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正骨丨颈椎病怎么选锻炼? 认准4个原则,这些运动都要警惕!_动作_颈部_过程

《医林正骨》栏目由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教授及其团队倾力打造。 正文共计1755字,阅读时长大约3-4分钟。 锻炼,是颈椎病护养当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面对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大家常常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 医生, 瑜伽还能练吗? 我还能

《医林正骨》栏目由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教授及其团队倾力打造。

正文共计1755字,阅读时长大约3-4分钟。

锻炼,是颈椎病护养当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面对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大家常常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医生, 瑜伽还能练吗?

我还能接着打羽毛球吗?

网上这个动作对我的情况有帮助吗?

有时候,一天门诊下来,我们就能遇到十几种不同的锻炼方式,还有不少人出现 越锻炼脖子越痛的情况。

那么,它们到底能不能做?

面对如今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锻炼方式, 的确难以有一个涵盖所有锻炼的标准答案。

然而,针对某一类颈椎病,

锻炼挑选的原则是有迹可循,

可供大家参考的!

本期专栏,我们就来接着跟大家聊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它锻炼原则是什么?该怎么选?

即便是同一种颈椎病, 致病因素不同,锻炼挑选的原则也有所不同。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主要分为两种: 椎间盘突出和神经根管狭窄。

原则一

颈椎间盘突出者

少过度低头

对因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的患者来说,过度低头不但会 对颈椎造成较大的压力,还会使 颈椎间盘突出加重,进一步压迫神经根,诱发或加重疼痛、麻木等症状。

不少颈椎病患者,都知道做“低头族”对颈椎不好,日常生活中都从姿势进行了调整,但在锻炼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点,例如以下两个常见的锻炼:

米字操

画“竖线”过程中,存在低头动作

流行已久的颈部锻炼方法“米字操”,头“画”竖线的过程中,就有头颈部前屈的动作,做得越勤快, 反复低头就越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加重。

颈肩拉伸

通过过度低头和仰头实现拉伸

网上一些颈肩拉伸的教学中,就有不少通过 反复过度低头、仰头进行拉伸的动作,同样也不适合这类根型颈椎病患者。

原则二

神经根管狭窄者

忌过度仰头

“低头对颈椎不好”几乎是人尽皆知,而 “仰头导致疾病加重”的坑,很多颈椎病患者却都踩过。

对因神经根管狭窄导致神经根受压的患者来说,如果患病期间,头部持续过度后仰, 原本就狭窄的神经根管和颈椎椎管容积会随之减少, 神经根受到的压迫和刺激就会进一步加重,后仰的幅度越大,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诱发或加重相关症状。

尤其是存在根管狭窄的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更要注意警惕,有时候轻微的仰头可能也会导致症状的明显加重!

以下是一些常见 可能存在头颈部过度后仰的锻炼:

羽毛球

在 吊高球或接高球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 头部后仰的动作,且为了迅速反应,往往头颈部活动较为剧烈。

篮球

在篮球运动中,多次 仰头投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持球上篮时头部后仰得最厉害,其次则是后仰跳投。

瑜伽

跟球类运动比起来,瑜伽的运动量小,且动作轻柔,但同样不可放松警惕。不少瑜伽动作中,都存在 较长时间的仰头动作,例如眼镜蛇式(左图)、骑马式(右图),都有可能在锻炼过程对患病的颈椎造成伤害。

骑山地自行车

很多人骑行锻炼时,会选择山地自行车。它们在设计上,往往车把比坐垫要低。骑行过程中,骑行者会被迫出现长时间 上肢前倾、头部后仰的姿势。

原则三

少左右甩动脖子

既然不能前后过度活动,那么左右甩头的锻炼动作可不可以多做呢?

答案是: 不建议。

很多人喜欢在久坐脖子僵硬的时候,左右甩脖子,发出“咔咔响”,越是“咔咔响”就甩得越频繁,越厉害,孰不知这样会 对颈椎的稳定性和原本就受压的神经根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甩头过程中,原本僵硬而紧张的颈椎肌肉得到拉伸,会觉得舒服,但颈椎的不稳、椎间关节的错位却因为这个甩头动作而加重,同时还会 加重对神经根的摩擦和刺激,引起神经根微小创伤,造成神经根的病理损害,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除了日常这样的左右甩头外, 甩头动作还容易出现在各类舞蹈当中。因此,喜欢跳舞的根型颈椎病病友要尤其警惕其中的甩头动作。

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的锻炼方式,大家可以遵循这一原则,看看自己日常锻炼是否踩中了以上的“坑”,并及时进行调整。

原则四

动肌肉,不动脖子

上述原则,主要是针对市面上某类锻炼“能不能做?”的解答。

而有没有哪一种运动, 是比较安全稳妥,且基本适合各类颈椎情况的?

有!那就是 保持颈椎中立位,在既不低头又不仰头的情况下,能有效锻炼颈肩肌肉的动作。

我们在临床上常给患者朋友推荐的林定坤健体八段功第一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就符合这一原则。

(点击图片,跳转教程)

在保持颈椎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上肢上撑动作,使颈肩肌群得到放松和锻炼,肌肉逐步变得强壮, 用以维系颈椎的稳定。配合自然而绵长的呼吸,还能达到 以意行气、以气引动的作用。

专题

合集

上期回顾:

医林正骨丨肩痛、手痛、手麻...那些不在颈部的“痛苦”,可能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关!

医林正骨丨陷入疼痛失眠恶循环?治疗后,她当天睡了个好觉..

医林正骨丨治疗颈椎病靠吃药?错!找对方法更重要!

下期预告:

下期专题,我们将接着跟大家聊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养护,包括“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止痛药如何吃更有效?”等常见问题,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如果你在治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困惑,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

来源:“林定坤工作室”公众号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1LkL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