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怎样奇葩的动物,才会自己“顶”死自己?_獠牙_频道_史密森

大家好,我是小末。 现在才十一月份,我已经开始期待过年了。 我可不是贪图那几天假期,而是实在经不住那一桌桌的 美味盛宴。 爷爷奶奶家养了一年的走地鸡,鲜嫩有味;妈妈煲的汤,热乎得劲,爸爸切的 猪肉,大块好吃。 光想想这些美食我就嘴馋,恨

大家好,我是小末。

现在才十一月份,我已经开始期待过年了。

我可不是贪图那几天假期,而是实在经不住那一桌桌的 美味盛宴。

爷爷奶奶家养了一年的走地鸡,鲜嫩有味;妈妈煲的汤,热乎得劲,爸爸切的 猪肉,大块好吃。

光想想这些美食我就嘴馋,恨不得一键快进直达新年。

说到猪肉,我最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只有趣的 “ 二师兄 ”。

我和小肥良说起它的时候五味杂陈 ——

咱见过家猪,也见过野猪,见过物种进化奇怪的,但没见过进化得这么 “ 作死” 的......

它是《山海经》中的异兽,名为 「当康」。

书中记载,它生长在南方,样子既像猪又像鹿,头部长出骇人獠牙,叫声如“当康”,所以取名为当康。

它还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 瑞兽。传说在丰收的年岁里,它会鸣叫着自己的名字、跳着舞出现。

图源:网络,侵删

在如今,「当康」变成了 「鹿豚」。

它们分成四个亚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岛上。

图源:网络,侵删

鹿豚性格温顺,甚至有些胆小。

它的体长不超过1.1米,体重约80kg,最大可以达到100kg,皮厚,毛稀。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它的脸上有 四个獠牙,下獠牙如野猪一般向外生长,上獠牙则是刺穿牙根,往眼睛方向生长,略弯曲。

它们所居住的地方,除了人类以外, 几乎没有什么天敌。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若非要说有什么危险的存在,那就是它们自己。

细心的小伙伴估计也发现了,其他野猪的獠牙一致对外,鹿豚倒好,玩起了 “ 内卷”。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它们脸上的獠牙不像其他野猪一样向天空生长,反倒向内生长。

如果 磨牙不及时或者 进入老年期,不断长长的獠牙会刺入自己的头骨,导致死亡。

图源:网络,侵删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獠牙尖锐, 但易断,没有啥作战能力,也很少用于获取食物。

最为流传的一个版本是,鹿豚的獠牙用于 争宠。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雌性鹿豚没有獠牙,在它们的眼里, 獠牙是雄性鹿豚魅力的象征。

在争夺雌性的战争中,两只雄性鹿豚不会直接拿那两个 “ 内卷 ”的獠牙发起攻击,而是站起来用前蹄互殴。

想办法用比较坚硬的下獠牙去勾住对方的上獠牙, 借机勾断。

俩雄性鹿豚打架,旁边是雌性鹿豚

战斗中不幸断掉獠牙的鹿豚不会影响进食,但在择偶繁殖上会很难再吸引雌性的注意。

图源:@牛哥说高能动物,侵删

我觉得战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把自己脑袋瓜子上的一个 “ 威胁 ”给铲除了,在往后獠牙重新长出来之前起码都相对安全。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不过一般来说,野外鹿豚的寿命通常在 10年左右,而獠牙基本是自由生长(看天命),加上獠牙生长缓慢。

鹿豚被獠牙刺伤脑门死亡的案例不多。

容易被自己獠牙刺死的往往是长寿但无人照料修剪的鹿豚,因獠牙向内生长而不可控刺伤 / 刺死自己。

咱就是说,第一次建议动物不要那么长寿,意外死亡也好过被戳死...

不过看这向内生长的獠牙,我觉得它会不会跟我们的智齿一样,是多余的存在?

只不过动物毕竟没有思考太多,更不存在 “ 拔獠牙 ” 的业务。

写到这儿怎么感觉这鹿豚有点惨......

图源:@人生如戏自导自演,侵删

除了有可以戳伤自己的獠牙,鹿豚吃的方面也值得一提 ~

鹿豚是 杂食性动物,大多数时候吃植物的叶子,蘑菇,水果和坚果。偶尔吃小昆虫打牙祭。

小昆虫:你礼貌吗?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而鹿豚最喜欢的食物是 「马来亚大风子」(后缩写:大风子)。

大风子是一种常绿乔木, 全株有毒,特别是种子。

巧了不是,这种子正好是鹿豚最爱的食物之一。但不知道是傻猪有傻福还是怎样,这 “ 二师兄 ” 吃了有毒的种子却完好无恙。

图源:网络,侵删

对此,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是因为它们爱在泥地里打滚,泥地里含有来自温泉的 丰富矿物质,可以对抗大风子的毒素。

二是有可能因为它是 两腔胃,肠胃系统复杂,所以不受毒素影响。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说到这个我就有话说了,指不定是鹿豚体内有可以对抗 大风子毒素的抗体呢?

毕竟鹿豚也不是第一天喜欢吃大风子,祖祖辈辈下来了,物种进化中除了外形发生了变化。

内里估计也 “ 因地制宜 ” 来了一波改变,其中就有对应大风子的毒素也说不定。

图源:@史密森频道,侵删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对于鹿豚来说,这话是伪命题。

虽然鹿豚没有大风子毒素的侵扰,但它自个脑袋上的獠牙的危害无法控制,其次,便是 人为的危害。

由于鹿豚温顺,见到人还会主动贴贴,在发展贫瘠的印度尼西亚成为了当地土著的 美食。

据说鹿豚肉味道很好, 没有臭味,还曾美味到进贡皇室。

鹿豚肉

由于当地土著总是对它 “ 赶尽杀绝 ”,鹿豚成为了 濒危动物。

鹿豚:这究竟是什么人间疾苦?

图源:中新网

幸好当地政府有所察觉,开始圈养鹿豚,才不至于让这个傻憨憨的大个子被 “ 吃干抹净 ”。

而圈养的鹿豚会被磨短獠牙,避免自戳双目和戳进脑子的风险。

图源:网络,侵删

关于鹿豚为何进化成如今的模样,最为准确的说法是为了 适应环境。

它们生活的印度尼西亚是由火山运动撕裂开来的小岛。

岛上的生物为了适应雨林生活,都各自发生了变化。

也许最初,鹿豚在岛上并不是没有天敌,而獠牙的出现也的确是为了战斗和觅食。

不过随着岛上生物的发展,没有天敌威胁的鹿豚 “ 躺平” 了,獠牙渐渐失去了最初的锐气,最后仅剩下肉眼可见的威武。

而这威武恰对雌性鹿豚的胃口,在 繁衍上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图源:@牛哥说高能动物,侵删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理解的獠牙,对鹿豚而言,也许并非坏事。

毕竟对于它们来说, 繁衍后代,有时候比生命还重要。

最后,我希望鹿豚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优哉惬意。

吃着最爱的大风子,顶着威风凛凛的獠牙,拿下心上猪的芳心,子猪满堂,倒也美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Wng5w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