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标签“洞房”是什么?洞房文化的来由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 人们习惯地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称作“洞房”。古人就“洞房”咏诗的佳作也不胜枚举。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君子有所思行》中咏道:“甲等高闼,洞房结阿阁。”北周瘐信有“三和咏舞诗”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可见,“洞房”美称的
原标题:“洞房”是什么?洞房文化的来由来源:中华传统文化人们习惯地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称作“洞房”。古人就“洞房”咏诗的佳作也不胜枚举。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君子有所思行》中咏道:“甲等高闼,洞房结阿阁。”北周瘐信有“三和咏舞诗”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可见,“洞房”美称的由来己很久。但“洞房”一词出现虽早,最初却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暮来,于是苦苦等待。据说天色将晚,陈皇后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今人怕是很难体会古代宫妇那种“幽阶柳暗,只待天明”的苦痛。到了唐代,洞房一词频频被用来借以描写“闺情”。“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唐]沈佺期《古歌》“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唐]乔知之《倡女行》然而,这些“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由于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就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投道一师兰若宿》)的诗句。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的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流传后世。应当说,正是这句名句的出现和传播才把洞房的“婚房”义项彻底坐实。此后,洞房也就慢慢成为新婚夫妇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看到最后,“洞房”居然和窑洞无关,也是挺遗憾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q458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