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鲜矣仁上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跟孔子相处不容易(摘读论语看孔圣)

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圣人是一个直肠子,有什么话就往外甩什么话,绝不藏着掖着,也不会去拐弯抹角,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那种。因为孔圣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个花言巧语,说话满脸跑眉毛,你爱听什么他说什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你笑得跟朵花似的
原标题:巧言令色,鲜矣仁—跟孔子相处不容易(摘读论语看孔圣)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圣人是一个直肠子,有什么话就往外甩什么话,绝不藏着掖着,也不会去拐弯抹角,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那种。因为孔圣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个花言巧语,说话满脸跑眉毛,你爱听什么他说什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你笑得跟朵花似的那样的人,一般都没有仁爱之心,都不厚道。跟人相处都隔一层心眼,绝没有真心实意,不是什么好东西。能说出这话来,说明孔子就是跟这路人完全相反的人,因为他对这种表现深恶痛绝。可能有人问了,那会不会是孔子掩人耳目,没说实话啊。我觉得不可能。孔圣人真要是那么圆滑的一个人,他不可能这么说话。看这几个字就能感受到这句话冲击力很强,可以想象孔子说话时那愤懑的表情。而且我觉得孔子怹老人家还因为这个直筒子脾气,没少吃亏。从我们的生活实践来看,这样的人确实不讨人喜欢。还不说上位者,那些领导,老板什么的,看不上这种直性子人。就是你我这样一般的人,面对身边这样的人也同样会在心理上觉得不舒服。因为这样的人说话太直接,从来也不想,有什么说什么。那么这样的话多数不会是捧着对方说的,所以就会让人觉得很难受。久而久之,大家就不会喜欢这样的人。其实我也一样,长这么大,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人,也觉得别扭。所以这样的人就越来越少,在我们身边基本上就算绝种了。那么绝种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这个社会上不负责任的人太多,随随便便就把话说出来了,随随便便就许诺了,他可没想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没想着一定要兑现诺言。要是做到了就捎带手做了。要是做不到呢?做不到就做不到吧,根本不觉得应该对自己说出去的话负责。闹得现在谁说什么话,别人也不敢当真,互相之间一点信用都没有,这个社会整个处在一个轻浮的状态,其实这个事情真是细思极恐的。估计又有人要问了,你说的这种直肠子人和你上一段说的这种现象有必然的联系吗?我觉得不能说是必然但是联系还是有的。正是因为性子耿直,这样的人对自己涉及的事情,最后决策的标准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事情我做得到还是做不到,做得到就应你,做不到就不许诺。这样只要他肯说出来就一定会想着这件事情,当一件事情办。如果觉得办不到,他根本不会答应下来。我在“典故新说”专题里面说过千金一诺的季布,我当时就说他能够做到千金一诺,实际上是他一诺千金,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能做到,但是绝不轻易答应别人,这样就绝不会失约。有人可能说这个季布真鸡贼。其实这可不是鸡贼,这是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他每个承诺都是在他衡量自己的能力之后做出的,所以就给他践行诺言提供了基本保障。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面对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直接拒绝其实是对自己和别人都负责的表现。你做不到还答应下来,给人家一个热火罐抱着,最后竹篮打水,这真叫不负责任。当然,在他许诺的时候,大包大揽拍胸脯,对方肯定会觉得很高兴。如果直接告诉对方,我做不到,对方可能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拿我当朋友,不高兴。这也是人的通病,都希望别人答应自己痛快一点,心理上那一刹那有满足感,就跟抽大烟似的。至于后面,许诺的人肯定会有各种说辞,软刀子割人,没那么痛苦。如果直接被拒绝,那一下就跟扎针儿似的那么疼,痛感更强烈,所以对痛的记忆力更强。以至于就记住对方拒绝自己的样子,开始烦对方,至于答应了不办那位,倒没那么生气。毒品有害,可是让你感官上很舒服;扎针儿很疼,但是对你身体有益。可惜很多人看不到,这也是说话不负责任的人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同一类人说话和许诺给人的感觉差不多,我把说话直的人少了和社会普遍的信用不足列为因果关系就是基于此。对了,孔子还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许有人就该感叹了,这个社会人心不古,还是那些说话直来直去的人好。在这儿我就要回到题目上说的了,想要跟孔子这样说话直来直去的人相处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他不知道回避一些话题,也不知道说话要照顾别人的情绪,总是让你很难受。我突然想起《水浒传》里的林冲和鲁智深,林冲在当官的时候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使人如沐春风;鲁智深则是粗枝大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比如当场就给李忠下不来台,可不去考虑李忠的苦衷。但是关键时刻鲁智深可以抛下一切帮你,林冲就做不到。不过人能遇见多少关键时刻啊,大部分还是平常的交往。所以,你愿不愿意一直包容一个横冲直撞的所谓“纯人”,以换得他的守信和质朴;还是愿意和一个很会做人,和他交往得很舒服,但是有时不一定指得上的人相处。所以您看,其实两种人都需要包容。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容易包容的反而是孔子这样的人,这也就是前面说的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大家似乎都更需要平时相处的愉快,关键时刻也做好了大部分人指不上的准备,因为这样也等于是给自己卸载了负担,我说话也不用非兑现不可了。能轻松先轻松,有事儿再说有事儿的。孔子这样的人物就变成了曲高和寡,但也正是曲高和寡,他才被称为圣人。想要包容这种性格,需要很高的涵养,这就回到了上一段说的“人不知而不愠”,需要孔子所说的君子才能做到,这也是儒家给人们定下的修身终极目标。所以各位您看,孔子很早就提倡社会的诚信,而且中国古代不乏诚信的传统,社会传统和社会思想是相辅相成的。现在诚信普遍缺失,其实是传统缺位的结果。您自己没按照古圣先贤的教诲去做,反过来说我们现在这样都是他教的,您讲理吗?最后再说一点,看过很多人写的东西,说西方世界人与人的交往要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多欲言又止,也没有那么多客套。有一说一,直来直去。中国人很多不习惯,觉得外国人连个客气话都听不懂。比如跟老外说:“改天有空请你吃饭。”老外就直接看他的日程表,告诉你我哪天有空,搞得中国人很尴尬。其实我说这是中国人自己造成的,自己已经习惯说了不办,许愿不还。外国人这样才是一个应有的状态,要不你别说,说了你就办。而且外国人说话很多都在表面上,互相之间也没觉得不好接受。当然,他们也不完全是没有客套和繁文缛节,只是比我们简单得多。而我们太多的精力耗费在这上面,太累。情商高并不应该体现在拐弯抹角上。不得不承认,虽然西方人也没有到达孔子说的那种理想状态,但是比现在的我们要接近,而我们却离我们的传统越来越远。这也说明了我们传统思想精华的生命力和普适性,必须再次明确,扭扭捏捏的表达作风和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行为方式绝不是中国人一贯的状态,更不是圣贤的教导。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la8g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