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青铜器藏有必看之:青铜器的故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环就是冶炼而成,距今6700年。中国的青铜冶炼掌握的也较早,目前我国最早的冶炼青铜器为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也有5000年。青铜器也各代表中原、吴、楚的色彩。看到不
原标题:藏有必看之:青铜器的故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环就是冶炼而成,距今6700年。中国的青铜冶炼掌握的也较早,目前我国最早的冶炼青铜器为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也有5000年。青铜器也各代表中原、吴、楚的色彩。看到不少很有特点的器物,可惜的是有部分珍贵文物借展他处。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小学时候都学过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当然还有楚大鼎和鄂君启金节,可惜楚大鼎不让近看。楚大鼎有铭文十二字,开头有“铸客”字样,因此也被称为铸客大鼎,1933年出土于寿县楚王墓,抗战时期辗转于后方,五十年代才从南京运回合肥。该鼎规模较大,被誉为“能煮一头牛”。鄂君启金节是第一次看到,藏品送一线拍行:医三医捌叁灵医四二五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免税通行证,史料价值不菲。铸造于公元前322年,1957年寿县邱家花园出土,是战国中期楚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商品的免税通行证,自铭“金节”。青铜铸,竹节形。车节共146字,用于陆路,舟节163字,用于水路。目前铭文释义尚存在分歧。下面来了解一下其中几个代表:1: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2:铜镜,我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从文献资料看,按《轩辕皇帝传》:\"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楚辞九辨》:\"今修饰面窥镜兮。\"再从考古发掘资料看,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南尕马台齐家文化墓葬出土铜镜,充分说明我国古代青铜镜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四千年以前的齐家文化。龙纹铜镜3:爵——爵作为饮酒之器,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西周以后便罕见爵杯的踪迹了,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几乎不知爵为何物了。宋代以来,以古物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盛起来,人们才重新开始认识商周爵杯的原始面貌。西周青铜爵青铜剑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兵器。它一般是铜、锡合金冶炼制作而成的,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战国青铜剑以上都为青铜器常见物件,当然还有很多,例如:尊,炉,壶,方彝(yi)、壶、樽、卣(yǒu)、罍(léi)、瓿(bù)、觥(gōng)、盉([hé)、尊缶,角、觚(gū)、斝([jiǎ)、觯(zhì),钟、钲、铙(náo)、鼓、镦于、铃、铎,簋(guǐ)、盨(xǔ)、敦、互、聋、敦、豆、铺、盂等,就不一一介绍了,相互交流学习,小编乐此不惫。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GX5v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