他定是见过太多假简历,听过太多好故事吧。可能对于“肤白貌美”来说,她永远也不会知道这次面试她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没准还会傲娇的想:不录用我,是你们的损失。但我却在想,如果今天当面揭穿了她呢?她会觉得自己说谎不对吗?更可能的,她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吧。而给她如此硬气想法撑腰的,应该就是她放眼望去,像自己的人比比皆是。四大多数时候,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当事人会说,风气如此,我有何错?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流合污,只会让流越来越污。刷数据、酒店卫生问题、视频安全问题,疫苗造假……若追起源头来,不也都是从一个个简历造假开始的么?都说了,原谅堕落,迟早会被堕落命中。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njML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