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2阿汤哥攀岩22年6部《碟中谍》,阿汤哥未曾公开的终极秘密,上天入地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22年了, 伊森·阿汤哥·亨特 终于把自己变成一名 无所不能的特工顶级旅行体验师。 这头衔可并不是谁都可以。 飞机是用来扒的,世界第一高楼是用来爬的 《图兰朵》必须从维也纳歌剧院的天棚上往下看 教堂神圣的屋顶是用来跑酷的 泰特的大
原标题:22年6部《碟中谍》,阿汤哥未曾公开的终极秘密,上天入地挑战不可能的任务22年了,伊森·阿汤哥·亨特终于把自己变成一名无所不能的特工顶级旅行体验师。这头衔可并不是谁都可以。飞机是用来扒的,世界第一高楼是用来爬的《图兰朵》必须从维也纳歌剧院的天棚上往下看教堂神圣的屋顶是用来跑酷的泰特的大烟囱顶是等直升机的标识在塞纳河左岸散步?不,对巴黎下水道了如指掌……所谓的奢华旅行不就是追求极致个性化,越与众不同越好吗?反正阿汤哥是做到了。根据统计,阿汤哥因为IMF的任务,去过28个城市,坐过11次飞机,开过17辆车,跳过5幢大楼……不过,你可能没注意到,每部《碟中谍》都藏着这个目的地的故事,比如以下三个城市。强行插入|文末有福利给和哥一样的阿汤哥粉送一只旅行箱!阿汤哥在《碟中谍1》里任务失败,躲藏的安全屋就在伦敦利物浦街地铁站上;第5部和第6部里,伦敦又连续亮相。而在最新的《碟中谍6》里,他从圣保罗跑向泰特这段,充分展现了伦敦的城市精华。阿汤哥跑进的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最重要的两座教堂之一。戴妃和查尔斯当年童话般的婚礼就在此举行。在直到1965年的近300年时间里,它都凭借着高大的穹顶稳坐伦敦最高的建筑宝座。当阿汤哥拼死跑到烟囱顶,却眼睁睁看着大超坐直升机离去,——这座超级醒目的方形烟囱,高达93米,就是设计师为呼应圣保罗教堂而建,现在是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一部分。在上世纪上半叶,河岸一带建造了很多码头和仓库,而1960年代,这座巨大的河岸电厂拔地而起,设计人吉列斯·斯考特爵士(SirGilesGilbertScott),用大工业风格的巨柱对应宗教殿堂的穹顶,为伦敦古典的市中心加入犹如现代风格的神来之笔,以至于后来在泰晤士河岸再出现什么样的楼,也不会让人意外:福斯特设计的腌黄瓜(瑞士再保险大厦),伦敦桥、伦敦塔对面的市政厅,还有现在伦敦的新高度碎片大厦(TheShard),全都存在地心安理得,甚至显得相得益彰。这位爵士的能耐大小通吃,伦敦古典风格的红色电话亭也是他的手笔,只是已再无用武之地。倒是这座只用了20年的巨大建筑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宿命,经赫尔佐格和德姆龙(Herzog&deMeuron)事务所改造,泰特美术馆成了与纽约的MOMA、巴黎的蓬皮杜中心相媲美的世界三大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年参观人数迅速攀升到了五百万人,2000年开始,多年来没有生气的萨瑟克区终于走上了快速复兴之道。而著名设计师福斯特设计的千禧桥,第一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它还不存在,把泰特和圣保罗大教堂的空间轴线联系起来。如今泰晤士河两岸这长达一公里的步道,已经成了伦敦穿越时空版的标志性观光区,只是,我们没啥机会,能像阿汤哥那样,奔跑着穿过屋顶去体验它。刚真,要不是时隔6年又出一部碟中谍,我以为碟中谍系列拍完两部,阿汤哥就归隐收山了。实在是在悉尼皇家植物园(RoyalBotanicGardens)拍摄的最后一场戏太温情了。这座植物园的地理位置没得挑,位于植物园北端的麦考利夫人石椅是眺望悉尼歌剧院与海港大桥的最佳地点。影片中阿汤哥和女主娜娅在大战后的约会地就在这。植物园原来是澳洲的第一个农场,1816年在当时总督的支持下,改造成植物园(那时候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都还没一丢丢影子呢),是悉尼当地人在周末闲暇时光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就矗立在植物园的西北角,这是悉尼最为人熟知的地标性建筑,它的设计师,丹麦人伍重即便只凭这一件作品,也足以跻身建筑大师的行列。据说他是一个偏执狂和强迫症“患者”,他推翻了设计初稿,要用25万块玻璃砖来打造悉尼歌剧院的外立面,好让人们无论坐在歌剧院的哪个角落,都能无遮拦地欣赏户外的风景。又为了确保所有玻璃砖不会因高空坠物造成碎裂,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花费9年时间,追加了上千万美元的预算,把25万块玻璃砖全部更换掉(要知道,换砖的决定是在已经铺设了23万块玻璃砖以后做出的)。而这,也保证了悉尼歌剧院建成近50年时间,从未发生过因为玻璃砖碎裂造成的人员伤亡。而电影中,阿汤哥和反派大佬打生打死的秃岛(BareIsland)其实是悉尼人拍摄婚纱照的胜地之一,周围的海域更是浮潜爱好者的天堂,有着不逊于大堡礁的珊瑚礁生态,悉尼附近所有的常见鱼类都能看到,偶尔还有海豹或鲨鱼在此游荡(并不会攻击人类)。老实讲,悉尼是所有拍摄过《碟中谍》电影的城市中,与影片气质最不符的,但是这里安逸闲适的生活,阳光充足的海滩以及美丽的风景——伊森·亨特,退休以后要不要考虑到悉尼生活呢?虽然阿汤哥在死马点国家公园玩徒手攀岩,看得让人手心冒汗,但是爬哈里发塔绝对玩出新高度。而在现实中,都险些扑街的迪拜和碟中谍系列电影,因为双方的联手,又闯出了一片新天地。阿汤哥攀爬哈里发塔的镜头差点就没能拍成,世界第一高楼哈里发塔从2004年开工,2010年竣工,造价15亿美元。但是造了一半的时候,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没钱了。怎么办?难道要留下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的烂尾楼吗?这时,阿联酋7个王国中的老大哥,经(shi)济(you)实力最强(duo)的阿布扎比出手相助,解决了后续的资金问题,但是只有一个条件:改名字!不许再叫“迪拜塔”了,改叫“哈里发塔”吧(“哈里发”是阿拉伯国家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等到《碟中谍4》上映的2011年,迪拜差不多刚刚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而电影在全球的热映,也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迪拜的向往。影片中,除了哈里发塔,女主角色诱反派的印度富翁豪宅,其实是迪拜的朱美拉扎比尔宫殿酒店,同样也是在2010年开业,直到电影杀青前才完成最后的装修。从哈里发塔800多米的顶层俯瞰,地面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做着各自的营生或在尽情享乐。有人说迪拜虽是一座国际化的都市,但并不是一个熔炉:俄罗斯人都是黑帮,黎巴嫩人是店员或是掮客,印度人或斯里兰卡人出卖劳力,沙特阿拉伯人搞搞投资,中国人则是来购物和度假(当然,这些群体的界限会有一些模糊)。迪拜帆船酒店最便宜的房间也能一览无遗地欣赏波斯湾的海景,还有专属的管家为你操持一切。每晚的房价大约2000美元,差不多是建造它的外籍工人一年的收入。这些人是迪拜这座城市最底层的阶级。事实上,几十年前,迪拜当地居民的生活并不比这些可怜的外乡人好多少。在发现石油之前,1966年的迪拜只是一座安静的小渔村,居民都是贝都因人、造船者和采珍珠的人。只有酋长才有汽车。英国人管理着这片土地。五十年过去了,与其说现在的迪拜是一座城市,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市场化项目”,一桩生意。这儿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做到最大、最好、最领先、最高和独此一家。他们想要做这片地区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哈里发塔已经成为了地标,但迪拜需要更多的地标。一座据说比哈里发塔更高的高楼正在建设中,也许在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时候,我们能一睹它的真容,只是这一回,迪拜已经不用碟中谍或者阿汤哥来为自己站台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9Z3J6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