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怎样炼成的人海中小说那些跨越生死的婚姻,究竟是如何炼成的?|诗意图书馆

今天是我们一起读诗的第 28周 收听时间:10分钟 阅读时间:8分钟 文/播 朱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
原标题:那些跨越生死的婚姻,究竟是如何炼成的?|诗意图书馆今天是我们一起读诗的第28周收听时间:10分钟阅读时间:8分钟文/播朱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1037.1.8—1101.8.24):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眉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拍档式夫妻:好总归是讲不出的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位老人怀念妻子的视频,很多人在下面留言说看哭了。六十多岁的周根土是苏州昆山的普通农民。因为种水稻一亩田只能赚两千块钱,2010年,他和老伴决定一块儿经营果园:「一亩田能赚万把块钱,想让这个家富起来」。他们选择的是翠冠梨这个品种,很甜,也很累人。冬天要修树枝,开春要吊弯树枝,好不容易结果子了,十个里面要摘掉七个小梨才能结出大梨,从种下到丰收,起码要七年。但想到对方和自己一起,倒也不觉时间漫长。从十八岁自由谈恋爱开始算,周根土和老伴已经走过了四十年。当年,因为周根土家庭成分不好,大家都反对他俩在一起。有一次生产队又来人劝说老伴,恼得她冲着人家嚷嚷:「我就是讨饭,也要跟他在一起!」就这样,没办酒席,没有嫁妆,两个人一穷二白地结婚了。一路走来,周根土和老伴始终步伐一致:「我们干活一起来一起去,做事情她拿不动,我帮她拿;我喝酒,她酒杯要帮我拿好,倒好酒」。女儿周美玲也说:「父母总有说不完的话,很少看到他们争吵。就算后来妈妈生病了,爸爸也骑着三轮电瓶车把妈妈一起带到果园来。妈妈不干活,就坐在里面休息,看爸爸干活。」可惜,老伴生病后撑了四年,2016年去世了。两年后的今天,周根土还是会一边吃饭一边看看墙壁上老伴的照片。吃到一半,停下来酸楚地说:「看看心痛,眼泪都要掉下来,哪一天不想她。」被问到老伴哪里好,周根土答:「好总归是讲不出的」。他最大的遗憾是老伴没能看到丰收的果实,所以后来往果园跑得更勤了。他最大的心愿是把果园经营好,「老伴在天上也会开心的。」周根土和老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拍档式的夫妻」。平日的农活也好,果园的经营也罢,是他们情感的印证,也是他们共同的事业。在岁月的风雨中,他们深信对方是自己的最佳拍档,配合默契,彼此包容,一起创造「共事」的机会,享受「共事」的乐趣。老伴那一句「讨饭也要在一起」,更是二人心照不宣的承诺:祸福同当,责任共担——即便一人无法再继续,另一个人也会背着他们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行。周根土和老伴朋友式夫妻:不思量,自难忘如果说「共同目标」是「拍档式的夫妻」携手前行的秘决,那么「志趣相投」则是「朋友式夫妻」在生活中最为看重的东西。为妻子王弗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绝世深情的句子时,苏轼还不到四十岁,这时距王弗去世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间,苏轼饱经世事沧桑,宦海难测中沉浮,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可能也认不出来自己,他的内心更加悲怆。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在王弗与苏轼一起生活的那十一年里,王弗扮演的角色绝非一个主妇那么简单。身为进士的女儿,她知书达礼、能读能写,却在刚嫁给苏轼时未露锋芒。婚后,每当苏轼读书,她陪伴在侧,偶有遗忘之处,她都能提点一二,再一问别的书,她也约略知道,这份谦逊和才情叫苏轼好不惊讶。又有一次,苏轼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大才子聊得尽兴,说了好些掏心掏肺的话。等到客人走后,立在屏风后头倾听已久的王弗走出来,将她对这个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一一告诉苏轼。事实证明,这位和苏轼「交好」的朋友,日后真的成了离开他最快的人。也因为有王弗的早早提醒,苏轼这才有了防范之心。如此聪慧沉静、善解人意的妻子,对苏轼有多重要,连父母都看在眼里。老两口提醒他:「做官的时候一定记得带上王弗,你会少吃很多亏」。不过,一生旷达的苏轼岂会只为仕途而汲汲营营呢?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和妻子弹琴赋诗、深夜畅聊,饿了,来一碗独家秘制的东坡肉;渴了,喝一杯妻子亲酿的美酒。大概是老天也嫉妒这琴瑟和鸣的日子吧,王弗年仅二十七岁便生病去世了。在王弗的墓志铭里,苏轼用「敏而静」来形容妻子——此后十年,即便还有王润之、王朝云陆续成为他的妻子,王弗在他心头洒下的白月光也不曾黯淡过半分。如苏轼与王弗这般,在相爱之外保留自我、互敬互信,将朋友间的「不苛求」移植到婚姻这棵大树中,便是他们的感情枝繁叶茂、自由生长的原因。他们从不用感情绑住什么,也无需刻意去思量什么;他们知道,对方会在自己需要的那一刻出现——生时在身边,逝去来梦里,这样也就足够了。导师式夫妻: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然而,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过成朋友或搭档,沐浴在势均力敌的感情里的。这时又该如何自处呢?巴金和萧珊,给了我们另一种答案。1936年,巴金与萧珊在上海第一次见面。彼时一个19岁,一个32岁;一个是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的热血青年,一个早已是文学创作和翻译两个领域声誉卓著的大作家。在此之前,萧珊因为读过巴金的书给他写信倾吐心声,第一次寄的信就给巴金留下了印象:只见信封里掉出来一张照片,活泼稚气的女孩子在照片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缘份就这样以师生的面貌悄然掀开帘幕。巴金不善言辞,多年间埋首于写作,鲜少与女性接触,与人打交道常感拘束。然而在萧珊面前,他却放心表现出睿智与热情的一面:初次见面就和她开玩笑,「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小娃娃呢」;知道萧珊对父亲有怨想离家出走,他又恢复师长严肃,语重心长地告诫道:「要多读书、多思考,再行动啊!」此后,他们聚散八年,唯一未断过一封接一封笔谈。萧珊惦记巴金,不顾时局辗转各地探望他;巴金则拼命写书编书,挣来的钱除了照顾一大家子,也想为与萧珊在一起生活做足准备。1944年,巴金40岁,萧珊27岁,二人结婚。随着在文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婚后的巴金越来越忙,但他身后始终站着萧珊支持丈夫、操持家庭,不管岁月静好或是饥荒贫困,一切尚能从容以待。而生活的磨砺,也渐渐逆转了二人的角色。文革时,日子真正难过起来。巴金始料未及地成为「罪人」和「贼民」,任何人都可以责骂和指挥他,任何人都可以闯进他的家里拿东西。在那种疯狂的梦魇里,萧珊的坚强似乎达到顶点,令饱受折磨的巴金视她为唯一的慰藉: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身为「巴金的臭婆娘」,萧珊到死也没看到巴金恢复自由。因为延误了治疗,她在肠癌手术后五天便匆匆离世,留下巴金一个人。巴金将萧珊的骨灰盒放在床前,靠着与妻子的回忆和她精神的引领,慢慢走出生活的磨难对自我的桎梏,心无旁骛度过余生,兢兢业业杰作频传。即使生离死别十二载后,他的思念依然感人至深:「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如巴金与萧珊这般的「导师式的夫妻」,他们在婚姻的课堂里互为镜子,一方优秀,一方陪伴;一方成长,一方引领;他们轮流担任彼此的人生导师,帮助对方完成对自我的期待,辉煌时不嫉妒,落寞时也不轻视。好的婚姻,原来可以与爱的人互相崇拜,再难的境地里,也看得到对方令人仰望的光。巴金与萧珊只是,故去后的怀念再动人,也比不过在世时的陪伴。「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那些人世间最值得拥有的夫妻生活,恰恰是因为握住了属于自己的一缕幸福;那些我们当时认为是寻常的小事,恰恰是余生中最重要也最珍贵的事。所谓夫妻,不外乎亦师亦友亦伴,找到适合的相处模式,珍惜在一起的时光,直至两个人的情感跨越生死,永在心头。END策划统筹湘图君配图蒋小怪音频剪辑朱敏燕音频配乐四季音色–海风四季音色–轻风橙翼–故梦有一种生活方式叫读诗陪伴读诗X「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陈迪奇:一个笑起来有深酒窝的姑娘,养育了两个精灵可爱的女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上心理」联合创始人,致力于从事家庭教育事业。越越:8岁9个月,爱打乒乓球,爱画画,爱帮妈妈做饭,从今天开始就是三年级的小姐姐啦:)朱茜:湖南图书馆新媒体签约作者,「栖家共读会」创始人,公众平台「小十妈的栖家」主理人。过去一年带领16个城市的121个家庭每周和孩子共读1首诗。原创栏目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来读诗诗意美好,值得感受欢迎邀家人朋友共读这首诗推荐诗/报名读诗/索取诗单请加主播微信敲门密码:图书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vy7B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