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儿童读物《魔镜》带给我的育儿和职场启发

展开全文昨天和胖闺女一起读完了她暑假书单上的第一本书《魔镜》,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阅读,家长从书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我今天就分享其中的一个启发。《魔镜》讲述了主人公哈维尔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爷爷。老爷爷几次卖给他能预知未来的魔镜。哈维尔看到了未
展开全文昨天和胖闺女一起读完了她暑假书单上的第一本书《魔镜》,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阅读,家长从书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我今天就分享其中的一个启发。《魔镜》讲述了主人公哈维尔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爷爷。老爷爷几次卖给他能预知未来的魔镜。哈维尔看到了未来,但也因此变得懒惰起来了,导致考试不及格……经历了三次失败后,哈维尔终于懂得了老爷爷卖给他魔镜的真正用意了:命运永远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哈维尔愤怒地责怪老爷爷魔镜有问题时,老爷爷告诉哈维尔,他本来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但他接受了魔镜告诉他的结果,导致考试不及格。魔镜只能根据哈维尔看魔镜那一刻的行为来判断后面的发展,如果哈维尔后面调整行为,魔镜显示的结果也是可以可以改变的。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到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没有用,现状很难改变。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育儿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找来一批孩子,随机分成两组,让孩子们先做一道简单的题,夸其中一组聪明,夸另一组努力。然后让他们选择做更难的题:被夸聪明的那组孩子在接下来的试验中相对不愿意选择更难的题目,为了维护聪明的形象,他们喜欢选择那些简单的题目让他们继续成功。而被夸努力的那组孩子却没有这些思想负担,对他们来说,因为努力更宝贵,所以选择更难的题才是更会被认可的;他们也更会坚持不懈的尝试,也更倾向于坦然的面对成败。经常夸孩子聪明是在灌输固定型思维模式,因为聪明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常被夸聪明的孩子喜欢做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样能一直被人夸。遇到困难,想到的更多是如果做不好,别人就会认为我笨,从而产生逃避心理。相反,如果一直被夸努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则认为,能力是后天培养的,他们不怕失败,他们坚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图片来自网络我和我弟弟就是非常典型的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例子。我父母,特别是母亲,特别看中孩子的智商,评判孩子只有聪明和不聪明。我从小表现比较机灵,他们就总夸我聪明。每当考试,我就会很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被母亲骂太笨。到了高中,甚至得了神经衰弱,因为我的病,母亲也没那么明着在意成绩了。我后来才知道,是我为了害怕失败,身体盼望生病,真的就生病了。这样就可以为自己找借口了——我没考好,不是因为我不够聪明,是因为我病了。我弟弟跟我正好相反,我父母都认为我弟不如我聪明,从小对他寄予的希望也不如对我高。一直给他灌输的思想是,以他的智商,如果不努力,肯定考不上好大学。结果是,我弟弟考上的大学甩了我的大学十万八千里。我弟到现在都一直特别努力,而且,非常不满足现状,总是不断挑战自己。而我,到了最近几年才慢慢战胜自己,不怕被人说笨。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再夸孩子聪明了,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知道,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职场现在职场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像我们这样上有老下有小,已经步入中年或即将步入中年的家长们,压力是最大的,焦虑感也最强。担心技能跟不上,担心失业。面对压力和焦虑,固定型思维思维的人,认为无力改变现状,年龄大了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只能在原地等待和焦虑。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虽然也会焦虑,但相信靠自己的努力,未来可以改变,当看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好苗头时,就会带着焦虑马上行动,边行动边调整。这样的人,就算担忧的事情最终发生了,他在这段时间里,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愿我们都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培养孩子和对待自己,无惧挑战,不断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Qnpp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