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表面活性剂周末雅趣|日本年轻人,越活越没劲

很多人想要早早退休享享清福,但日本的老人们却在担忧,退休后该怎么办。日本人男女平均寿命一年比一年增加,漫长的退休后的生活,宛如黑洞般,让人一时不晓得该怎么办。 人们失去了“活着”的目的。老人苦恼“活着干嘛”,年轻人苦恼“干嘛活着”。 想要
原标题:周末雅趣|日本年轻人,越活越没劲很多人想要早早退休享享清福,但日本的老人们却在担忧,退休后该怎么办。日本人男女平均寿命一年比一年增加,漫长的退休后的生活,宛如黑洞般,让人一时不晓得该怎么办。人们失去了“活着”的目的。老人苦恼“活着干嘛”,年轻人苦恼“干嘛活着”。想要100个赞,也能花钱代办这几年,有人想让自己的SNS看起来多彩多姿,很有活着的滋味。因此,社交媒体出租的服务就出现了。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人选:代理朋友、代理父亲、代理母亲、代理妻子、代理丈夫、代理兄弟、代理小孩等,这些人不仅可以陪同你出席一些社交应酬,避免“落单”、“被问东问西”等处境;或是在想唱歌的时候找陪唱,想发泄骂人的时候,也可以花钱找代理人来骂。五花八门的服务中,社交媒体运用最广的是“聚会部队”,他们通常是一群人出席,会准备蛋糕帮你举办庆生party,一起喝酒或吃美食时,会扮演男女朋友一起合照,或是陪伴你出席朋友的结婚典礼等,甚至还会负责到社交媒体上帮你按赞冲人气。协助演出的“朋友”,从年龄、性别、样貌、人数都可以随意挑选,费用在8,000日元起,而且还要承包演出者的交通与食宿费用。聚会部队到场后,会协助你进行暖场活动,这样就能拍出许多张看起来热闹、幸福甜蜜的照片,让你在社交媒体上当“理想中的自己”。有人因为常常使用代办服务,经常点名同样的人来当聚会部队,聚会久了、照片上传久了,从社交媒体来看,的确很像真的朋友,这也有助于转为真实生活中的“骄傲谈资”:羡慕吧,我的朋友这么多,我的生活有趣又快活。高度匿名性,让日本人沉迷之中根据日本总务省调查,日本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口中,LINE的人数最多,Facebook居次,Twitter排第三,mixi排第四。但是只有Facebook使用本名的人最多,Twitter和mixi甚至有7成以上用户都使用匿名。匿名性高的社交媒体让日本人沉迷不已,因为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变成另一个人,不需要当有名有姓、社会中的自己,他们可以变成充满锐角的真实的自己,或是满足虚荣的理想中的自己。日本人为何沉溺于此?在9人杀人事件发生的前几个月,神户发生了一起5人杀伤事件,26岁的年轻人拿着菜刀,杀掉80几岁的外公、外婆,也砍伤独自抚养他的母亲,甚至还跑到街上乱刀砍死2个邻居。“谁都可以,就是想杀人!”目击者说,这名年轻人拿着菜刀跑到街上的模样,就是想砍人。警方判断,他的杀人原因,是这名年轻人觉得“被亲人冷淡对待”,因为他没工作,整日闲在家里惹人厌烦。不用说话,也能活下去除了九人命案、神户命案,日本发生过多起年轻人随机杀人案,不少人生长在“健全”家庭,在看似温暖的环境中长大。而杀人案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擅长犯罪心理学的碓井真史在《谁都可以,就是想杀人》中剖析过多种原因,包括家庭管教过度、非典型就业增加,以及虚拟世界的影响等等。碓井真史也揭示了一个日本的特殊现象,那就是“完全不跟人说话,也能活下去”。这也是让日本年轻人陷入孤独的重要原因。而孤独,也造就了这些犯罪。具体来说,日本人不愿去传统市场跟鱼贩、菜贩买东西,他们更愿意到超市采购。假如不想面对超市店员“有没有会员卡”等的询问,他们还可选择无人服务的自助式结账柜台。甚至也不用走到超市,在日本有许多可以满足吃喝需求的自动贩卖机,还有更多人使用网络购物。在餐厅里甚至也可以不用开口,许多餐厅都设有自动点餐服务;就算到旅馆过夜,也都是自动化登记入住的柜台。社交网站上能够找到一起自杀的伙伴忽然想起去年震惊海内外的日本奈川杀人碎尸案。2017年10月30日,日本警方在神奈川县某公寓内发现九具被分割的尸体,而住在该公寓的男子白石隆浩,也在警方调查下,供述了自己的杀人经过。他在推特上寻找有自杀倾向的女性,并在谎称“一起自杀”后,将死者诱骗到自己家中杀害。这起事件中的死者,几乎都曾经通过社交媒体这一社交平台,表明过有自杀意愿的人。而在日本Twitter上“自杀募集”、“团体自杀”、“自杀好友”、“希望自杀”等标签有很多。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寻到一堆想自杀的男男女女,其中,有的人的手中已经有大量药物了,或是已经想好自杀方法,只想透过Twitter找人相伴。不过,不仅自杀需要找人相伴,在这个年代,活着也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过去日本在检讨社交媒体滥用时,多半认为关键在于低头族、著作侵权、网络霸凌、预告杀人等问题上,而这个杀人事件发生后,不少日本评论家认为,这些平台上的言论充满负面能量,是让年轻人志气丧失、想不开,并且容易感到寂寞沮丧的原因之一。而所谓的负面能量,除了匿名谩骂、扭曲言论与毁谤外,也包括因各式各样的炫耀而引发的负面情绪。现在,不少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精彩生活,而这也引发了朋友间的互相较劲。那些羡慕、嫉妒的情绪,都在人们心头滋生、蔓延着。甚至也会涌现“为什么我的生活无法如此精彩”的自我怀疑,人们甚至在质疑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好像找不到没有活着的好理由,以至于在社会中失去个人的位置。不知道名字,也能交往如果问中国的年轻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好朋友?相信大多数人会回答:能够分享心事的人才算好朋友吧。但如果问日本年轻人,他们会说:没有闯入我心底的人,才是我的好朋友。在日本有很多即使来往很久,也不知道对方本名的人。日本人认为保持适当距离,才是舒服的关系。每次日本发生杀人事件后,碓井真史总忍不住对社会喊话:多关心旁边的年轻人,给他们一抹微笑或一个拥抱吧。他认为,现代年轻人有着“述情障碍”,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情绪。而这一切都是大人们的错。因为年轻人并不是没有意见、没有想法,只是年轻人从小被家庭、社会教养成循规蹈矩的人。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负面感情,他们面无表情讲着识大体的言词,然后一路升学、就业,在主流轨道中运行。经济失落后,大企业寻找人才,也不顾年轻人的个性、才能差异,底薪一律20万日圆。这更加导致了年轻人隐藏自己情绪的习惯,并且使得年轻人隐藏他们社会人群中的差异性。因此,想要出轨“做自己”,或玩一点跟别人不一样生活的年轻人,只能在虚拟世界中满足自己,但是虚拟世界满足不了人,反而又制造出更庞大的孤独。庞大的孤独,制造出想自杀的人,以及想杀人的人。但谁能教这些年轻人,光是活着就是有意义的事情呢?日本社会为数众多的老年人,他们正领着养老金,过着富裕的生活,他们却还批评年轻人欠缺梦想、理想。那批1947至1949年出生的人的童年时期,度过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年代,那时的嬉皮精神讲述爱与和平;美国人登陆月球;大阪举办万国博览会,成为世界瞩目焦点,世界以及国家都充满梦想,甚至连每天呼吸的空气都是那么的洁净。而这一代的年轻人,从童年有记忆起,就听着世界各国批评“日本失落”,在自己的国家里,还被贴上不上进的标签。试问,又有谁能来教他们什么是活着的意义,什么是梦想呢?编辑:陈欣怡格式:黄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QWXAd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