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和富人的思维穷人用“顺思维”,富人用“逆思维”

编者按 有钱人,不一定就有富人思维。实际上很多富人都是白手起家的,他们凭着超越一般人的思维水平才成功的。搞明白以下三点,你就读懂了富人思维。 文 / 东方赢 跨越式发展理论创始人 来源 / 跨越式企业(ID:dfy82853236)
原标题:穷人用“顺思维”,富人用“逆思维”编者按有钱人,不一定就有富人思维。实际上很多富人都是白手起家的,他们凭着超越一般人的思维水平才成功的。搞明白以下三点,你就读懂了富人思维。文/东方赢跨越式发展理论创始人来源/跨越式企业(ID:dfy82853236)1诺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理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曾出了这么一个思考题:你面临两个选择,A,直接得到100万美元;B,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你选哪个?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个。因为这个选择毫无风险、毫无悬念。第二个选项,虽然1亿比100万更多,但是,还有50%的可能你一分钱都得不到。与其有风险、有悬念,不如拿那100万走人。以上是根据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的行为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确定效应”设计的问题。什么是确定效应?“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下面这个是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提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反射效应”。什么是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反射效应的实验。A.你一定会赔30000元。B.你有80%可能赔40000元,20%可能不赔钱。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投票结果是,只有少数人情愿“花钱消灾”选择A,大部分人愿意和命运抗一抗,选择B。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会跳出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选B是错的,因为(-40000)×80%=-32000,风险要大于-30000元。现实是,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反射效应”(reflectioneffect)。“反射效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统计数据证实,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票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的“套牢”股票。这两个原理说明了穷人思维的两个特点:不用理性思维,受本能与直觉操纵。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盲目的冒险家。2前面说了,选择100万的,都是保守思维,也就是穷人思维。而选择1亿的,才是富人思维。那么这里起作用的是什么样的富人思维呢?假设有一个人叫“刘毕”。他来到我们面前,选择放弃了“A,直接得到100万美元”,而选择了“B,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有富人思维的刘毕是怎么运转这个50%可能的1亿的,并使之产生巨大价值的。他卖这个选择权。既然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按这个概率,这个选择权的价值就是5000万美元。你害怕损失。但总有比你更有钱、更有冒险精神的人,想要这个机会。于是,他找到一个人,以1000万或者2000万,卖掉这个5000万的选择权。这样一来,他都赚得比100万更多。如果他认识的富人不愿赌这么大,怎么办呢?他会想到可以这样交易:“我把这个价值5000万的选择权卖给你,但是首付100万美元,如果你中了一个亿,我要求再分成一半,你觉得怎么样?”如此一来,你可以得到100美元,外加50%获得5000万的机会。比之于拿100万走人的人更值得。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把选择权切碎,碎成10万份,或20万份,做成彩票发售。特等奖8888万美元;一等奖3名;222万美元;二等奖10名,33万美元;三等奖……好赌的穷人们立即趋之若鹜。穷人为实现自己的发财梦,会扎在这种小概率的事件中不挪窝,他们两块两块地花光积蓄,去给富人交钱,帮富人发更大的财,做更大的蛋糕。通过以上选择,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差的,只是思维不同。这个思维是“视界思维”!视界思维,指一个人通过学习,拥有超前与开阔的事业与理财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超前,就是先人一步。“视界思维”狭隘的人,会局限于本能与现有视界——只看到眼前利益与未来风险,看不见未来更大而可行性也大的利益。“视界思维”开阔的人,会跳出本能,看见更大的机会与盈利可能。然后,用他们的思维与行动,使这个可能变现为财富。以上故事中的刘毕,所以选择“B,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因为他具有发现这个机会与如何利用这个机会的全面能力的“视界思维”。而选择“A,直接得到100万美元”的人,都不具备这方面的“视界思维”。再讲个相关的真实故事。我有一个北京朋友。在十几年前,当年的北京城很多地方房价就几千元一平,那时多数人不懂房价未来会大涨,既使知道也不懂如何利用这个趋势赚钱。我这个朋友在香港美国呆过半年,明白了房地产是一种投资理财机会,并向那里的朋友学会了一套如何四两拔千金炒房术。他回京后,凭着超前的“视界思维”一一这套四两拔千金炒房术,一边打工一边炒房。十年后,当大家都明白过来但为时己晚时,这哥们已经赚了十几套房,辞职到三亚,享受着“睡觉收入”与悠闲退休生活去了。3几年前,冯小刚拍了部电影《一九四二》,电影故事源自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逃荒人流中有一位地主范殿元及其家人、长工。三个月后,逃荒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家人也没了。虽然一切都没了,但影片后半部分,范殿元对还是他的长工说了下面的话:等到了陕西,立住了脚,那就好办了;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这个叫范殿元的人的思维方式,包括“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的“视界思维”与“逆思维”。其中的“逆思维”比“视界思维”更厉害,是一种高级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视界思维”作为一种超前的专门的知识、技能、经验,只能在一个领域一个时期发挥作用,时过境迁,就无能为力了。而“逆思维”可以不断产生新的“视界思维”。与优秀者釆取的“逆思维”相反,那些平庸者,都釆取“顺思维”。釆取“顺思维”的人在行为上有一个共同表现,面对困难,接受一件未做过的任务,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或面临需要提升目标时,他们都会面露难色在心里打退堂鼓,嘴里吐出“不可能”。他们常常用现有的方法、习惯、经验及现有的资源条件,去看待与评估具有挑战性的新事情、新任务或超越于现有条件的高目标,认为不可能做到。平庸者,往往有以下四种“顺思维”:自我设限。受限于熟悉和习惯的事,受限于有多少钱办多大事,有什么条件办什么事。不愿意改进方法,不愿意做不熟悉的事,不愿主动挑战有难度的目标。轻言放弃。碰到挫折,浅尝辄止,轻易放弃。缺乏系统思路。分析问题只看表层,解决问题思路狭隘。不善于学习创新。非理性思维。受本能与直觉操纵,如,本文开头讲的,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盲目的冒险家。所以这些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招来厄运。我认为造成富人与穷人之间这种鸿沟的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要改变命运,必须先改变这种“顺思维”,培养“逆思维”。“逆思维”的行为特点:“应该”思维做事要先想应不应该去做,而不要先想能不能做。应该做的事,如面临责任、竞争、机会、危机,有条件的要做,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去做。做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感觉与欲望来,而应该先找到做事做人的正确的最高价值观与最高成功法则。以此为根据来推导出战略战术,作出选择。出发点错了即大错,谁也帮不了你、救不了你。“可能”思维思维不要受限于现有的经验与资金资源条件,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方便、自己的既得利益。受限多了,思维就打不开,失去想象力与创造力。要自信,不说不可能。要超越自我,超越眼前,看到未来无限的可能。我有一个朋友与客户叫郑福双,他几万元起家现在做到近百亿资产,是国内视频行业龙头企业新奥特的创始人,他说过一句话很有智慧:把自己的钱看成天下的钱,把天下的钱看成自己的钱。有此心态,胸怀与视野便无比开阔,世界到处都是你的路。倒推思维与穷尽假设采用目标倒推手段、手段再倒推下一层手段,层层倒推层层解决的方式,并放开想象与视野,穷尽假设,敢学敢想敢试,多学多想多试。采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无论多高的目标,都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与正确的方法,都有可能把天下假设属于你的钱与资源,,变成真正属于你的钱你的资源。倒推思维也是“化难为易”思维。把看似不可能做成的复杂事情、大事情,分解成容易完成的众多小事情。然后,积小胜为大胜,化平凡为卓越。反求诸己思维碰到问题不要怪别人,跟自已较劲,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从改变自己着手。逆思维,是一种突破现状、超越自己与超越对手的跨越式发展核心思维方式,是一种具有原创力的、生生不息、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国内外那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其成功奥妙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领导到核心员工大多具有这种逆思维习惯及相应的文化氛围。让逆思维成为每个员工的一种精神基因,就能打造出一支有条件能干成大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能干成大事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作者简介:东方赢,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真业心学倡导者,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出版著作《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2007年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微信公众号\"跨越式企业”出品人。阅读量逾千万的作品有《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奋都是扯淡》等多篇。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yE5x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