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算盘、玻璃柜台…西安这家90年代国营百货,满眼消失的记忆。_徐家湾_东西_衣服

在西安,随便坐一趟公交车,一路上就能看到无数令人消费欲望熊熊燃烧的大商场,挨个逛下去,中西海内的好东西,尽揽于胸。 但是倒推几十年, 这些好东西只会在一个地方集中出现。这里,就是国营老百货商店。 以前,国营的老百货可以囊括日常生活

在西安,随便坐一趟公交车,一路上就能看到无数令人消费欲望熊熊燃烧的大商场,挨个逛下去,中西海内的好东西,尽揽于胸。

但是倒推几十年, 这些好东西只会在一个地方集中出现。这里,就是国营老百货商店。

以前,国营的老百货可以囊括日常生活的一切所需,这里汇集了新嫁娘家里的红毛毯,妈妈擦脸的香香,爸爸锃亮的皮鞋,自己爱吃的糖块,奶奶手里的针头线脑;

现在,为数不多的老百货 是保留时光标本和童年回忆的博物馆, 也是让人一秒穿越80、90年的 “观光旅游地”。

徐家湾百货大楼

90年代时光博物馆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缝隙,国营老百货的存在感似乎越来越弱——走过徐家湾百货大楼,就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虽然门外的招牌是现代的,但是一进门即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错位时代感。 水磨石的地面,老式样的玻璃柜台,古老的大吊扇, 给这里套上了无比自然的旧时光滤镜。

虽然这里跟不上门外越来越快的现代节奏,但曾经那种汇集所有新潮、方便、热闹的“宇宙中心”般的闪耀,还是让人移不开眼。

徐家湾百货大楼

吃穿住行 宇宙中心

对孩子来说,老百货意味着美味。谁小时候没做过 “等我有钱我要把这里的糖全部买下” 的梦呢?

牛轧糖、奶油杏肉, 这些曾经被家长严格限制,每次只能买一点点的小零食,现在依旧有着令我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而罩在塑料纸下的 老式糕点 ,似乎还带着姥姥热切的关爱,和逢年过节才会有的热闹。

老人家对老商品也总有一种执念,在逛这家百货的短短几分钟里,就至少有三位来买市面上已经很少见的 “友谊”和“雅霜”面脂。

来的老顾客说,这是用了一辈子的东西,早已离不开了。而8.5元一瓶面霜的价格, 温柔呼应着老一辈人精打细算的习惯。 出奇一致的是,大家还都试图把价钱再砍到5元。古老的砍价的艺术,在同样古老的砍价场所原景重现。

棒棒油,娃娃头,青蛙王子,郁美净… … 童年模糊在记忆里的味道,还在以绝不超过两位数的方式密集呈现。

而柜台里的售货员阿姨说,别看现在也卖得不贵,没涨价前还要更便宜。 不过即便涨价,也是以“毛”为单位 ——这一切,颇有计划经济时代延续的特色。

看了一圈,涨价最快的竟然是香皂,曾经的黄色包装 纳爱斯 ,现在已经到了5元一块。

可能是天气影响,徐家湾百货大楼最热门的就是衣服和鞋了。像曾经一样, 衣服和围巾高高挂起,鞋子摆在明亮的玻璃柜台, 便于展示的同时,也让“挑选”这件事更加有仪式感。

对比点点手机1秒下单的现在,曾经想买衣服需要在柜台外不断仰视,反复挑选,最终才让售货员拿竹竿取下来——这看似复杂的流程, 是一代人对自己购买行为的珍重, 而质量好、价格优, 则是这些“上墙”商品牢牢占据商场制高点的底气。

衣服柜台的旁边,竟然还有卖布料的摊位,古早的粗白布、细棉布,现在常见的摇粒绒,一卷一卷堆放在一起,等着变成床单、被罩。一把长长的旧木尺,测量布匹的长度,也测量着童年甜梦的深度。

布料摊位还有一位售货员阿姨专职负责, 用缝纫机为客人定制床品,赋予布料各种形状和意义。

副食、针织、服装、文具……许多我们以为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的东西,都能在徐家湾百货找到存身之所。

带温度计的日历,当年非常牛逼;红色的肥皂盒,是结婚新房必备;带着外包装的大红被,高级感满满……拨浪鼓,小汽车,带盒子的钢笔,更是无数人初尝羡慕滋味的精神寄托。

这里甚至还有 灯头和拉线盒, 这两样东西,别说零零后,就是九零后估计都没怎么见过。

徐家湾百货大楼

不止是“老人店”

但如果因为徐家湾百货的旧物件多,就说它是一家“老人店”。也不尽然准确。

这里虽然有着热情的服务,和对老人来说使用现金支付的便利, 但更能填补年轻人面对生活琐事时不知所措的空白——

逛徐家湾百货的过程中,就有好几个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旧洗衣机的配件,地漏网,樟脑丸,以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小小问题。

水龙头坏了,原来不需要整个换掉,换个把手就可以;家里不知道哪里有了小强,一包1块钱的药粉就能解决…… 没有一家现代商场,能像徐家湾百货这样,为你兼顾“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俭省,和便利解决问题的熨帖。

而另一方面,售货员们也早已融入了这家国营老百货。问了好几位, 随便哪一位都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

漫长岁月里,她们见证了轰轰烈烈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也为老百货沉入生活细节的过程植入了一份柔软,更见证了这里被时光裹挟着前进的每一个脚印。

从最开始的老菜场,到人声鼎沸的三层楼,再到现在面积缩减到只有一层楼, 徐家湾百货几经起伏,连最开始营业的年份都无法说清。

有人说它是解放后五十年代就有的,也有人说这个楼是九十年代后才建的,但这些无关紧要的追问,丝毫影响不了它在街坊四邻心里的重要位置。

在一切讲究高效和智慧的时代,这里保留着难得的舒适和钝感 ,大家可以在这里为了几毛钱砍价砍半天,也能斩获商品之外的幸福魔力。

徐家湾百货并非不想跟上时代,但更愿意顾念和客人之间几十年的情谊。老国营越拆越少,徐家湾百货的存在也更能戳动人心。

至今,这里仍旧有算盘的存在,记账还是在纸上手写,但崭崭新的计算器也正在使用——上面套着干干净净、在镜头里闪光的塑料纸,也以此延续着老一代人干净整洁、爱惜物品的品德。

账本的后面有一面钟表的墙,走过去仿佛还能听到时针在滴答作响,在这里, 时光已远去,也并未完全远去 。

徐家湾百货大楼

地址:未央区渭清路23号

相关阅读

开了64年的西安老百货,卖的都是绝版国货,00后没见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B3a8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