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鼓盆歌、畲族民歌等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的奇葩

中华民族的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中的民歌,舞蹈内容丰富,都有着历史传承,文化底蕴深厚。下面和重点介绍3种传统民歌。 1、鼓盆歌 鼓盆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曲艺形式,鼓盆歌俗称“丧鼓”,源于我国古代的“击缶”、“鼓盆”,宋代“鼓盆之戚”说
原标题:鼓盆歌、畲族民歌等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的奇葩中华民族的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中的民歌,舞蹈内容丰富,都有着历史传承,文化底蕴深厚。下面和重点介绍3种传统民歌。1、鼓盆歌鼓盆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曲艺形式,鼓盆歌俗称“丧鼓”,源于我国古代的“击缶”、“鼓盆”,宋代“鼓盆之戚”说法为证。曾流行全国,现几近绝迹,鄂南及湘西北地区因载于民间丧事礼俗而幸存至今。据考证唐初就已流行于湘西北,是当地丧葬文化的典型代表形式,对民风民俗具有重大影响。鼓盆歌原为一人一鼓坐于孝堂中演唱,俗称“坐丧鼓”,后逐渐发展为演唱历史人物的故事劝慰亡者,教育后辈发扬传统美德、报恩行孝。湘西北的鼓盆歌道具独特,以前的鼓一面蒙皮,约半人高,斜扣于木盆中,现为直径一尺的普通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鼓盆歌有见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研究丧葬礼仪、文化的艺术价值,丰富文字语言多样性的文学价值,老龄人休闲的社会价值,解决艺人就业的实用价值。鼓盆歌不仅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满足了民间礼仪、民俗活动的需要,深受人民群众。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鼓盆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壮族歌圩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等。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具有特别的象征性和凝聚力。它是壮族民歌文化的自然载体,对于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对了解和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兼有戏剧、曲艺等文化娱乐活动。歌圩还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提供了学习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歌圩活动也逐渐减少。不少歌圩因为老歌手退出后没有中青年歌手接班而消亡。对这一古老民族风俗进行抢救和保护。3、畲族民歌畲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闽东、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有悠久的历史。“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用作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元代以来,畲民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籍。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是畲族民众传承历史、文化、生活等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途径。唱山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歌俗主要有拦路情歌、来客歌等。畲族民歌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杂歌(含爱情、生活、娱乐生活等内容)、仪式歌(含婚仪歌、祭祖歌等)。曲调大致可分为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总之,这些民歌是在特殊时期形成的,都蕴含着各自民族文化,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这些民族不仅一种传统习俗,已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成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JNyq6G.html

(0)

相关推荐