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中年危机的表现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作 者丨明 眸 来 源丨第一院线(www.yuanxian1.com) 在不久前闭幕的的第2届平遥电影展上,刚刚于日前在芝加哥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的导演贾樟柯表示,中国电影还是一个小孩子,希望还能继续保持文化政策上的支持。诚然,中国电影仍在
原标题: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作者丨明眸来源丨第一院线(www.yuanxian1.com)在不久前闭幕的的第2届平遥电影展上,刚刚于日前在芝加哥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的导演贾樟柯表示,中国电影还是一个小孩子,希望还能继续保持文化政策上的支持。诚然,中国电影仍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而投身于电影事业的演员,则在不断长江后浪推前浪。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国内女演员年过40便面临无戏可演窘境的“中年危机”的话题引起不少关注和话题。明眸凑个热闹,同大家一起关注和聊聊国内男演员的“中年危机”。搜索引擎上对中年危机的表述是:中年危机,也称“灰色中年”,一般高发在39~50岁,在40~65岁之间的男性身上,还被称为“男人四十综合征”。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这个人生阶段可能经历的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而在演艺圈提起中年危机,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女明星。人们都说,中国的女演员好像只有少女和老太太两种状态。甭管年轻时如何貌美如花,只要超过了40岁,剩给你的角色就只有:重男轻女的农村婆婆、盼儿生孙的无礼老太、有时间不跳广场舞却在脑海中酝酿着婆媳大战的无聊空巢老人。而40岁的男明星就不一样了,现在的电视荧幕上,我们看到了太多中年男演员+年轻女演员的偶像剧CP,观众对于他们硬凹少年角色的容忍度,似乎并不低。但这不意味着男明星就没有中年危机,35岁到45岁是男演员人生的一道坎,也是一个尴尬期。虽说在现实生活中,这正是男人一枝花的时候,家庭和事业都趋于稳定;可在更新换代速度飞快的演艺圈就不一样了。尴尬首先是称呼上,男人跨过35岁,还说他是「鲜肉」就有点勉强;而若未到45岁,就叫他「大叔」或「戏骨」也不大合适。不上不下的年纪如果配上的是不上不下的演技,那么这种尴尬就会让“资深男演员”陷入一种怪圈。鲜活生动的例子如下:根据成名早晚,貌似步入中年危机的男演员可为以下几类。一种是年少成名,中间可能有一段时间的消沉期,但也从来没消失于观众视野,还会时不时泛起一朵小浪花。陆毅(1976年生,今年42岁),当年的他起点极高,从他5岁拍《泉水叮咚》算起,《永不瞑目》中的肖童更是成就了他的事业巅峰,那时他只有23岁。黄晓明(1977年生,41岁)成名的也不晚,《大汉天子》时只有25岁。那时的教主,还没有担任起「我为中国大陆帅哥代言」这个重担,面部表情自然许多。他们颜值的底子都不错,且岁月留下的痕迹也不多。如果从《永不瞑目》开始算,陆毅的颜值一直维持在同一水平,几乎没什么波动。可这个「原地不动」,用来形容演技就难免有些尴尬。15年来,除了让他爆红的肖童,陆毅尝试塑造了很多角色。比如《像雾像雨又像风》里的渣男李英奇,但群众没记住李英奇的坏,依然只记得陆毅的帅。在于正剧里演演老鲜肉挣点养家钱之后,《人民的名义》翻火了一把,角色依然没有什么记忆点,观众对其他演员都很自然地叫剧中人的名字,但还是把陆毅叫陆毅。与陆毅相比,黄晓明就显得有追求多了。33岁的他主演了《泡沫之夏》,开启了带着褶子玩玛丽苏的大门,便一发不可收拾。其间《中国合伙人》和《风声》让观众看到了一丝教主回头是岸的曙光,可接下来,他38岁出演《何以笙箫默》和《锦绣缘》,40岁演《上古情歌》,身边配戏的小花换了一茬又一茬,可黄晓明依然死活挣扎,整个30岁都耗在了那个「意味深长而又毫无意义的总裁微笑」里,并且极有可能在接下来的40岁依然这么耗下去。殊不知,三十多岁正是男明星最好的转型时机,趁着颜值和体型还在、又有积累的名气,跨过去了就是新高峰,跨不过去也不至于落得名声扫地。就比如与陆毅同年,比晓明大一岁的陈坤(1976年生,42岁)。「厂花」这个外号人尽皆知,甚至渐渐超越了金燕西在观众心里的地位,而《龙门飞甲》里的雨化田正是陈坤在35岁时出演的。“厂花”的形象深入人心,妖孽到人们都忘了他曾凭借那些或忧郁、或高贵的富家子弟拿过不少影帝。反倒是一些同样起点很高的男演员,年龄增长而演技没跟上,不断重复致使最开始的才气都被消耗完了,故而进退失据——继续演年轻人吧,不大可能了;想挑战多元化角色,无奈实力又不足以支撑,戏路太窄,最终演什么都像在演自己。二是一部分男演员是出道很早,已过了黄金转型期,人到中年才踏入人生第二春。吴奇隆(1970年生,48岁)是一个代表,小虎队让他名声鹊起,也因为一场离婚案flop了一段时间。41岁时凭借《步步惊心》再次爆火。钟汉良(1974年生,44岁)也一样,二十几岁出演《逆水寒》里的顾惜朝让他占据「天涯四美」的头把交椅多年,可受众始终偏小众,直到38岁演《天涯明月刀》又一次大红大紫。刘恺威(1974年生,44岁)作为无线黄金配角刘丹的儿子,在香港默默无闻了很多年。星二代不至于没名气,但远不比36岁出演《盛夏晚晴天》,并和杨幂因戏生情来的有话题度。可能这份迟来的甘甜来之不易,不得不令人倍加珍惜,毕竟拥有一部可以傍身的成名作是他们最鲜明的标签,在市场和自我潜意识的要求下,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复制令自己成名的角色。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开始渐渐陷入了各种古装现代偶像剧里无法自拔。惋惜的是,与演技原地踏步的演员相比,他们本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能翻红就意味着他们有新的资本,并且演技过关,观众也对他们很看好,毕竟吃青春饭的小鲜肉已经够多了,这样有功底、有沉淀、有资源、本该撑起影视圈的中坚力量的确很宝贵。然而……刚想对这些实力派中生有更高的期待,他们立刻拐弯就选了条最轻松的路走。就像靳东(1976年生,42岁),演技是不错的。15年《伪装者》里明楼的角色给他开创了双商高+圣父拯救型人格的戏路,也算是国产剧里的独一份。尤其是,比起同部剧里拼了命挣扎着摆脱偶像形象的胡歌,靳东成名前角色类型多样,又以与本人气质十分契合的角色走红,开始观众都十分看好。可谁三年过去了,他走红后参演的三四部顶级制作里,哥们儿始终躺平,用自己习惯的这个单一人设,扮演了所有角色,明眸只能一声长叹。中年翻红的明星还有一种例外,那就是通过综艺节目获得第二春。回忆一下,李晨(1978年生,40岁)出道时的《十七岁不哭》可真是校园青春剧的鼻祖啊,之后戏从来没断过,但国民度最高的头衔大家都知道了——忠厚老实的大黑牛。从上跑男翻红之后,李晨算是尝试的戏路多的,《军师联盟》里的曹丕、《武媚娘传奇》里的李牧……但仅仅是戏路罢了。实际效果是他演什么都像大黑牛,配上两条粗壮、别具一格、可以脱离人物单独出道的浓眉,说他不是从跑男穿越去的观众都不信。而同样是上跑男,小一岁的邓超(1979年生,39岁)同样因为夸张的综艺表现被人诟病了很久,好在偶尔还是能拿出令人惊艳的作品。就算才气再怎么被浪费,《烈日灼心》里的一场前无古人的死刑戏,最起码就能让他继续耗五年。而最近的《影》中一人分饰两角的出彩表现,以及幕后增减体重20KG的自虐过程,完全推倒了他在观众心目中的综艺咖形象,让大家见识到了一个人到中年的男演员应有的实力和扎扎实实用演技说话的转型突破。可见作为演员,戏比天大永远是个死道理。一个优秀的演员,从来都是能让观众沉浸在他营造的氛围中不能自拔,而不是自己守着老本傻笑、坐吃山空。现状是,人气和青春被过度消费,这些都已经不是在小鲜肉身上才存在的问题,渐渐地在这些40岁的实力派中生身上也出现了。可1980年的张鲁一,1982年的胡歌,再包括现在风头正盛的丧帅届扛把子1983年的雷佳音,也渐渐有着赶超上一批男演员的趋势。再不转型求变,前路是否仍然危机四伏?某影评人认为,如果说女演员的中年危机是市场给的,男演员则更多是自己给的。还有一类目前戏路单一的中年男演,则是出于选择无奈。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中年女演员的戏路太窄,窄到不当婆婆妈妈不能活。其实在整体娱乐化、年轻化的时代中,对塑造人物有追求的男演员,何尝不尴尬?例如无剧本可选只得与年轻女演员在都市偶像剧里大谈恋爱的张嘉译,在《美好生活》开播前,他自己笑称,不能再演忘年恋了。关于如何塑造人物,张嘉译曾这样表述:“来自生活的积累,也来自阅读,站在宽泛的角度理解角色的一切。”而忘年恋题材颓势已现,大叔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叔圈101种子选手,张嘉译、黄渤、于和伟、徐峥、孙红雷、吴刚、陈建斌等中年男演员们,演技扎实,业务能力抗打,行业留给他们的选择空间也未见得大。不是他们不愿意尝试新鲜角色,而是以青春鲜嫩面孔为主的流行剧集,牢抓年轻受众群体,题材同质化严重,爱情剧层出不穷,中年男演员不得不成为了升级版“霸道总裁”的预备役。在踏实与浮躁并存的娱乐圈,也许不是没有想要“演到老的好演员”,市场总归是要为他们提供好的角色和足够的选择空间。最后一类面对中年危机的男演员的表现则可谓是触底反弹,绝地重生。在此明眸不得不提的是凭借《白夜追凶》霸气归来的潘粤明(1974年生,44岁)。见多了娱乐圈里的无情沉浮,颜值即正义的年代,一代玉面小生跑偏成发福中年大叔,潘粤明应该就是生存法则的逆袭代表。 在车祸之前,潘粤明曾经是内地一线的小生,搭戏的都是赵薇、范冰冰、刘涛、袁泉等等。35岁的那场车祸,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综艺节目中,他自嘲车祸之后有几年都几乎无工可开。尤其突如其来的婚变,给他事业带来又一次重击。内外兼忧,这段风波一点都不逊色于那场车祸。2012年底之后,潘粤明尝试过拍摄新锐导演的电影作品,这些尝试也并不成功。2012年之后,娱乐圈小生开始更迭换代,“鲜肉”们的异军突起,邓超、黄晓明、陈坤等昔日小生也都集体占据优势电影资源,潘粤明确实进入了尴尬的境地,曾经在不少作品里沦为了男N号。一方面唏嘘,一方面也不得不佩服潘粤明的能屈能伸。2016年,潘粤明因为《跨界歌王》再次与刘涛同台。这一次他唱足七场,让所有人都为之意外。他自嘲节目组来找他的时候,直言他已经半年无工可开,如此潦倒已经不能再拒绝邀约。当然,这句话中间肯定是有玩笑成分的。但这番话也是有智慧的,他已经完全没有小生的光环和包袱,学会适应了全新的自己。人到每一个年龄阶段一定都会遇见不同的难题,闯出来的就是赢家,困住的就是输者。面对低谷时,一味的沉浸在焦虑里是最无用的,能做的只有自己爬起来。其实潘粤明来说脱口秀就是一种突破,素来都不爱言辞的他如今也是极力寻求各种突破。危机有时也许代表了契机,树挪死、人挪活。潘粤明参加《跨界歌王》着实没有同期的刘涛、王凯等抢风头,但他自己说,正是因为这场业余竞技赛,让《白夜追凶》的导演挑中了他。因为导演认定他看起来的文弱与舞台上的张狂,太契合关宏宇和关宏峰的分裂性质。在娱乐圈里,人设立得太强,稍有不慎就会flop,潘粤明从小生鼻祖到中年触底反弹,也是一出不破不立的传奇。在这部大火的的《白夜追凶》之前,潘粤明等待了接近8年多的时间,从35岁到43岁。经历了意外、婚姻的破裂之后,他如今坦然的面对自己也难逃岁月磨折,拍着肚子说“我就是胖了,怎么地”。最好的方式永远是找到新蜡烛,再一次点燃。滑过一定时间的人生,积蓄的各种能量,会书写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一部成名作可以保住几年的光环,但蜡烛燃尽火苗就会渐渐熄灭,很多人懒得寻找新光源,想尽办法想让蜡烛烧的慢一点,殊不知,最好的方式永远是找到新蜡烛,再一次点燃。那些率先意识到危机的人已开始转型,或为转型做准备,而那些困于既定演艺之路的明星似乎并不以为意。观众是喜欢“男神”永远不老,永远驻颜有术,但现实是,年龄与时间的力量谁也无法抗衡。与其在偶像剧、综艺节目及各种“中年男神”人设里打转转,让观众被迫看一些与自身年龄、身份不符的角色而心生厌倦,不如像胡歌一样给自己充充电重新出发,或是像邓超一样展现出真正的演技实力,像黄渤、徐峥一样转型导演,甚至做幕后,都是应对中年危机的良药。也许作为演员必须首先把人生中的认清自我、接受自我、突破自我三部曲本色演绎好之后,才能将自己的演员之路真正走出瓶颈。也更希望国内影视行业投资出品方能有耐心培育更多类型的题材作品,可以给到众多不同年龄阶段的演员较多尝试和突破自我的机会。对于中年演员,无论男女,相信随着中国影视市场一同成长的观众更愿意看到的是他(她)们经历人生所沉淀下来的不同风格魅力和领悟表达,观众们也更能与潘粤明这样经历过人生低谷、沧桑不易的演员通过优秀作品而产生共鸣沟通。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0WxN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