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女主角宫廷剧女主角的“时代变脸”

刷屏热播的《延禧攻略》,在段子手的热闹调侃和追剧女孩们真情实感的吐槽中,以“年度大热门”的姿态,加入了“康熙年间宫廷故事”的“戏说宇宙”—— 《延禧攻略》中刚刚出生的五阿哥,是《还珠格格》中的永琪;《延禧攻略》中年轻英俊的男性角色傅恒在《
原标题:宫廷剧女主角的“时代变脸”刷屏热播的《延禧攻略》,在段子手的热闹调侃和追剧女孩们真情实感的吐槽中,以“年度大热门”的姿态,加入了“康熙年间宫廷故事”的“戏说宇宙”——《延禧攻略》中刚刚出生的五阿哥,是《还珠格格》中的永琪;《延禧攻略》中年轻英俊的男性角色傅恒在《还珠格格》中已是中年大叔;《延禧攻略》中的皇后和继后,则与《甄传》、《如懿传》的角色一一对应。吐槽和评论沸沸然。二十年间,我们看似依旧在“同一段戏说历史”中打转,但令观众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桥段和心态早已生变,一如宫廷戏女主角正在悄然“变脸”。渐无暖意的“宫墙”90后们对古装宫廷戏的“初体验”大多来自琼瑶。懵懂儿时的最初印象是《梅花烙》中的白吟霜,那时并没察觉女主人公“圣母”一般的人设,只记得一双柔弱动人的眼眸,让吵吵闹闹的孩子们也下意识地生出几分怜爱。她们是中国版的仙德瑞拉——柔弱善良,逆来顺受,对于爱情忠贞不渝。这样的女主人公也许体现着观众们对于完美道德的想象,并以承担苦难的命题许诺她的观众:坚守和忍让就能得到救赎,可以通向真挚的爱情。而可称“现象级宫廷剧”始祖的,便是陪伴了童年假期的《还珠格格》——其引发的收视奇迹,和小燕子的天真与荒唐一样,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如今看来,《还珠格格》中的宫廷其实是相对开放而自由的(尽管在今天看来实在有些随意)——来自民间的小燕子,将浓厚的市井气息带入了宫廷,她追逐爱情、渴望自由、频频碰壁,与伙伴们一道锲而不舍地从宫廷逃向市井。最终,市井征服了宫廷,小燕子以来自于“寻常巷陌”的强大生命力感染了乾隆皇帝,有情人终成眷属,宫廷恶势力受到惩治。那时的“宫廷戏说”显得宽和而淳朴,就连“惩戒”或“规矩”都显得生趣盎然,“宫廷”甚至在市井气的冲击中,最终成为温和之地。不过,《还珠格格》之后的“宫廷戏”被悄然剥去了暖意。宫廷渐渐被想象为一个更封闭、更等级森严、更不近人情的地方,困于深宫的女性们,再没有了眺望宫墙之外的权利。活泼肆意、能够飞出宫的小燕子不见了,不过,“白莲花”式女主人公依旧在国产古装宫廷剧中延续着。《宫·锁心玉》《陆贞传奇》等皆是如此,纵使在人心险恶的宫廷之中,这些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们始终有两个特质——善良、渴望爱情。至此,我们对女性的传统期许依旧没有动摇,一则以严格道德戒律自省,二则渴望强劲的外在力量,以“爱情”的方式将她拯救。而“白莲花”彻底沦为贬义,正是我们对“善良便可得到幸福”之期许的失望。事实上,这虽然并不是新话题——从圣经故事中“无辜受苦的约伯”,到亚里士多德的“善恶不必有报”,这样的失望终归直白而朴素,自此淋漓地展现于我们津津乐道的每一个桥段和细节。“黑化”故事是讲不长的《步步惊心》也许可称“黑化女主”的“先声”——女主人公若曦并不“坦率与天真”,也许算不上全然“善良”,堂然选择“以直报怨”。故事的色调似乎黯淡了下去——叹息与抉择、命运不可追索,一切似乎都是悲情的——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每个人都显得悲戚,似乎还有一丝矫情。于是,《甄嬛传》出现了,这是宫廷戏女主人公形象的真正“骤变”。甄嬛步步为营、手段高明;有恩必报、有仇必报;愿施善举、时刻警惕;至于“复仇”桥段,更是引起观剧热潮。对于熟知宫廷戏“套路”的观众,特别是年轻女性观众而言——相比于“白莲花”式的通过原谅和感化获得“自我胜利”,塑造无差别的“善良新世界”,以雷霆手段击败敌人,保护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的做法看上去更加可信。这与我们在职场、婚姻中所面临的实际压力是分不开的,在“甄嬛”的故事里,我们的熙熙热望是:怎样行动才赢得了生活。《甄嬛传》中的宫廷不再是背景,而是一则寓言。森严的戒备、尔虞我诈的疏离,便是当代人际焦虑的极端化展现。甄嬛是夸张版的杜拉拉——因为她没有假期,不能跳槽,一旦失败,丢掉的是荣耀和性命。这个被卷入人际陷阱的女主角,最终孤绝无援。这也许是身处“独世代”的我们对于“社交”的畏怯,试问在熙攘人群中拼搏的年轻人,有谁没有慨叹过“孤独感”,临万家灯火,徒然悲欢。不过,太过悲情的故事注定不可能长久地讲下去——没有爱情、没有信任的“甄嬛故事”,情节越是惊心动魄,内里便越是空洞灰暗。近几年,年轻观众更渴望在文艺作品中看到轻松愉快的正能量叙事。于是,宫廷剧很快转向了“大女主”与“甜宠剧”。“大女主”题材如《芈月传》《女医·明妃传》《楚乔传》等,将视角转向了女性角色的个人成长史,这一点是吻合于当代女性意识觉醒、要求性别平权、打破性别偏见的诉求的。但这些故事终究大抵落入了所有男性角色都对女主人公一往情深的“玛丽苏”套路,一味男强女弱、等待救赎的爱情关系,终究备受诟病。而“甜宠”宫廷戏则走了另一个路子:不要历史逻辑,不要戏剧冲突,不要人物的丰富性与成长性,只要排除万难,让男女主人公甜甜蜜蜜谈恋爱。《双世宠妃》《萌妻食神》等皆是这个套路,这种建基在大家都知道不必当真的设定上的爱情故事,往往风格清新可爱,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甜蜜日常令人看过不禁莞尔。但“甜宠”宫廷戏毕竟格局太狭窄,除了“一生一世一双人”,便容不下别的东西了。而爱情,早已不是当代女性自我实现的唯一方式,除了爱情,我们所渴求的还有事业、友谊与正义。“爱情”之外也许这正是《延禧攻略》在一众“康熙故事”中突围的原因。尽管《延禧攻略》的缺点很明显——智斗情节普遍不够高明,剧情逻辑也不严密,女主人公“主角光环”全开,但与此同时,这个故事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女主人公聪慧坚强,有正义感,总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化险为夷,因此,相比于“因爱得救”的故事而言,更像那个我们想象中“所向披靡的自己”。在这一点上,与“大女主”剧情相似之处是,越来越多“她”不再囿于两个人、一个家的爱情小天地,而是向更广阔的世界投注关怀,她们拥有事业,承担责任,肩负使命,追问信念。事实上,在近年的社会语境之中,这已然逐渐成为共识——我们不需要用爱情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是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重心与平衡。也正是这一点,使得现实中的观众感同身受。因此,这类作品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由于事件线不够扎实,而反“玛丽苏”亦为一种俗套,“注水”严重、情节拖沓等等,但至少具有了让女性与男性一样,成为历史主体、走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其中也存留着“甜宠”的叙事方式,“发糖”情节使整个故事流露出轻松温馨的味道。这样的作品也就突破此前国产电视剧只将夫妻误解、三角关系、婆媳争执当做戏剧冲突的陈旧套路,为电视剧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不仅如此,《延禧攻略》不再执着于爱情,而用更大的戏份去展现后宫中女性间的友情与忠诚。女性之间的仇恨、嫉妒、敌对、背叛、欺骗、勾心斗角历来是宫斗剧的最大看点,因此《甄嬛传》中甄嬛与眉庄的真挚友谊,却仍旧成为了观众心中每一思及便觉温暖柔软的动人情感。在《延禧攻略》中,这种女性间的感人情谊得到了更多刻画,无论是怡嫔肯为保护愉贵人而死的勇气,还是魏璎珞入宫为姐复仇的决心,抑或魏璎珞与皇后间的理解信任,都让观众看到了女性间亲情、友情的动人力量。从“闺蜜”的污名化到“塑料姐妹花”,无论在影视桥段抑或生活调侃中,“姐妹反目”被当作一个“梗”。在这个逻辑中,只要有爱情便人生圆满,而女性除了一个爱人,以及“他”的财富、地位、权力外,什么都不需要。这无疑是对当代女性的一种“隐形污蔑”,女性之间不该只有敌对、竞争的关系——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中国的电视剧中却长期缺乏展现。而《延禧攻略》,恰恰是对这种欠缺的一次补偿,那不褪色的友情,终是我们渴望已久的安然滋味。琳琅宫楼当然是虚设的,不过我们的渴求是真实的。作为观众的我们,在宫廷剧中翻找腾挪的,终归是自己的困惑和焦虑。三十年间,宫廷剧的女主角们从柔弱走向强悍,一度“黑化”,又从这种为求生存的绝望中挣扎出来,重新有了为正义与善念而抗争的底气与勇气。她们不再甘当权力与爱情的牺牲品,她们珍惜自己的亲人、爱人与朋友,也愿为独立的事业与人生勇闯天涯。至此,一部宫廷戏女主角的“时代变脸史”,便道尽了我们“向往的生活”。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18年第18期责任编辑:彭姝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KPlv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