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吧文广演艺集团创作会议在沪举行

8月27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创作会议暨表彰大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此次会议改变以往传统模式,邀请业内著名专家为在实景剧场里为创作者们讲课。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俞亦纲,总裁马晨骋,
原标题:文广演艺集团创作会议在沪举行8月27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创作会议暨表彰大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此次会议改变以往传统模式,邀请业内著名专家为在实景剧场里为创作者们讲课。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俞亦纲,总裁马晨骋,艺术总监汪浩,副总裁喻荣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海明及各院团领导、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作品表彰会议伊始,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俞亦纲宣读了对《永不消失的电波》、《追梦云天》和《最后一头战象》的表彰。俞亦纲宣读表彰名单会议由喻荣军主持《永不消逝的电波》继摘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之后,上周又传捷报,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而《追梦云天》和《最后一头战象》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也获得了各界一致的好评。除了三部获表彰作品,文广演艺集团2019年在创作上收获颇丰,各院团都拿出了自己的精品力作。其中,杂技团的《战上海》广受好评,滑稽剧团《乌鸦与麻雀》、《哎哟,爸爸》和《弄堂里向》、轻音乐团《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音乐史诗》、上海爱乐乐团的《第十一交响曲“潮”》等都有亮眼的表现。工作总结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马晨骋回顾了演艺集团半年以来的成绩,并对下一步创作提出希望。他说,文艺创作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未来,希望各院团打造出更多精品力作,不仅要做到领导满意、老观众满意,同时要为时代服务,为年轻人以及更多一批新观众喜欢,这既是市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他提到,各院团要认识到自己并非独立的存在,要更多地融合、利用好演艺集集团的资源和台集团的支持,让作品做得更好,走得更远。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代表SMG对演艺集团在创作上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陈雨人也希望各院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时代精神,把其贯穿到创作演出中去。他谈到,成绩代表过去,要始终牢记最重要的作品就在明天,埋头创作,争取佳作不断。各院团还需进一步加强创作自觉,发挥主体作用,台集团和演艺集团将全力支持,发挥好在内容规划和平台协调上的统筹作用,也相信下一轮的创作演出将再创辉煌。专题讲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创作会议特邀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王晓鹰、以及“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李伯男为与会者们带来了精彩讲座。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汪浩为他们颁发了艺委会专家聘书,并对演艺集团的下一步创作提出要求:各院团要努力克服浮躁心态,潜心创作;坚持打造精品理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严把质量关;此外还要坚持面向市场,努力开拓市场。两位导演从个人经历和作品出发,做了精彩的分享——王晓鹰《戏剧演出中的诗化意象》王晓鹰就“讲好中国故事”,“诗意表达”的话题,阐述了如何打造精品和高峰之作。多年来,王晓鹰一直在创作中追求通过舞台假定性,进入戏剧演出诗化意象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拓展中国话剧走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民族化+现代化”的可能性。在他看来,中国戏剧的文化任务是“讲好中国故事”,但这不只是讲一个中国的事,而是塑造有生命质感的中国式人物形象,表达有文化深度的中国式情感哲思,在舞台艺术表达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创造中国式的诗化舞台意象。中国意象的现代表达,他认为要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美学中浸润,更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李伯男《我的戏剧创作之三味》一味:面向市场、面向观众李伯男回顾了创作的三个阶段。他说自己的职业生涯能稳扎稳打,得益于多年原创工作,在原创中他面对了很多不成熟的剧本,锻造了跟编剧工作的能力,戏剧表达的能力、技法层面有了很扎实的训练。这些都让自己面向观众,更有市场意识。二味:关于中国故事民族化路径人文戏的探索中,李伯男的16字心得分别为:一、整饬流动,是东方戏剧审美的重要特征;二、兼工带写,既是工笔画又是大写意;三、悲喜无常,人物的命运、节奏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在悲喜中完成转换;四、刚柔并济,兼具崇高与优美,小桥流水与大江东去。三味:关于主旋律戏剧创作李伯男认为创作者要有艺术智慧,要把宣传品变成艺术品。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草根情怀,要直面社会问题和关注小人物。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M23W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