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道德经》第13章-从“宠辱若惊”分析老子的文笔特色

本章的“言之宗”是《周易》的履卦,在帛书易中“履”写为“礼”,老子应该是按照“礼”字来理解的卦名。古人十分重视礼仪行止,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论语》)是指礼对自身的修养和对民众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老子也看
原标题:《道德经》第13章-从“宠辱若惊”分析老子的文笔特色本章的“言之宗”是《周易》的履卦,在帛书易中“履”写为“礼”,老子应该是按照“礼”字来理解的卦名。古人十分重视礼仪行止,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是指礼对自身的修养和对民众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老子也看重礼,但不是孔子的揖让仪表之礼,而是通过对礼的阐释发掘人的内心世界。文|杨吉德◎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尹喜问:“人和贵对应而写,人就是指普通人了。为何写‘宠辱若惊’?”老子解释:“这一章的宗卦是《周易》的礼卦,卦辞讲:‘履虎尾,不咥人亨。’是说踩到虎尾巴而不大笑的人才亨。真正的勇士遇弱不欺,遇惊不乱,又有敬畏之心,而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宠是被重用,辱是被罢黜,由受宠变成弃用,便受到惊吓,说明只具备普通人的品性,不堪大用。”“贵是贵人,指好的统治者。大患是最大的担忧,为什么最大的担忧就像自己的身体呢?”老子答:“贵人的身不是身体,而是执政的原则、形象,不管面临多大的危险和诱惑,都不改变为官的原则,也不会喜怒形于色,这种人才能担当大任。”(注:通行本为“宠辱若惊”,战国简前面有一“人”字,据此加之。)◎何谓宠辱?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尹喜:“由受重用而降下去了,就是宠辱。得到利益就一副惊喜的样子,失去了利益就是一副惊吓的样子。就是说,这种人不管是得到好处还是受到损失,都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这也太没有定力了。”(注:通行本为“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据竹简本和王弼本改之。)◎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你解释的很对。怎么说贵人最大的忧虑是自身的形象受损呢?假如说我处在贵人的位置,我最大的忧患是人们眼中的我,因为我有支配众人的职责和众人仰慕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我的生命,如果我没有这种身份了,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天下。尹喜:“前面的明白了,这句话就好解了。所以贵人用维护自己形象的心情来维护自己管理的天下,这样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像爱护自己的形象一样去爱护天下之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尹喜又问:“我对老师写的文章有些看法,像‘宠辱若惊’,如果多读几遍就习以为常了,觉得入木三分,但按照行文规范,这就像晴天打了个惊雷,既没引子,也没缘由交待,把主语省略掉,直接以宾语落地开花,是不是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啊?”老子正悠闲地嗑着瓜子,听到这里,丢下手里的瓜子,拿起毛笔字在一个竹简上画了个履卦卦符,“谁说我写的文章有尾没头了!在第一章我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本章卦符是道,礼是名,道和名是‘言之宗’。这个卦六三爻居下临上,一心向往进入上层社会,由低贱身份受到重用为‘宠’。其实他即便是进入上层社会,也难以担当大任,形式上这个上流社会的‘礼’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更深一层说,过于贪图名利的人,会容易被名利所诱惑而失去做人的本性和原则。这种人没有真身,只有名和利包裹起来的假身。充满了名利,身形就会鼓起来;失去了名利,身形就瘪了下去。而真正的贵人是有骨头有肉的,有不会被名利击垮的精神。所以你要想看明白我的文章,就先去了解《周易》卦象和卦名,把道和名作为文章的主语,语法就完整了;如果不求甚解,直接看文字就可以,光看开头一句话,也能起到发人深思、当头棒喝的作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b3Qrg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