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六院支援天河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开展线上组织生活_同志_工作_客人

“成长在和平年代,在这特殊的战场上并肩作战,哪怕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累到吃不下饭,我依然努力工作着……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我还是会挺身而出……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这段话来自我院支援天河方舱医院医疗队护理小组长高康同志的入党申请书。 医疗

“成长在和平年代,在这特殊的战场上并肩作战,哪怕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累到吃不下饭,我依然努力工作着……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我还是会挺身而出……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这段话来自我院支援天河方舱医院医疗队护理小组长高康同志的入党申请书。

医疗队184名队员中有53名中共党员,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已有73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2月10日上午,我院支援天河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开展线上组织生活,院党委书记李汉荣同志,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昌平同志,院长助理、支援天河方舱医院医疗队队长郭学峰同志参加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列席活动。会议由临时党支部书记骆衍新同志主持。

支援天河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在线党员大会

总有一份坚守,不负白衣韶华

骆衍新同志在微党课中介绍道,为响应广州疫情防控要求,11月25日医院以最快速度组建起第二支医疗队支援天河方舱医院,成立临时党支部,纵横设置“党小组+党员先锋队”组织架构,健全完善运行管理、作用发挥、工作保障等标准化机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效能,有条不紊落实医疗救护和服务保障工作。

郭学峰同志指出,感谢医院大后方强有力的保障支持,队员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工作流程持续改进,院感督导落实到位,客人救护照料周到温暖,队员个个斗志昂扬,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更为返院投入下一阶段的紧张工作积累了经验。截至12月10日,医疗队共累计收治1383人,出舱1011人,舱内尚有近400人。

队员们表示,在医院坚定支持、指挥组有力统筹和院感小组高标准质控下,大家分工协作、互相补位,提高舱内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时刻关注客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这个特殊的冬天,大家守望相助,彼此守护,坚信“眼前满是希望,身后还有风光”。

总有一份感动,你我共同经历

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客人陈老师,义无反顾的入舱照顾双胞胎女儿,女儿转出后,得知是“救了他太太”的中六医护团队,毅然决然的留下当起了志愿者;小朋友不慎摔倒脱臼,多面手医生“一招”让小舱友再展欢颜;收到舱内一母亲“求助”,小朋友发烧吃不下米饭,郭学峰队长紧急叫了外卖,嘱托交班医生将粥水带进去;医护人员翻过栏杆给将自己反锁在房内绝食的客人送去食物...

中山六院

,赞

70

总有一些温暖,与你不期而遇

为了更好地协调出入舱管理、加快物资发放、疏导客人情绪、丰富舱内生活,临时党支部联动医院医务社工部和团委在舱内设立了“方舱医院志愿者岗”,一周内便招募了十余位客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帮一点,暖一片,用凡人“微光”汇成了战疫“星河”。

“青年之家”为小朋友们送去儿童读物、画册和玩具,分散孩子们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开展“倾听树洞”心理咨询活动,收集整理客人们在方舱生活的点滴心情。

临时党支部在舱内设立了“办人民满意的医院”为主题的宣传栏、舱友心愿墙,布置了“小林漫画展”,越来越多的温暖和善意在不经意间流淌。

方舱医院志愿者

小林漫画展

认真听取党员们的分享后,朱昌平同志感谢队员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正是“我是党员跟我上”的自觉带动了更多人“跟我上”,希望队员们劳逸结合,早日完成组织重任回到六院大家庭。

李汉荣同志表示,在线看到一张张笑脸和医疗队昂扬的精神面貌倍感欣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锻造了一批像支援天河方舱医疗队这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队伍,涌现出许许多多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独当一面的新生代,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党员本色尽显,战斗堡垒坚不可摧,这就是我们决胜决战的法宝。随着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本轮疫情防控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希望前线的同志们将科学规范管理坚持到底,带着优良的作风、高强的本领、先进的经验回归医院岗位,继续全力以赴投入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工作中去。

窗外晴空万里,胜利就在前方!

责任编辑:张源泉、唐小雨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终审:姚麟、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Z4G5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