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人生乐事乃读书——韩驹劝学诗《李氏娱书斋》

解题:李氏,指李常,字公择,宋仁宗(赵祯)皇祐年间进士。宋哲宗(赵煦)时官至御史中丞。 李常在年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僧舍。及第后,留在所抄之书9000余卷,山中人称其藏书处为“李氏山房”。苏东坡写有《李君山房记》,详叙本事。 庐山
原标题:人生乐事乃读书——韩驹劝学诗《李氏娱书斋》解题:李氏,指李常,字公择,宋仁宗(赵祯)皇祐年间进士。宋哲宗(赵煦)时官至御史中丞。李常在年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僧舍。及第后,留在所抄之书9000余卷,山中人称其藏书处为“李氏山房”。苏东坡写有《李君山房记》,详叙本事。庐山五老峰李常著有文集、奏议60卷,诗传10卷,及元佑会计录30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这首诗的作者韩驹,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曾在许昌从学于苏辙。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苏辙称赞他的诗似唐代储光羲,遂有名于时。宋徽宗(赵佶)政和元年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不久,因新党旧党之争,被谪知分宁。后来累官著作郎、中书舍人等职。有《陵阳集》4卷,今存。这首诗是一首劝学诗。作者自幼好书,博古及今。这首诗回顾他的少年读书生活:“忆吾童稚时,书亦甚所爱”。韩驹诗作者从李常的“娱书斋”写起,既切合题目,又点出“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接下去,写作者自己勤奋读书的乐趣:春去秋来,他“传抄”不停;夜以继日,他“讽诵”不止。作者写到痴迷读书竟然到了忘了洗脸、忘了饮食滋味的程度。这是一种现身说法,读者读起来尤其感到亲切感人。《韩驹诗文研究》为强调读书之乐,全诗三用“乐”字,又有几处用“娱”、“爱”、“欢喜”等字,不仅营造出一种氛围,还充分说明作者真是把读书学习作为人生一大乐事。《李氏娱书斋》:“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惟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李君名家流,事业窥前辈。澹然无他娱,开卷与心会。忆吾童稚时,书亦甚所爱。传抄春复秋,讽诵昼连晦。饮食忘辛鹹,汙垢失盥頮。尔来欢喜处,乃在文字外。卷藏二万籖,棐几静相对。此乐君未知,狂言勿吾怪”。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2gKJw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