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知一味,痴一味

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 痴各不同,或痴于财, 或痴于禄,或痴于情, 或痴于茶,或痴于渔。 格 物 · 知 己 陆游是“蒲痴”,常常到山间捡白石头、接泉水回来养菖蒲,即使在外面喝醉了,很晚才回来,也不忘记要把它们拿到室外通风,所以他
原标题:知一味,痴一味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茶,或痴于渔。格物·知己陆游是“蒲痴”,常常到山间捡白石头、接泉水回来养菖蒲,即使在外面喝醉了,很晚才回来,也不忘记要把它们拿到室外通风,所以他的菖蒲往往长得节叶坚瘦。他常作诗表达对菖蒲的喜爱:“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在陆游看来,只要小小一菖蒲,便能纵情山野,置身绿意,修身修心。养它,更多是滋养内里一颗自由的心。谈到蒲痴,不得不提文人苏东坡。他曾去到蓬莱阁千丈崖壁之上,只为取一枚弹子涡石,然后将菖蒲养于百孔之中。每日暖阳升起,投光于几案之间,绝壁逢生,那苍然的色彩,久观可藏欢喜于心。不尽如此,苏东坡还曾为菖蒲写道:“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其意是为了告诫自己,做人,不仅要洁身自爱,失意之时要“忍苦寒”,得意之时要“安淡泊”。你的兴趣爱好,是你失意时的盔甲陶渊明爱菊,在自己的田舍四周种满了山菊,每至重阳,常常坐在菊丛中,静静欣赏寒霜中傲然挺立的秋菊。但他认为,不是他看菊赏菊,是菊在陪伴他。在我们的印象中,陶渊明是一个“爱丘山”,对仕途没有什么抱负的隐士。但其实,年轻时的陶渊明,也有过“猛志逸四海”的大志。他后来几次出世为官,并非只是囊中羞涩,内心深处更希望可以实现济苍生的志向,只是官场污浊阴暗、弄虚作假,而他又绝不允许自己攀附权贵、曲意逢迎,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选择归隐,独善其身。脱离仕途后的陶渊明,生活和交往自然比官场的势利虚假来得轻松和简单,但一想到自己理想幻灭、壮志摧折,自然心有不甘,满怀遗憾和无奈。而所幸的是,在他独自叹息的时候,有爱菊一直陪伴左右,虽不能言语,但那份静静的陪伴足以宽慰内心的孤闷。神与物游林散之说:“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好”,因为“人生多苦难,癖好是安慰”。人总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但有一痴,至少可以给人以低潮时暖心的安慰,至少在经历了人生起伏之后,还能不惊不惧,不愠不怒。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清玩之物“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当人生顺意时,爱好是生活里的一桩闲事,是闲人闲趣,而一旦人生不如意,那一味痴,便可能是那副使困顿之人从未被打倒的盔甲,是内心深处的寄托,甚至是一种信仰。知一味,痴一味,以物养性,不为物役。不是所有的爱好都要有用,只要它能给你带来快乐,让你变得不一样,让你成为有趣的人,这爱好有何不可呢?图片|文人空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4JY3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