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中风之后_张静_母亲_时候

▼ ◎ 图:锐景视觉 张静记得,一切变化是从2017年1月开始的。 那天早上6点,小县城还没苏醒过来,她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母亲的喊叫声:“静静你快点出来,你爸好像出事了!” 能有什么事呢,顶多就是睡姿太差,滚下去沙发而已。张静这样想着,

◎ 图:锐景视觉

张静记得,一切变化是从2017年1月开始的。

那天早上6点,小县城还没苏醒过来,她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母亲的喊叫声:“静静你快点出来,你爸好像出事了!”

能有什么事呢,顶多就是睡姿太差,滚下去沙发而已。张静这样想着,随手披上衣服走出了房间。母亲前不久前摔伤了手,因为担心睡觉时会不小心压到她的手,父亲于是自告奋勇当“厅长”,夜晚睡在沙发上好几天了。

“你不要吓我啊!”母亲一直在摇晃着他。

父亲躺在地上。他就像熟睡了一样,丝毫没理会喊得歇斯底里的母亲。

母女俩想把人往沙发上抬,但搬不动。张静于是拨打了120,母亲对她说:“你别坐公交了,快打个‘摩的’上学。我今天请假陪你爸,看看是什么情况。”

在学校等到中午放学后,张静奔去打电话给母亲:“医生说什么了?”

“中风,可能一辈子都醒不来。就算醒来也有后遗症。”母亲压抑着语气,故作平静地说。

◎ 图:123rf

01

父亲突然倒了下去

中风,在医学上真正的称谓是脑卒中。据资料统计,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39.9%,全球最高。国家卫健委曾在2021年发布过统计数据,我国卒中患病总人数已超过2800万,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

◎ 图:123rf

张静那时上初二,她不清楚中风具体是什么病,但听完母亲的话,她有种预感,未来似乎都要笼罩在疾病的阴霾之下了。

为什么父亲会忽然这样?母女俩推测,可能是他忘吃降血压药了,加上天气寒冷,没有做好保暖措施。

傍晚放学后,张静乘坐公交车前往医院,与母亲一起去ICU(重症监护室)看望父亲。ICU,这个张静此前只在香港TVB医疗剧里听过的名词,第一次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隔着玻璃,她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周围都是仪器。母亲和她轮流进去,每次都要穿防护衣、鞋套,戴口罩。她们进去和他聊天,希望可以激发他苏醒的动力。

父亲昏迷的时候,母亲给了几百块钱让别人烧香拜佛,即使张静极力阻止,但母亲是铁了心要把这钱花出去。

这样的艰难时刻,张静问母亲:“我们要怎么办?”母亲很坚定:“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救他,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父亲终于醒了,但动不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转去普通病房。ICU一天的费用要一万多,并且每个医院都有医保报销费用限制。离开ICU病房,家庭的经济压力减轻许多,但一天下来,输液、住院费、护工费等等,几百块的开销还是要的。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某一日,张静偶然听到母亲在向舅舅借钱。

周末在医院,张静看着母亲如何给父亲翻身、在医院怎么点餐。有时她会与母亲一起留在医院陪护,第二天醒来,一早便推着父亲去康复科做治疗。

02

最熟悉的陌生人

“家人监督才是最好的,你最好每个周末去看看他。”母亲对张静说,做女儿的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往后的日子,张静每个周末就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到医院探望父亲。父亲患病之后,家里开支骤增,母亲于是找了份兼职,中午不回家,晚上很晚回来,平日还要挤时间去看父亲。以前母亲经常和朋友聊天“煲电话粥”、参加饭局,后来她就与朋友很少见面了。

母亲会在盒子里放几百块现金给张静。早上张静拿上一点钱,晚上放学后去市场买菜、速食水饺和包点,第二天一早她先煮好包子,母亲起床后就有早餐吃了。中午张静就开电磁炉煮水饺吃,每隔一两天,再买个盒饭换换口味。

家里的灯管坏了,张静自己换,她由此知道了家里各处灯管的功率是多少:“客厅灯管20瓦,厨房和卧室的是18瓦。”

父亲刚开始接受治疗的时候,需要在喉咙上开个口子,插管道进去。除了忍受身体上的疼痛,他原本庞大的身形也逐渐“缩水”。为了让神经恢复,他还要接受一定的电流刺激。导电线像药膏一样贴在他身体上,护士慢慢地加大电流。

到了某个阶段,他要像小孩子一样学走路,在康复科“蹬自行车”。器械是自动的,可以设置多少分钟停止以及运动模式。旁人将父亲的脚放上踏板,用绳子绑紧。摁下按钮后机器启动,他的脚就被一圈一圈地拉动起来。

◎ 图:123rf

虽然渐渐可以勉强走路了,但父亲还是行动不便。他走路的时候,是一只脚拖着另一只脚往前移。经过一年时间的救治与康复治疗后,父亲出院回到家中,在家人监督下,他拿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咚、咚、咚”迈开一小块步伐。

得病以后,父亲成了家里肤色最白的人,最苍老的人。因为走路不方便,大部分时间他只能在家待着。巨大的变化,让张静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他好像只是一个和我爸爸长得很像的人。”

03

是时候,让父亲主动找到女儿了

因为疫情原因,已经读高中的张静只能在家上网课。在家待了几天,她发现有点不对劲:在医院还算积极康复的父亲,开始偷懒了。原来在她上学、母亲工作的时候,父亲迷上了上网,经常坐在电脑桌前盯着屏幕。母亲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醒他,但他只说了一声“哦”或者“知道了”就敷衍过去,或者干脆装作听不见。

不得已,张静决定和母亲唱段“双簧”。她呵斥父亲,要他去客厅走上几圈,如果他还是不动,她就直接上手推他离开座位,并威胁要关掉网络。这时母亲就出面批评她粗鲁。父亲开始还会勉强走上几圈,但时间一长,母女俩的“戏”就被他识破了,他更加抗拒走路,理由是脚痛、身体不舒服。

◎ 图:站酷海洛PLUS

“越不走路,脚越痛。”张静总是这样回。曾经她在病房里听到有病友说,十年内是中风病人的最佳恢复期,过了就很难好起来。时间极其宝贵,她一生气上来,就用手指指着父亲大声说话。

“现在你才是爸爸啊!”父亲抗议说。

“我也知道这样对他不对,但我真的很生气为什么他那么颓废。”在张静看来,父亲以前高大的形象崩塌了,她不能接受他长时间的消极态度,她日渐感到厌烦,“他以前教我要积极面对困难。怎么现在他会这样?”

后来张静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她发现,以饼干、糖果、冰淇淋等零食为诱,竟然可以让嘴馋的父亲走动一下。于是她时时故意在他面前吃着他好久没尝过的零食,商量着他要走多少圈路可以换相应的零食。

小时候,父亲很喜欢和张静玩一个游戏,当他们一起走在人流较多的大街时,父亲会刻意让张静走在前面,趁她不注意的时候闪开,躲在隐蔽地方看她的反应,过一会儿才出现。

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张静被吓坏了,年纪很小的她看到父亲不见了,于是转来转去哭着找他。在父亲出现后,张静曾经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吓自己的女儿?父亲说,那是要锻炼她的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想起这个游戏,张静觉得,是时候让父亲主动去找女儿了。

(注:文中张静为化名)

感谢“端视点”公众号、苏常老师提供帮助

编辑|梁中明 廖颖瑶

封面图片|站酷海洛PLUS

RECOMM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Z4Ln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